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经宇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痉挛
  • 2篇血管
  • 2篇颅神经
  • 2篇面肌
  • 2篇面肌痉挛
  • 2篇肌痉挛
  • 1篇血管减压
  • 1篇血管减压术
  • 1篇血管压迫
  • 1篇预后
  • 1篇增殖
  • 1篇三叉神经
  • 1篇三叉神经痛
  • 1篇神经痛
  • 1篇切断术
  • 1篇球囊
  • 1篇球囊压迫
  • 1篇自噬
  • 1篇拮抗剂
  • 1篇微球囊

机构

  • 4篇辽宁省人民医...

作者

  • 4篇王全才
  • 4篇王斌
  • 4篇李岩峰
  • 4篇马逸
  • 4篇黄海韬
  • 4篇周建波
  • 4篇董经宇

传媒

  • 2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无血管压迫的面肌痉挛术后三叉神经痛1例并文献复习
2015年
目的探讨多颅神经受累病例的治疗经验。方法本病例结合查阅文献,分析无血管压迫的多颅神经受累病例的临床资料和处理对策。结果患者行面肌痉挛术中未发现动脉及静脉血管压迫面神经REZ区域,有一骨性凸起明显对面神经根部造成压迫,在面神经及骨性凸起之间置入Teflon,充分减压,术后面肌痉挛症状消失;术后4年,患者同侧面部出现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再次入院行微球囊压迫术治疗,术后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结论无血管压迫的面肌痉挛患者,如发现其他组织结构对面神经造成压迫征象,可在面神经及压迫组织之间给予充分减压,疗效仍确切;术后出现三叉神经痛症状可行卵圆孔内半月神经节(Meckel囊)微球囊压迫术治疗,避免再次开颅手术,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
王全才马逸李岩峰黄海韬王斌周建波董经宇徐杨熙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颅神经
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性瘫痪下肢痉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者下肢痉挛状态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SPR治疗的48例痉挛性脑瘫患者,分析其术后的肌张力变化、运动功能、生命质量以及流涎情况。肌张力变化情况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运动功能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评估,生命质量的评估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流涎情况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DS)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30个月,平均(18.2±6.5)个月。与术前相比,随访6个月、12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左侧髋内收肌、腘绳肌、踝跖屈肌的mA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GMFCS分级改善(Z=-5.19,P<0.01),ADL评分明显改善(F=1.89,均P<0.05)。流涎改善比例为5/15。患者的术后GMFCS分级与其年龄(r=-0.44,P=0.009)、体质量(r=-0.22,P=0.006)呈负相关,与性别、治疗前GMFCS分级、受累肢体的数量无相关性(均P>0.05)。术后并发症中,下肢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为7.3%(7/96),下肢肌无力为9.4%(9/96),随访期间均有好转;术后发生一过性尿潴留2例(4.2%),一过性大便困难1例(2.1%);术后痉挛状态的复发率为2.1%(1/48)。结论采用腰骶段SPR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脑性瘫痪下肢痉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黄海韬李岩峰徐杨熙马逸王斌王全才董经宇周建波
关键词:脑性瘫痪痉挛状态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预后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经验总结及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总结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14例行MVD治疗HPS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有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8~52个月,平均40.8个月,无死亡病例。术后即刻有效率为98.07%(406/414),并发症主要包括听力下降、耳鸣、头晕、迟发性面瘫及脑脊液瘘等,但多为一过性,术中责任血管多数为小脑后下动脉,其后是小脑前下动脉和椎动脉参与压迫;远期有效率为99.03%(410/414),远期并发症主要包括听力下降,耳聋及耳鸣等,暂无复发病例。结论MVD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HPS方法,熟练的掌握MVD手术技巧、术中耐心细致的处理和术后谨慎防治并发症,奠定了一台MVD手术成功的基础。
王全才马逸黄海韬王斌周建波董经宇徐杨熙李岩峰
关键词: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颅神经
初步探索DIM-C-pPhOH(NR4A1拮抗剂)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索DIM-C-pPhOH(NR4A1拮抗剂)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对于胶质瘤小鼠模型生存期及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DIM-C-pPhOH处理胶质瘤细胞系(GL261、U251、U118)48 h后,用CellTiter法检测细胞活性及IC50;采用划痕实验和3D-invasion实验检测DIM-C-pPhOH对U251细胞系侵袭迁移作用的影响;通过腹腔注射该化合物治疗小鼠胶质瘤模型,观察DIM-C-pPhOH对于小鼠胶质瘤生长以及生存期的影响。结果U251、GL261和U118胶质瘤细胞系经DIM-C-pPhOH处理48 h后,细胞活性随药物浓度增加显著降低,IC50分别为5.76、6.87、9.93μmol/L;U251细胞系经10μmol/L DIM-C-pPhOH处理后其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同时DIM-C-pPhOH可以抑制由TGF-β诱导的NR4A1出核表达;小鼠胶质瘤模型中DIM-C-pPhOH治疗组生存期延长,肿瘤生长受到抑制。蛋白免疫印迹显示DIM-C-pPhOH可以明显抑制Akt、P70S6K蛋白表达,通过抑制PI3K/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诱导细胞自噬发生。结论DIM-C-pPhOH可以抑制胶质瘤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延长小鼠胶质瘤模型的生存期并抑制肿瘤生长,作用机制可能与DIM-C-pPhOH诱导细胞发生自噬有关。
徐杨熙黄海韬马逸王斌王全才李岩峰周建波董经宇
关键词:胶质瘤自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