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 作品数:38 被引量:148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场域-惯习”框架下的新闻生产:一个研究范式的学术史考察被引量:13
- 2018年
-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形成的新闻生产社会学研究的"第一波浪潮"中,"常规"成为解读新闻生产的一个核心概念,而对常规的过度强调,也成为新闻生产社会学的一个理论缺陷。20世纪90年代,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反思新闻生产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范式和理论起点,在承继"第一波浪潮"的质化研究与批判思想的基础上,将结构和能动性、宏观和微观关联起来,从而提供了一个可以在多元层次上分析新闻实践的普遍框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整个新闻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新闻生产社会学再度迸发出强劲的研究势头。对"第一波浪潮"的理论缺陷进行修正和对布尔迪厄场域理论进行创新性吸收,形成一个更具开放性、包容性以及批判精神和实践导向的研究范式,成为网络时代新闻生产社会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建构。
- 王敏
- 关键词:新闻生产惯习
- 超越“想象”?——一项数字时代新闻工作者受众观念的田野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新闻工作者如何理解受众,如何寻求与受众之间的连接,是媒介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前数字时代的一些经典研究认为,组织管理和专业直觉主导了媒体运作,受众事实上在新闻生产中处于边缘性地位,存在于从业者的“想象”之中。数字技术为媒体打开了受众的“黑箱”,受众变得日益数据化与可测量,带来了新闻工作者受众观念建构的背景性变化。本文在“技术的社会建构”思维下,考察了省级移动新闻客户端“S新闻”从业者的受众观念,发现“量化受众”已建构成为一种新的合法性机制,其背后的实质是平台逻辑对新闻业的渗透和改造,但S新闻的编辑室文化并不完全支持量化数据主导新闻生产,而是体现出一种与科层制组织约束、传统新闻专业主义规范、从业者个体选择等的冲突和协商。未来编辑室需要建构起清晰的价值规范、语境策略来指导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受众数据,才可能增进对受众的理性化理解及赋权。
- 王敏
- 关键词:新闻生产
- 旧惯习与新常规--基于对互联网报纸“Brisbane Times”的新闻室考察被引量:4
- 2016年
- 本文选取互联网报纸"Brisbane Times"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新闻生产社会学的组织研究框架,借鉴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式展开新闻室民族志研究,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等方法,着重考察新新闻生态系统中新闻机构的组织结构及采编流程,新媒体环境对职业新闻记者自我认知与角色协调的影响,以及数字技术对传统新闻生产模式的冲击与重塑。研究发现,即便在数字驱动的、完全基于互联网的新闻生产中,依然存在着新旧交融的双重性。传统媒体时代形成的生产惯习自觉或不自觉地嵌入数字化新闻生产,并在交融、碰撞中建构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常规。
- 王敏
- 关键词:新闻生产惯习卷入度
- 移动的边界:新闻生产中的“目击”及其变迁——一项新闻社会史考察被引量:9
- 2019年
- 本文尝试在"边界工作"和"阐释社群"的框架下,进行一项新闻社会史梳理,回溯历史上新闻业如何通过对目击内容的媒介化,将"目击者"始终置于职业边界之外的"信源"角色。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规模的"公民目击"开始打破这一边界,借助社交网络,形成独立于传统机构媒体之外的信息传播与诠释,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作为"阐释社群"的专业新闻生产者对真相的垄断和权威。在新闻业整体走向"液态"的多维度快速变迁过程中,思考和重新设计媒体自身以及公民目击者的定位,重构社交媒体时代新闻业的边界,以一种合作的思维,将目击者内容纳入参与式新闻生产逻辑,成为近年来全球媒体编辑室面临的一大课题。
- 王敏
- 关键词:目击
- 观念生产与媒体扩张——默多克媒介权力的再思考被引量:2
- 2018年
