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根 作品数:9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浙江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家兔腓深神经传入冲动对延髓尾端腹外侧区中枢性降压作用的调节 被引量:8 1995年 家兔33只,脲脂(500mg/kg)加氯醛糖(50mg/kg)混合静脉麻醉,三碘季铵酚制动在人工呼吸下进行实验。用电刺激延髓尾端腹外侧区(cVLM),引起血压下降。此降压作用可被电刺激对侧腓深神经(DPN)部分抑制(P<0.001),腓深神经的调节作用在25~30min后基本消失。静脉注射纳洛酮(1.5mg/kg)或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微量注射纳洛酮(2μg溶于1μl生理盐水中)均可阻断DPN的上述抑制作用(P<0.01,P<0.001)。 周苏娅 张荣宝 罗建根关键词:针刺 腓深神经 纳洛酮 心肌细胞兴奋与电场梯度方向的关系 被引量:3 1994年 本实验采用玻璃微电极记录跨膜电位技术,探讨豚鼠心室肌兴奋对电场梯度方向的依赖性,电场梯度的方向分别与右室乳头肌长轴平行(纵向电场梯度)或垂直(横向电场梯度).结果表明:心肌细胞纵向电场梯度兴奋阈显著低于横向电场梯度兴奋阈(0.65±0.26V/cmVS1.13±0.42V/cm,P<0.01).提示心肌细胞兴奋对电场梯度方向有依赖性。 周晓红 陆源 朱伟建 罗建根 夏强关键词:心肌细胞 模拟缺血对豚鼠离体乳头肌纵、横向兴奋阈及有效不应期的影响 1996年 采用常规微电极技术,观察豚鼠乳头肌兴奋性在重复模拟缺血下的变化及其对电场梯度方向的依赖性,并探讨重复缺血是否有累积损伤作用。结果显示:在对照及缺血的情况下,心肌细胞横向电场梯度舒张期兴奋阈(DET)均显著高于纵向。缺血开始后纵、横向 DET 均迅速降低,复灌期得以恢复,重复缺血对 DET 的影响差别不明显。有效不应期(ERP)在首次缺血复灌过程中变化不显著,在第2次缺血开始后缩短明显,复灌后恢复。提示:缺血时心肌 DET 降低,但对电场方向的依赖性仍存在;重复缺血具有累积作用。 陈于法 夏强 罗建根 谢丽平 沈岳良 陆源 黄德明关键词:电场刺激 心肌兴奋性 心肌缺血 乳头肌 血液与非血液灌流行缺血预处理鼠心的电生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97年 本实验研究血液与非血液灌流条件下缺血预处理(IP)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应用离体大鼠Langendorf灌流模型,分血液灌流IP组、非血液(KrebsHenseleit液,KH液)灌流IP组及相应的对照组。测量心肌电生理特性等指标。结果与KH液灌流心脏相似,用血液灌流的大鼠心脏经IP后,在随后的停灌和复灌期间,心室颤动阈升高,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实验结论为在用血液灌流离体大鼠心脏模型上,IP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与用生理溶液灌流的模型基本相同。 沈岳良 夏强 黄德明 陆源 谢丽平 谢丽平关键词:缺血预处理 心律失常 血液灌流 心肌组织兴奋对电场梯度方向的依赖性 1992年 实验采用家兔离体右室乳头肌标本,检测电场刺激对各向异性心肌组织的兴奋阈值.用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由不同强度的电场梯度刺激所引起的细胞跨膜动作电位.经大片电极给予的电场刺激,其梯度方向分别与心肌乳头肌长轴平行(纵向电场梯度)或垂直(横向电场梯度).实验结果表明,心肌细胞的纵向电扬梯度兴奋阈(0.60±0.31V/cm)显著低于横向电场梯度兴奋阅(1.02±0.67V/cm,P<0.01),纵横向电场梯度兴奋阈值之比为1∶1.73.本实验结果表明,心肌细胞兴奋对电场梯度的方向有依赖性,推测这种依赖性与心室电击除颤及纤维各向异性兴奋折返活动有关. 周晓红 朱伟建 罗建根 陆源关键词:乳头肌 生理学 电磁场 跨膜电位 缺氧对离体豚鼠乳头肌纵横向兴奋阈及有效不应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995年 通过对离体豚鼠乳头肌行重复缺氧处理.观察心肌细胞在缺氧和复灌过程中舒张期兴奋阈(DET)和有效不应期(ERP)等参数的改变与电场刺激方向的关系.并探讨重复缺氧是否具有累积损伤作用.结果表明,缺氧开始后横纵向DET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第2次缺氧开始后DET均降至对照水平,至第2次复灌再次升高.ERP在缺氧过程中呈先延长后缩短的双向改变,ERP在第2次缺氧复灌过程中恢复减慢.结果提示,首次缺氧可减少随后缺氧过程中的DET升高,并具有电场梯度方向依赖性;重复缺氧对ERP的影响具轻度累积作用. 陈于法 黄德明 夏强 罗建根 谢丽平 沈岳良 陆源关键词:电击 有效不应期 缺氧 缺血再灌注 缺血预处理降低大鼠心室易颤性 被引量:9 1995年 未实验应用离体大鼠Langendorff灌流模型,研究模拟缺血预处理(IP)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发现IP可引起心室颤动阈(VFT)升高、心律失常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降低、心室有效不应期短时延长。IP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在预缺血后30min已基本消失。提示IP对离休大鼠心肌有保护作用,且时间较为短暂。 沈岳良 夏强 陆源 罗建根 黄德明关键词:缺血预处理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多次短暂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995年 本实验应用离体大鼠Langendorff灌流模型,研究连续多次短暂缺血预处理(IP)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在多次短暂IP期间,ERP短时延长,无自发性心室颤动发生。经IP后的再次缺血-复灌期间,心室颤动阈升高,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提示在离体大鼠心脏中,多次短暂IP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沈岳良 夏强 罗建根 陆源 黄德明关键词:心肌缺血 心肌保护 预处理 电场引起心肌组织兴奋的特点 被引量:1 1993年 恶性心律失常仍然是心脏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恶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有效率仅40%,故目前国内外正开展恶性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性治疗,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电击治疗。尤其是心室颤动,电击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此外,在科研中引起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以及进行多数电生理实验时,采用的是细胞外电刺激。 周晓红 朱伟建 罗建根 陆源关键词:电声 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