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飞龙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脏
  • 2篇预后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介入治疗后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病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比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消融
  • 1篇导管消融术
  • 1篇丁胺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多巴
  • 1篇多巴酚丁胺

机构

  • 10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10篇赵飞龙
  • 4篇王可
  • 3篇董平栓
  • 2篇汪砚雨
  • 2篇刘相勇
  • 2篇杨旭明
  • 2篇赵江峰
  • 2篇闫鹏
  • 1篇王绍欣
  • 1篇罗冬平
  • 1篇王丹
  • 1篇贾静静
  • 1篇韩延辉
  • 1篇杜来景
  • 1篇王红雷
  • 1篇邢适颖
  • 1篇尚喜艳
  • 1篇畅晓燕
  • 1篇王腾飞
  • 1篇肖扬

传媒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天津药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CN5A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心脏病变患者左室功能的关系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分析SCN5A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心脏病变患者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102例糖尿病合并心脏病变患者(T2DM+HD组)、96例单纯T2DM患者(T2DM组)及60例健康人员(NC组),分析3组SCN5A基因C5457T位点基因多态性,随访分析不同基因分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T2DM+HD组高血压史、HbA1c、TG、LDL-C、HDL-C、hs-CRP、FFA、VE/VA、IVST、LVMI、LVEF、LVEDD,与T2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T2DM+HD组TT基因型、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NC组、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78、23.135、9.677、10.747,P <0.01)。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史、HbA1c、TG、HDL-C、hs-CRP、FFA、IVST、LVMI为T2DM+HD的影响因素。TT型患者TG、LDL-C、HbA1c、hs-CRP、FFA、IVST、LVMI,与CC型、CT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TT型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累积发生风险与CC型、CT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χ~2=5.586、4.763,P=0.015、0.027)。结论 SCN5A基因C5457T位点多态性与糖尿病心脏病变患者左室功能障碍有一定相关性,TT基因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
王可闫鹏张恒亮赵希坤赵飞龙王腾飞董平栓
关键词:左室功能心血管事件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患者血浆游离氨基酸与肺功能的变化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患者血浆游离氨基酸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为术后医院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0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46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6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浆游离氨基酸与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苏氨酸、异亮氨酸及亮氨酸分别为(401.56±62.34)μmol/L、(52.62±4.98)μmol/L及(84.64±7.82)μmol/L,均低于对照组,血浆丙氨酸水平为(315.94±30.87)μmol/L,高于对照组的(282.12±27.6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医院感染患者血浆游离氨基酸与肺功能处于相对较差的状态,而呼吸道感染对患者肺功能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应引起重视。
汪砚雨王绍欣董平栓刘相勇赵飞龙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医院感染血浆游离氨基酸
心脏超声常规参数与HATCH评分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心脏超声常规参数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进展风险评估指标(HATCH评分)的相关性,探讨两者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为房颤消融术后易复发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并分析88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临床资料,复发定义为术后3个月出现持续时间超过30s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析HATCH评分与心脏超声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与房颤复发的关系。结果:仅左房(r=0.36,P=0.016)、肺动脉主干(r=0.33,P=0.009)、二尖瓣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r=0.47,P=0.001)与HATCH成正相关。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左房(OR=1.31,95%CI:1.03~1.65,P=0.02)、HATCH(OR=3.29,95%CI:1.07~10.09,P=0.04)与房颤复发独立相关。左房40.5mm是ROC曲线上的最佳临界点,预测房颤复发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2.4%,曲线下面积为0.797;当HATCH为2.5时,灵敏度为26.7%,特异度为93.1%,曲线下面积为0.766。结论:HATCH评分与左房大小、肺动脉内径、E峰相关,可能会对房颤进展的预测提供额外的参考价值。HATCH评分与左房大小对预测房颤术后复发有重要的价值。
王红雷贾静静杜来景董平栓邢适颖韩延辉杨旭明尚喜艳赵飞龙
关键词:心脏超声导管消融术复发
苦参碱对H_(2)O_(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H_(2)O_(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心肌细胞H9c2分为空白组(正常培养)、苦参碱组(正常培养+50μmol/L苦参碱培养24 h)、H_(2)O_(2)模型组(200μmol/L H_(2)O_(2)预处理3 h)、H_(2)O_(2)+苦参碱组(200μmol/L H_(2)O_(2)预处理3 h后加入50μmol/L苦参碱培养24 h)、H_(2)O_(2)+苦参碱+AM组(200μmol/L H_(2)O_(2)预处理3 h后加入50μmol/L苦参碱和5μmol/L AM培养24 h)。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情况;荧光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用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及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Western blot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H_(2)O_(2)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ROS生成量、线粒体膜电位JC-1单体阳性细胞百分比及细胞培养上清中LDH和MDA水平增加,且细胞中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此外(p-P38 MAPK)/(P38MAPK)比值和(p-JNK)/(JNK)比值上调(P<0.05);然而苦参碱组上述指标与空白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H_(2)O_(2)模型组相比,H_(2)O_(2)+苦参碱组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率、ROS生成量、线粒体膜电位JC-1单体阳性细胞百分比以及细胞培养上清中LDH和MDA水平减少,且细胞中SOD、CAT和GSH-Px活性升高,此外(p-P38 MAPK)/(P38 MAPK)比值和(p-JNK)/(JNK)比值下调(P<0.05);然而与H_(2)O_(2)+苦参碱组相比,H_(2)O_(2)+苦参碱+AM组上述各种指标则被逆转(P<0.05)。结论苦参碱通过减少ROS的产生、增强抗氧化酶系统、维持线粒体功能等,对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作用机制与调控MAPK信号通路有关。
赵希坤闫鹏赵飞龙王可
关键词:苦参碱H9C2心肌细胞
