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红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性状
  • 1篇氧化硅
  • 1篇杂化
  • 1篇射线衍射
  • 1篇种群
  • 1篇种子园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片
  • 1篇聚乙二醇
  • 1篇聚乙二醇修饰
  • 1篇红松种子
  • 1篇红松种子园
  • 1篇二氧化硅
  • 1篇仿生合成
  • 1篇X射线衍射
  • 1篇CA
  • 1篇CU
  • 1篇LA
  • 1篇表型
  • 1篇表型性状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省林业勘...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陈红
  • 1篇吴健
  • 1篇周莉
  • 1篇代力民
  • 1篇周旺明
  • 1篇夏爽
  • 1篇于大炮
  • 1篇李志波
  • 1篇董成
  • 1篇赵忠贤
  • 1篇左江
  • 1篇吴非
  • 1篇盛力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第七届全国X...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199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红松种子园种群表型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4
2019年
为揭示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不同种群的表型分化程度和变异规律,以吉林省露水河红松种子园6个种群红松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变异系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红松的叶片、球果和种子共15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红松15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红松种群遗变异比较丰富,在松属植物中属于中等水平,其中纬度最低的露水河种群在其中10个表型性状均值上表现出最高值;(2)红松种群间的表型分化系数(Vst)均值为12.39%,种群内的变异(87.61%)大于种群间的变异(12.39%),种群内的变异是主要变异来源;(3)各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3.28%,变幅为6.16%—31.48%,叶片、球果、种子的平均变异系数依次为:球果17.86%>针叶11.19%>种子9.87%,种子性状最小,成为最稳定的表型性状,带岭和丰林种群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要高于其他种群;(4)利用欧氏平均距离对红松种群进行UPGMA聚类分析,红松种群的表型性状按照地理距离而聚类,可将红松种子园6个种群分为4类,其表型性状跟地形(东北山脉)有一定的契合。红松种群具有中等水平的表型遗传多样性,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研究结果为顺利开展红松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以及良种选育等工作提供依据。
童跃伟唐杨陈红张涛左江左江吴健周旺明周莉周旺明
关键词:种子园种群表型性状
聚乙二醇修饰的二氧化硅纳米片的制备与表征
高分子表面接枝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高分子材料改性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后修饰的方法在无机纳米颗粒表面引入反应官能团,然后通过表面引发聚合或者点击反应来对其表面进行聚合物修饰。这种方法要求多步反应,效率较低。...
李志波符文鑫陈红夏爽盛力
关键词:仿生合成
层状含铜氧化物Ca<,14-x>La<,x>Cu<,24>O<,41>的合成及结构
吴非董成陈红赵忠贤
关键词:X射线衍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