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国鹏 作品数:5 被引量:9 H指数:2 供职机构: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电气工程 更多>>
Ni-Co-B合金镀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在镀镍的基础上得到性质优良的Ni-Co-B合金镀层。通过单因素实验讨论电镀液组分和电镀工艺对合金镀层硬度的影响,筛选出对合金镀层硬度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合金镀层工艺参数,经硬度值、扫描电镜、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图的测试,对比优化前后合金镀层的性能。最终确定了Ni-Co-B合金电镀液中硫酸钴、四硼酸钠最佳质量浓度为65 g/L、4.5 g/L,J_κ为7.5 A/dm^2,所得镀层的硬度最大为689 HV,镀层表面光亮,晶粒均匀细致,镀层耐蚀性增强。 安成强 任国鹏 郝建军关键词:正交试验 耐蚀性 ANSYS辅助分析电镀铬技术中阳极的选择 被引量:1 2016年 目前常采用象形阳极来提高镀铬层均匀性,但是象形阳极的设计只能依靠经验积累和现场检测,无法达到预判的目的。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电镀实验,对边角处电场强度进行分析,能够判断边角处镀层厚度。分析不同形状的阳极,不同距离的极间距对电场强度的影响,通过实际镀层厚度值进行验证。得出在相同阴阳极间距下,c形状阳极使R角处电场强度增强,提高R角镀层厚度效果明显。对于相同形状的阳极,阴阳极间距减小,R角处电场强度增加,厚度增加。当选用相同条件下的阳极时,R角大小发生变化,R角处镀层厚度也会发生改变。R角越大,镀层越厚。 任国鹏 安成强 佟威 郝建军关键词:镀硬铬 聚苯胺/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 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得聚苯胺/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四探针测试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试样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掺杂不同碳材料对聚苯胺(PANI)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影响较大、微观形貌变化明显,其中掺杂石墨烯制得的复合材料电导率是纯PANI电导率的2.5倍,掺杂r-GO/Fe_3O_4制得的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最高且阻抗最小,电导率达6.49 s/cm。掺杂后制得的PANI复合材料中,PANI的衍射峰及特征吸收峰依然存在,碳材料的掺杂改性未破坏PANI的性质,且可增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 佟威 郝建军 任国鹏 杨丽蓉关键词:聚苯胺 原位聚合 复合材料 导电性 聚苯胺包覆r-GO/Fe_3O_4复合电池材料的研究 2017年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得聚苯胺包覆r-GO/Fe_3O_4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恒流充放电测试及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聚苯胺的包覆量对复合材料的组成及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聚苯胺以无定型态分布于r-GO/Fe_3O_4中,其引入并未改变r-GO/Fe_3O_4的结构,经聚苯胺包覆后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提升,其中聚苯胺的包覆量为0.15 mol时,复合材料的阻抗最小,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569.332和645.720 m Ah/g,库仑效率达86.8%,经过20次循环后,库仑效率保持在98%以上,嵌锂容量保持率稳定在81.1%,循环性能良好。 佟威 郝建军 安恺 任国鹏关键词:聚苯胺 电化学性能 Ni-W-B合金镀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实验的目的是在镀硬镍的基础上得到性质优良的Ni-W-B合金镀层。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钨酸钠、四硼酸钠的最佳用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电镀时的温度、阴极电流密度、电镀时间。通过硬度值、金相图、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图对比优化前后合金镀层的性能。最终确定了Ni-W-B合金电镀钨酸钠、四硼酸钠最佳用量为100 g/L、75 g/L。最佳工艺为:阴极电流密度11 A/dm2,时间50 min,pH为5。此时所得镀层的硬度最大为689 Hv,镀层表面光亮,晶粒均匀细致,镀层耐蚀性增强。。 王昌科 郝建军 任国鹏 王亚博关键词:正交实验 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