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敏

作品数:52 被引量:300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7篇文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基因
  • 5篇RAPD
  • 4篇稻蝗
  • 4篇生物修复
  • 4篇土壤
  • 4篇蛱蝶
  • 4篇污染
  • 4篇系统发育
  • 4篇基因组
  • 3篇中华稻蝗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重金属污染
  • 3篇蛱蝶科
  • 3篇文学
  • 3篇细胞
  • 3篇金属污染
  • 3篇分子系统
  • 2篇蝶类
  • 2篇短额负蝗

机构

  • 49篇山西大学
  • 10篇山西省农业科...
  • 5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上海生物信息...

作者

  • 49篇张敏
  • 21篇马恩波
  • 16篇郭亚平
  • 12篇张建珍
  • 10篇曹天文
  • 3篇李涛
  • 3篇王菊平
  • 3篇董玮
  • 2篇王瑞
  • 2篇张学尧
  • 2篇程芳琴
  • 2篇宣善滨
  • 2篇任俐
  • 2篇张国栋
  • 2篇张婷婷
  • 2篇牛俊杰
  • 2篇于荣荣
  • 2篇吴志跃
  • 2篇赵盼
  • 2篇赵小明

传媒

  • 8篇动物分类学报
  • 4篇山西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昆虫学报
  • 2篇汉字文化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山西煤炭管理...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文艺研究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Journa...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88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对流层数对太阳池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盐梯度太阳池是一种兼具集热与蓄热功能的太阳能利用设施。在太阳池的工程应用中,非对流层(NCZ)层数对太阳池性能影响问题十分重要,然而以往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文章通过构建小型太阳池,设置不同的NCZ层数,分析其对太阳能集热和储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NCZ层数增加,太阳池集热性能减弱;无NCZ太阳池平均每小时的集热量分别是含有1,2,3层NCZ太阳池集热量的1.11倍、2.52倍和4.03倍,热效率分别是其1.39倍、2.86倍和5.21倍;NCZ层数增加,夜间散热量减小,无NCZ太阳池中,夜间平均散热量是含3层NCZ太阳池散热量的3.56倍。在构建太阳池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实际用途,设置适当的NCZ层数,方可发挥太阳池的最大功效,达到最大经济效益。
张敏吴志跃张国栋成怀刚程芳琴
关键词:热效率
利用G-TRACE技术追踪果蝇后肠肠细胞谱系的发育模式
2017年
【目的】果蝇是完全变态昆虫,蛹期经历了幼虫组织解离和成虫组织重塑的过程。本研究旨在利用细胞谱系追踪方法 G-TRACE(Gal4 technique for real-time and clonal expression)这一新的遗传学技术,检测果蝇幼虫后肠肠细胞在蛹期发育过程中是否发生细胞迁移。【方法】采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engrailed-Gal4(en-Gal4)品系和G-TRACE品系杂交,并引入tub-gal80ts控制Gal4的开启时间,分别在果蝇幼虫期和蛹期进行细胞谱系追踪。幼虫期追踪:亲代产卵后将卵置于30℃培养,3龄中期转入18℃培养,成虫羽化1 d内进行检测。蛹期追踪:亲代产卵后将卵置于18℃培养,在蛹期不同发育阶段转入30℃培养,待虫体羽化后检测成虫肠道。【结果】当在果蝇幼虫期启动细胞谱系追踪,在蛹期停止追踪,发现中肠靠近中后肠边界处以及马氏管存在绿色肠细胞。而当在果蝇幼虫期关闭细胞谱系追踪,在蛹期开始追踪,则发现虫体中肠各部位及马氏管分布着绿色肠细胞。en基因在果蝇蛹期肠道中表达。【结论】结果表明,在果蝇蛹形成过程中,后肠的部分肠细胞迁移至中肠和马氏管,参与中肠和马氏管的重塑。本研究对于探索昆虫在变态发育过程中成虫器官的重塑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徐波张月董玮李开霞吴海花张敏
关键词:果蝇
飞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的分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几丁质脱乙酰基酶(chitin deacetylase,CDA)是昆虫几丁质代谢系统的重要酶系,研究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的分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为新型农药靶标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飞蝗转录组数据库,获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的c DNA序列,将其与飞蝗基因组进行比对,绘制基因结构图。将其与赤拟谷盗CDAs序列进行比对,并采用Blast P和SMART软件进行功能域预测。将已鉴定的飞蝗CDAs分别与赤拟谷盗、果蝇、冈比亚按蚊、家蚕、中华稻蝗和云杉卷叶蛾的同源序列进行聚类分析,采用MEGA 5.02软件中的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PCR(RT-q PCR)方法检测分析CDA在飞蝗5龄若虫不同组织部位和不同发育日龄表皮中的表达特性,进一步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研究其对飞蝗蜕皮发育的影响。