- 作为世界上最大跨国媒体集团的创始人以及主要股东,鲁伯特·默多克本人也成为解读媒介权力的一个典型对象。他自成体系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商业目的水乳交融,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推进媒介“去管制化”,在全球建立起庞大的媒体帝国版图。互联网时代,随着新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不断遭遇质疑和挑战,以及更多力量介入媒体行业,默多克的媒介权力也受到一定的削弱,但其长期培育起来的保守主义知识生产体系,依然会继续深度卷入政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过程之中。基于此,从知识建构与观念生产的视角重新审视默多克的媒介权力,有助于更深入地剖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媒介权力对意识形态的控制,推进数字化背景下全球媒介治理体制的转型。
- 杨维东王敏
- 关键词:默多克媒介权力知识生产新自由主义
- 数字新闻生产中的编辑室控制
- 2023年
- 传统组织社会学以科层制机构作为典型对象,认为个体受雇于机构,也受限于机构;机构提供工作的必要资源,同时也能约束与控制个人行为。媒介社会学研究汲取了组织理论的思维,认为新闻从业者同样置于“机构常规”影响下,总体上形成了一种务实的、对雇主的遵从。互联网时代催生了编辑室控制问题研究的背景性变化,新闻业的经营状况、职业认同、行业声誉等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同时数字技术全方位嵌入和改造新闻生产,这引发了一种对传统编辑室控制研究的思考,即新闻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编辑室控制方式?
- 王敏
- 关键词:新闻从业者新闻业媒介社会学组织社会学
- MJC十年:“实践导向”的探索与反思——基于对我国十所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育的调研被引量:1
- 2021年
- 我国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育(MJC)已走过十年历程,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传媒人才这一明确的“实践导向”贯穿始终,但“实践导向”如何落到实处,成为MJC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和挑战。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十所高校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困惑以及有价值的新尝试,提出未来MJC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主动对接媒介融合下的传媒新业态,在培养理念、培养方式、实践平台、考核体系等方面强化和贯彻“实践导向”,才能真正承担起培养高素质传媒人才、优化新闻传播人才队伍的重任。
- 王敏葛鹏英
- 关键词:专业硕士教育媒介融合
- “付费墙”二十年:全球经验与中国省思被引量:14
- 2017年
- 从1997年《华尔街日报》率先实施在线内容付费阅读以来,付费墙模式已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成为欧美报业在新媒体冲击下突围的一种主流选择,开始进入市场定位更加精准、商业模式更为细分化的发展阶段。不过,付费墙目前还未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种成熟的商业操作,面临着高质量免费新闻的竞争,以及建构平衡的商业模式的挑战。基于此,如何在受众到达率、利润收入和高质量新闻生产之间达成一个平衡,是付费墙策略成功的关键。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媒体付费墙实践尚处在起步阶段,汲取国际媒体经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王敏
- 关键词:付费墙商业模式
- 声音有深度:音频深度报道实践--以《境外人群》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随着广播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音频成为新闻传播的新渠道。音频深度报道作品《境外人群》获得普利策首届音频报道奖,证明音频依旧是新闻传播中的重要形态。本文以《境外人群》为例对国内外音频深度报道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深度报道以音频方式呈现,利用音频共时性的同时理解深度内容,已为深度报道发展带来新机遇。
- 蒋才静王敏
-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播客
- 国家架构下澳大利亚报纸的“众筹”运作被引量:2
- 2017年
- 澳大利亚报纸计划是一个宏大的公益项目,旨在保存报纸文化资源、为公众建立一个可以在线进行全文检索的数字化报纸数据库。该项目在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团队协调以及以"众筹"方式广泛动员公众参与等方面都有创新。同时,受到新媒体技术的颠覆性影响,澳大利亚报纸计划也随时调整项目内容和执行方式,以适应传媒行业的大变革。对于我国这样有着极为丰富的报纸文献资源的国家,如何建设公益性的报纸全文数据库,无限期安全地保存报纸文献,实现报纸文献资源共享,澳大利亚报纸计划无疑提供了非常有启发意义的借鉴。
- 王敏
- 关键词:数字化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