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晓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4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视域
  • 2篇艺术
  • 2篇审美
  • 2篇文学
  • 1篇单向度
  • 1篇东南飞
  • 1篇短篇
  • 1篇短篇小说
  • 1篇多德
  • 1篇信仰
  • 1篇亚里士多德
  • 1篇音乐
  • 1篇音乐美学
  • 1篇韵味
  • 1篇震惊
  • 1篇中国网络
  • 1篇中国音乐
  • 1篇中国音乐美学
  • 1篇上半叶
  • 1篇社会历史

机构

  • 11篇湘潭大学
  • 2篇浙江传媒学院

作者

  • 11篇何晓军
  • 3篇杨向荣
  • 1篇刘涛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歌海
  • 1篇沧州师范学院...
  • 1篇温州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广播电视...
  • 1篇渤海大学学报...
  • 1篇河池学院学报
  • 1篇梧州学院学报
  • 1篇贺州学院学报
  • 1篇马克思主义美...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9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艾略特文学批评中的“传统”观被引量:1
2016年
面对"传统"遭遇忽视和放逐,艾略特毅然重视传统,并独具慧眼地对"传统"的内涵进行了极具深度地重新阐释,从而再次确立了"传统"在文学批评中的重要地位。对艾略特文学批评视域下的"传统"观进行深入探究,可以为现代的文学批评理论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重要参考。
杨向荣何晓军
关键词:艾略特文学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视域下的《活着之上》生存方式的解读
2016年
《活着之上》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一种是现实性的生存方式,另一种是理想性的生存方式。以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为基点,通过分析《活着之上》生存方式诞生的社会历史语境,并探究各式人物形象对生存方式的不同选择,以期在对《活着之上》的生存方式进行深入解读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活着之上》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何晓军
关键词:社会历史批评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性审美实践——基于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悲剧理论
2016年
《孔雀东南飞》作为一种悲剧性创作实践,精心营造了一场围绕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而展开的爱情悲剧。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则从理论上对悲剧进行了深入探究。以《诗学》的悲剧理论为基点,对《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性审美实践进行剖析,既有助于挖掘《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性审美内涵,又有利于检验《诗学》悲剧理论的普适性和合理性问题,从而进一步明确古典悲剧研究的言说立场。
何晓军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诗学》悲剧审美
女作家的创作困境与出路解读——评艾莉丝·门罗的短篇小说《办公室》被引量:1
2016年
短篇小说《办公室》为女作家创作困境的出现提供了特定的文本语境,女作家创作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社会、家庭和女作家自身这三个方面。面对困境,女作家具有独立、倔强、坦然、善于沟通等多方面的独特性格,这就为女作家走出创作困境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出路,即自身持续不断的抗争、坚守与努力。
何晓军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女作家
艺术视域下的梅洛庞蒂绘画观
2016年
梅洛庞蒂的绘画观是在特定的艺术言说视域下提出的。梅洛庞蒂主要通过对"绘画与表现""绘画与身体""绘画与自由""绘画与生活""绘画与价值"这五个维度进行阐释建构起了其绘画观的独特内涵。对梅洛庞蒂的绘画观展开探究,并反思其当代价值和意义,将能有效丰富绘画理论的学理渊源和言说特性。
何晓军
关键词:绘画
论媒介文化视域下的手机霸权被引量:1
2016年
在媒介文化的社会语境下,随着人类对手机媒介的依赖性越发强烈,手机霸权逐渐形成。其实,手机霸权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手机霸权的建构为人们的生活衍生出多重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手机霸权的主导地位也为社会带来了深度的焦虑与不安。对媒介文化视域下的手机霸权现象进行探究,并展开当代性反思,可以在明确手机霸权地位的同时,从而进一步推进手机服务于人类的现代化进程。
何晓军
关键词:媒介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救赎之维建构
2016年
法兰克福学派延续了齐美尔的现代性文化批判主题,如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对启蒙的批判和对文化工业的批判,马尔库塞的对单向度社会的批判,本雅明对韵味与震惊体验的反思,等等。法兰克福学派试图通过一种审美的乌托邦来实现对现代人的审美救赎。不论是审美距离还是审美乌托邦式的救赎,都旨在要保持艺术的自主性,避免沦为物的奴隶,并进而实现现代物化生存的审美救赎。
杨向荣何晓军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单向度审美救赎
《堡垒》:事实逻辑与信仰诗意相交融的视听景观建构
2024年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而拍摄的红色电影《堡垒》于2023年12月16日在毛主席的家乡韶山首映。电影《堡垒》坚持以“红色人物”为依托进行主角形象塑造,遵循以“红色史实”为基础的事实叙事逻辑,践行以“红色信仰”为底色的诗意主题表达,在视听景观的建构上将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创新性的表现手段融于一体,成功实现了事实逻辑与信仰诗意相交融的视听景观建构,它既为新时代党员重温入党初心和使命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思考,又为新主流电影在新时代如何做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工作展开了有益探索,是一部电影佳作。
何晓军刘涛
关键词:现实主义
从“本体”到“体制”——艺术的审美观念转型及其反思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艺术的发展以及艺术史的变迁,艺术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转型。20世纪之前的艺术更多的是关注于艺术的本体性审美,而20世纪之后的艺术的判定则更多的是依赖于一种艺术的"体制"。本文从探究艺术的定义出发,深层揭示了艺术审美观念从"本体"到"体制"的转型,并对艺术审美观念转型进行当代性反思,从而明确当前艺术发展的特定言说立场和内在逻辑。
何晓军
关键词:艺术本体
论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音乐美学三阶段被引量:1
2016年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音乐美学建构与发展的关键期,它可以划分为三个重要的阶段。以"学堂乐歌"的产生和兴起为标志,中国的新音乐迎来了世纪初音乐美学发展的新曙光,这是第一个阶段。该阶段的音乐既呈现出中西文化交融的形式美,又凸显了在"爱国主义"内涵与"自强"精神表达上的内容美,还透露出了音乐的美育性审美启蒙。以"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的音乐美学步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在"五四"影响下的中国音乐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美学内涵,即强调"民主"与"科学"的审美尺度;突显"音乐"与"革命"的审美交织;深化音乐的"美育"维度。以"九一八"事件的爆发为界,中国的音乐美学转变为在革命与战争的大背景下发展,这是第三阶段。该阶段掀起了极具革命性质的"左翼"音乐运动,同时,"国统区"和"沦陷区"的音乐救国浪潮也持续进行,"抗日救亡"成为了音乐的主旋律。伴随着毛泽东对文艺创作路径做出指示,音乐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功能得以突显,并逐渐成为评判中国音乐美学审美价值的核心标准。
杨向荣何晓军
关键词:音乐美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