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微泵静注多巴酚丁胺,初始剂量为2.5μg/(kg·min),后续根据病情可逐渐将药量增加至15μg/(kg·min);观察组予以12μg/kg左西孟旦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为10 min,之后微泵静注0.1μg/(kg·min),1 h后根据病情可增加剂量为0.2μg/(kg·min)。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较对照组(68.75%)高(P<0.05);治疗前,两组MAP和CV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AP水平均提高,CV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MAP水平较对照组高,CV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LVEF和LVESD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提高,LVESD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LVEF水平较对照组高,LVESD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与多巴酚丁胺相比,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可提高疗效,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心功能恢复,临床可行性较高。
赵希坤赵飞龙程帅锋王可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左西孟旦多巴酚丁胺血流动力学心功能
影响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影响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脉介入治疗且术前SYNTAX积分>22分的冠心病患者640例。其中SYNTAX积分23~32分者为中危组;SYNTAX积分≥33分者为高危组。术后再次对患者进行残余SYNTAX积分(residual SYNTAX score,rSS)评估和计算。随访至2020年11月,记录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发生MACE的患者66例(10.3%)。COX回归分析发现,SYNTAX积分、rSS、左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患者发生MACE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rSS>7分的患者发生MACE的累计风险远高于≤7分者(P<0.05)。患者rSS越高,发生MACE累计风险越高。结论对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介入治疗术的患者,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术前SYNTAX积分、rSS、术前左室射血分数和NT-proBNP。
张恒亮张培汪靖峤刘相勇王丹肖扬赵飞龙汪砚雨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SYNTAX积分介入治疗预后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20 mg/d),观察组增加辛伐他汀用药剂量(40 mg/d)。比较两组血压、血脂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对照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70%,对照组为6.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小剂量(20 mg/d)辛伐他汀治疗,对老年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使用40 mg/d辛伐他汀治疗可增强对血压、血脂的控制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赵希坤王可赵飞龙李闻笛
关键词:高血压高脂血症辛伐他汀血压血脂
托伐普坦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2021年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治疗的10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饮食指导,控制血脂、血压、血糖、抗凝、利尿等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查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采用电解质分析仪检查两组患者钙离子(Ca^+)和钾离子(K^+)水平,检测患者每日尿量。结果治疗后两组BUN、Scr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尿量、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升高(P<0.05),研究组尿量、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K^+、C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托伐普坦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促进患者排尿,改善肾功能,稳定患者体内电解质水平。
张洁琼赵飞龙罗冬平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托伐普坦肾功能
血清CCL18、sTLT-1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关系及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110例为冠心病组,采用SYNTAX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亚组54例、中度亚组37例、重度亚组19例。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11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CL18、sTLT-1表达水平;Spearman法分析血清CCL18、sTLT-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CL18、sTLT-1水平对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CL18、sTLT-1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P=7.505/<0.001,8.537/<0.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冠心病患者血清CCL18、sTLT-1水平依次升高(F/P=24.542/<0.001,28.067/<0.001);血清CCL18、sTLT-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P=0.486/<0.001,0.391/<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L18升高、sTLT-1升高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376(1.169~4.830),2.695(1.494~4.862)];血清CCL18、sTLT-1水平及二者联合诊断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AUC分别为0.748、0.721、0.813,二者联合的AUC大于血清CCL18、sTLT-1各自单独诊断(Z/P=2.139/0.032,2.248/0.02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CCL18、sTLT-1水平均明显升高,二者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秦道铎赵江峰杨旭明杨靖赵飞龙
关键词:冠心病趋化因子配体18冠状动脉病变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30天死亡的预后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PAR)与30d死亡的相关性,探究NPAR的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222例住院患者。根据纳入患者的NPAR的中位数(1.78)进行两等分组,分为低NPAR组(NPAR<1.78)和高NPAR组(NPAR≥1.7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并收集随访数据。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计算分析心力衰竭30d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PAR与30d死亡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PAR对30d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发现高NPAR组的患者年龄更大、心率更快,女性比例更高,合并2型糖尿病史和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IV级的比例更高,WBC、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FBG、血肌酐、脑钠肽、hs-CRP应蛋白水平更高。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NPAR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30d死亡风险增加独立正相关(OR=2.41,95%CI:1.07~8.43)。ROC曲线分析发现NPAR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30d死亡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75,95%CI:0.63~0.88)。结论:高NPAR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30d死亡风险增加相关。作为一项较易获得的实验室指标,在临床中NPAR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短期预后的预测因子.
赵江峰畅晓燕安明春赵飞龙
关键词:心力衰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