采用化学检测法测定其几丁质含量。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对表皮几丁质排列的影响。【结果】在飞蝗转录组数据库中搜索获得3条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全长c 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均具有信号肽,开放阅读框包含几丁质结合区(Ch BD)和几丁质脱乙酰基催化域(CDA)2个功能域。与赤拟谷盗CDAs序列比对结果表明飞蝗2条CDAs部分序列存在差异,且与赤拟谷盗Tc CDA5的2个剪切子差异序列位置一致,显示2条序列为2个剪切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条序列分别与6种昆虫CDA4和CDA5以较高的置信度聚为一支。分别将其命名为Lm CDA4、Lm CDA5a和Lm CDA5b。不同组织部位表达结果表明Lm CDA4和Lm CDA5在飞蝗前肠、后肠和表皮中高表达,Lm CDA5在脂肪体中也有较高的表达;CDAs在5龄不同天数表皮表达结果显示Lm CDA4和Lm CDA5在5龄第1和第2天的表皮中表达量较高,之后逐步下降。注射ds Lm CDA4或ds Lm CDA5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沉默效率达�
于荣荣丁国伟刘卫敏张敏赵小明韩鹏飞马恩波张建珍
关键词:飞蝗日龄表型
人学视域下的大学课堂教学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繁荣向上,高等教育的工具功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到了有力的发挥,而人的发展功能作为诸功能之本却未得到关注。目前,我国的大学课堂教学因过度受到工具理性和功利性的影响,坚守“理智培育”和“技术...
张敏
关键词:人学视域大学课堂教学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蝶类干标本DNA的提取及RAPD-PCR扩增
分别用酚-氯仿法和饱和NaCl法对蝶类干标本胸部、腹部和中后足肌肉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显示:酚-氯仿法所提DNA得率较低,以中后足肌肉为材料提取的DNA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中无可见条带;采用饱和:NaCl法对于制...
张敏张建珍郭亚平曹天文马恩波
关键词:DNA提取方法RAPD-PCR
文献传递
云南三种稻蝗基因组DNA的RAPD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7
2005年
应用RAPD技术对采自云南龙陵两交水和腾冲曲石马鹿冲的24头稻蝗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10条随机引物共产生129条清晰、稳定的谱带。基于Jaccard相似系数,用BetweengroupsLinkage法得出的聚类图与基于Nei’s遗传距离分别用UPGMA和NJ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基本一致:供试的所有稻蝗个体分为3个聚类簇:龙陵两交水的3、7~8号个体与腾冲曲石马鹿冲(海拔1450m)的8个个体聚为一支,龙陵两交水的1、2、4~6号个体聚为另一支,两支相聚后与腾冲曲石马鹿冲(海拔1550m)的8个个体聚为一起。形态学鉴定表明:龙陵两交水的3、7~8号个体为日本稻蝗,1、2、4~6号个体为小稻蝗,腾冲曲石马鹿冲(海拔1450m)的8个个体均为日本稻蝗,腾冲曲石马鹿冲(海拔1550m)的个体为有待进一步鉴定的未知种。形态学鉴定结果与聚类结果完全吻合,充分展示了RAPD技术在区分近缘物种方面的独到优势。比较不同采集地的日本稻蝗、小稻蝗的RAPD分析结果,发现云南的这两种稻蝗在同物种不同种群中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我国云南昆虫的物种多样性及物种内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张建珍郭亚平张敏欧晓红马恩波
关键词:稻蝗RAPD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
飞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的真核表达、亲和纯化及酶活性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体外真核表达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几丁质脱乙酰基酶1和2(chitin deacetylase 1and 2,LmCDA1和LmCDA2)并测定其酶活性,为进一步明确飞蝗LmCDA1和LmCDA2在几丁质降解途径中的生理功能及研发新型绿色环保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使用BLASTP和SMART软件在线预测LmCDA1、LmCDA2a和LmCDA2b的结构域;PCR克隆获得目的基因LmCDA1、LmCDA2a和LmCDA2b的全长序列,并分别构建p Fast Bac-LmCDAs重组质粒,转化获得Bacmid重组质粒后,转染至昆虫Sf9细胞进行目的蛋白的体外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对目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Ni-NTA亲和层析柱和阴离子(Q-Sepharose)交换层析柱对蛋白产物进行纯化。12%SDS-PAGE检测蛋白纯度后,采用分光光度法以对硝基乙酰苯胺为底物检测目的蛋白的酶活性,T检验法对LmCDA2a和LmCDA2b酶活力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BLASTP和SMART软件预测结果显示LmCDA1、LmCDA2a和LmCDA2b均含有4个结构域:N-端信号肽(signal peptide)、几丁质结合域(chitin binding peritrophin-A,Ch BD)、A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构域(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class A,LDLa)和脱乙酰基酶催化结构域(catalytic domain,CDA)。