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治
-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瓷材/复合纤维修复年轻的恒牙牙体缺损被引量:5
- 2016年
- 背景:超瓷材/复合纤维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类固定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硬度和强度,但目前关于超瓷材/复合纤维修复年轻恒牙牙体缺损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观察超瓷材/复合纤维修复年轻恒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60例年轻恒牙牙体缺损患者,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10-17岁,均接受超瓷材/复合纤维修复治疗。修复后随访36个月,检测患者牙周碱性磷酸酶水平、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龈沟液量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以及观察修复体完整性、边缘适合性及颜色匹配情况。结果与结论:修复后36个月,患者牙周碱性磷酸酶水平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龈沟液量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均较修复前明显下降(P<0.05);2例修复体不完整,6例修复体颜色不匹配,2例修复体边缘不密合。结果表明,超瓷材/复合纤维修复年轻恒牙牙体缺损,可维持良好的牙周健康状态,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 袁治陈一晖
- 关键词:牙修复体生物材料口腔生物材料恒牙年轻恒牙牙体缺损
- 数字化快速成型牙种植导板辅助修复上前牙种植:12个月随访被引量:21
- 2016年
- 背景:前牙区种植的难度较大,以往常规种植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目的:观察数字化快速成型种植导板修复上前牙种植的可行性。方法:纳入需接受上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80例,按照患者意愿选择治疗方案,分为2组,每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种植修复治疗和数字化快速成型种植导板辅助修复治疗。测量植入后两组X,Y,Z轴误差情况进行,随访12个月。结果与结论:(1)植入后两组X,Y,Z轴误差情况测量和比较:观察组在X,Y,Z轴的误差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植入后随访24个月,两组患者植入后前牙修复外观良好,未出现修复体松动等情况。(2)影像学复查:两组种植体周围均未观察到明显的骨吸收现象。(3)结果表明:上前牙区种植修复治疗过程中,应用数字化快速成型技术进行辅助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及更加精确的种植体植入位置。
- 袁治陈一晖
- 关键词:上前牙区数字化快速成型技术牙制备计算机辅助外科
- 计算机辅助设计导板修复上颌后种植体头部和角度偏离不影响种植体的植入精度被引量:17
- 2016年
- 背景:上颌后牙缺损修复可以采用种植牙技术,但以往的种植模板大多利用传统石膏模型完成,无法有效保证种植体植入的准确性,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影响修复效果。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外科导板在上颌后牙种植修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30例上颌后牙牙列缺损患者,均实施种植修复治疗。经CT上颌骨扫描,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CAD/CAM)制作外科导板,在导板辅助下植入种植体进行修复。植入后测量虚拟植入位置和实际植入的偏差情况,随访12个月,观察临床修复效果与患者口腔牙周组织情况。结果与结论:(1)30例患者一共涉及36个CAD/CAM外科导板,经患者戴入口腔之后均获得稳定的固位效果;(2)36枚种植体,均在外科导板辅助下顺利完成准确的,植入过程未出现任何问题;(3)植入后种植体的虚拟植入位置和实际植入位置之间存在的头部偏离情况极小,不会对临床种植体植入精度产生影响;(4)植入前与植入后6及12个月患者的口腔牙周组织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龈沟出血指数无明显变化;(5)结果说明在上颌后牙临床治疗过程中,利用CAD/CAM外科导板进行种植体修复治疗会出现一定的种植体头部偏离和角度偏离现象,但并不影响种植体的植入精度,修复效果理想,且治疗后患者处于良好的牙周组织状态。
- 袁治陈一晖
- 关键词:牙种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技术计算机辅助制作上颌后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