3个基因的几丁质结合域中均包含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LmCDA2a和LmCDA2b两个剪切子除在其第3个半胱氨酸和第4个半胱氨酸之间(67—84 aa)的氨基酸数目和组成及在第4和第6个半胱氨酸(84—106 aa)之间的序列存在差异外,其余部分完全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mCDA1、LmCDA2a和LmCDA2b的蛋白分子量约为61 k D左右,与预测的蛋白分子量大小一致,表明Bacmid重组质粒在昆虫Sf9细胞中成功表达。采用12%SDS-PAGE胶电泳对各蛋白纯化组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Ni-NTA亲和层析柱可将大部分杂蛋白洗脱,而Q-Sepharose交换层析柱可对蛋白进行更彻底地纯化。酶活检测结果显示LmCDA1、LmCDA2a和LmCDA2b的酶活力分别为0.268、0.354、0.228 U·μL^(-1)
赵盼张学尧刘晓健赵小明于荣荣董玮马恩波张建珍张敏
关键词:飞蝗真核表达蛋白纯化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闪蛱蝶亚科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英文)被引量:5
2007年
测定了重要林业害虫闪蛱蝶亚科Apaturinae 11属17种蝶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的部分序列,并结合由GenBank下载的该亚科4种蝶类的相应序列进行分析,探讨了闪蛱蝶亚科各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以玉杵带蛱蝶Athymajina,白斑眼蝶Penthema adelma,忘忧尾蛱蝶Polyura nepenthes和白带螯蛱蝶Charaxes bernardus作为外群,采用PAUP4.0b4a软件构建了闪蛱蝶亚科的MP和NJ分子系统树。虽然COI基因数据中第3位点的转换替换已达饱和,但由于这些位点含有大量系统发育信息,因而在数据统计分析时并没有将这些位点删除。同时通过对各分枝稳定性的比较,研究在简约分析中不同转换/颠换加权方式对假定所有特征具有相同权重的影响。分子系统树显示:NJ和不同转换/颠换加权方式下构建的MP系统树中闪蛱蝶亚科均有4个主要的聚类簇,该亚科系统树中存在许多置信度高且稳定的分枝,同时也存在一些因分枝置信度低且不稳定而使其分类地位不能确定的类群。在所构建的系统树中,由分子数据得到的蛱蝶亚科系统发育关系与传统分类学的基本一致,其中迷蛱蝶属Mimathyma为单系群;累积蛱蝶Lelecella limenitoides为明窗蛱蝶Dilipa fenestra的姐妹群且支持二者关系的置信度很高;支持将白斑迷蛱蝶Mimathyma schrenckii,迷蛱蝶M.chevana,夜迷蛱蝶M.nycteis,栗铠蛱蝶Chitoria subcaerulea,黄带铠蛱蝶C.fasciola,铂铠蛱蝶C.pallas,and银白蛱蝶Helcyra subalba等物种由闪蛱蝶属中移出的修订。
张敏曹天文张睿郭亚平段毅豪马恩波
关键词:蛱蝶科线粒体DNA分子系统学
厚此薄彼,还是具体分析?——关于文学史研究的一点思考
1997年
厚此薄彼,还是具体分析?———关于文学史研究的一点思考张敏任浩是厚此薄彼,还是要具体分析?这似乎不应成为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在文学史的研究与教学实践中,厚此薄彼的思维定势似乎一直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史教学和研究水平的提高。厚此薄...
张敏任浩
关键词:文学史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文艺复兴《德意志意识形态》西方美学史
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被引量:27
2019年
为研究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采用时域反射仪TDR在山西省五寨县分别对玉米农地、柠条林地、苜蓿草地0-100 cm土层进行连续3年的土壤水分观测,掌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和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农林草地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基本呈"M"形分布,三者季节变化规律相似,但土壤含水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现为苜蓿草地>柠条林地>玉米农地;(2)玉米农地与柠条林地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S"形分布,苜蓿草地的变化趋势与两者完全相反,玉米农地仅土壤表层0-20 cm含水量与降水存在显著相关性,柠条林地和苜蓿草地0-60 cm土壤含水量均与降水显著相关;(3)土壤含水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在0-100 cm土层层中,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玉米农地CV先逐渐降低后保持稳定,柠条林地CV始终持续降低,苜蓿草地CV先呈现波动变化后明显降低,三者整体表现为表层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大于深层;(4)0-100 cm范围内,玉米农地的土壤层自上而下依次可划分为速变层、活跃层2个层次,柠条林地和苜蓿草地的土壤层划分为速变层、活跃层和次活跃层3个层次。本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和草地在涵养土壤水分方面优于农田,林地和草地为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为该区域土壤水分管理及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张敏刘爽刘勇张红
关键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