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珠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瘤
  • 5篇细胞
  • 4篇预后
  • 4篇细胞淋巴瘤
  • 3篇预后分析
  • 3篇弥漫
  • 3篇弥漫大B细胞...
  • 3篇金淋巴瘤
  • 3篇霍奇金
  • 3篇霍奇金淋巴瘤
  • 3篇PD-1
  • 2篇肿瘤
  • 2篇免疫
  • 2篇非霍奇金
  • 2篇非霍奇金淋巴...
  • 2篇复发
  • 2篇N2
  • 2篇PD-L1
  • 2篇B细胞

机构

  • 8篇天津市人民医...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作者

  • 10篇陈海珠
  • 8篇王华庆
  • 7篇宋腾
  • 2篇常智
  • 2篇钱正子
  • 2篇张会来
  • 2篇张亚瑞
  • 2篇胡歌
  • 2篇宋拯
  • 1篇常智
  • 1篇梁绍平
  • 1篇周世勇
  • 1篇单丽珠
  • 1篇李静敏
  • 1篇曹晓艳

传媒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BV感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初治DLBCL患者,分为HBs Ag阳性组76例和HBs Ag阴性组159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期间肝功能损害及总生存情况比较分析。结果与HBs Ag阴性组比较,HBs Ag阳性DLBCL患者发病中位年龄较小(47岁vs 58岁,P〈0.01),脾脏和肝脏受累多见(26.3%vs 15.1%,P=0.039;11.8%vs 4.4%,P=0.034),化疗期间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较高(47.4%vs 26.2%,P=0.001)。HBs Ag阳性组中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为48月,3年OS为64.1%;HBs Ag阴性组中位OS为42月,3年OS为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8,P=0.320);无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2.658,P=0.103)。采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HBs Ag阳性DLBCL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包括年龄〉60岁、B症状和肝脏受累,肝功能损害不影响其总生存。结论 HBs Ag阳性DLBCL患者发病年龄较轻,肝脾受累多见,且化疗相关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较高,但在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方面与HBs Ag阴性患者无显著差异。
单丽珠宋腾王华庆陈海珠李书苹
关键词:预后肝功能不全
原发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67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原发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non—Hodgkin’s lymphoma,PSI-NHL)发病率极低,国内外相关数据较为缺乏。本研究旨在探讨PSbNHL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01—2014—01—01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67例PSI-NH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行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67例患者中男41例,女26例,男女比例为1.58:1,中位年龄55(7~79)岁。病变原发于回肠40例(包括回盲部23例),十二指肠14例,空肠13例。B细胞淋巴瘤55例(82.1%),T细胞淋巴瘤12例(17.9%)。ECOG评分〈255例(82.1%)。根据Lugano分期,早期(Ⅰ~Ⅱ2期)32例(47.8%)。根据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分组,低危组35例(52.2%),中危组22例(32.8%),高危组10例(14.9%)。67例患者的1、3和5年OS率分别为77.3%、60.5%和50.6%。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肿块大小、Lugano分期、IPI评分、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低白蛋白血症及治疗方法对预后有影响,均P值〈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PI(P=0.045,95%CI为1.01~4.03)、低蛋白血症(P=0.033,95%CI为1.09~7.35)和治疗方法(P=0.019,95%CI为0.30~0.90)为独立预后因素。各治疗组中,手术联合化疗组的预后最好。结论PSI-NHL发病率低,起病隐匿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B细胞表型为主,预后显著优于T细胞淋巴瘤。IPI评分、低蛋白血症及治疗方法为影响PSI-NHL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手术联合化疗可作为PSI—NHL的最佳治疗策略。
陈海珠宋腾张会来钱正子宋拯胡歌李书苹王华庆
关键词: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
硼替佐米联合氟达拉滨及环磷酰胺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完全缓解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7年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起源于淋巴结滤泡套区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占NHL的3%~10%,高发于老年人群,中位发病年龄为60~65岁,男女比例为3:1[1].
常智李书苹张亚瑞曹晓艳宋腾陈海珠王华庆
关键词:硼替佐米套细胞淋巴瘤
PD-1及PD-L1在IIIa-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陈海珠
文献传递
123例原发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原发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Waldeyer’s ring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WR-DLBCL)的临床特征、预后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3例初治原发韦氏环DLBCL患者,对其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生存情况比较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3、5年生存率,Log 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123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6岁(16~80岁),男72例。Ann Arbor分期:Ⅰ期20例,Ⅱ期63例,Ⅲ期23例,Ⅳ期17例。中位随访54月,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4.7%和56.3%,早期(Ⅰ/Ⅱ期)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4.2%和69.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状况、B症状、临床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近期疗效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和近期疗效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原发韦氏环DLBCL多为早期,肿瘤负荷较轻,生存率较高,多数可长期生存。IPI评分和近期疗效是独立预后因素。
宋腾梁绍平李静敏陈海珠李书苹王华庆
关键词:韦氏环预后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完全缓解二例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纳武单抗(nivolumab)治疗复发难治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H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报道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诊治中心应用纳武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经典型HL患者2例,序贯纳武单抗单药巩固治疗。结果2例HL患者均取得完全缓解(CR)。结论应用纳武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经典型HL,序贯纳武单抗单药巩固治疗,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可以耐受。
张亚瑞王华庆宋腾常智邹丹丹李书苹陈海珠赵可李想
关键词: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复发难治
201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结直肠癌内科治疗热点被引量:3
2016年
第52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2016年6月3日至7日在芝加哥成功举办。现对年会上有关结直肠癌的内科治疗进展进行简要介绍,内容包括进展期结直肠癌的术前新辅助化疗/放化疗、术后辅助化疗、不可手术结直肠癌的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
陈海珠王华庆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表达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作为一种评估细胞异常增殖的重要标志物,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协助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但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中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TK1在NHL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10-22-2017-08-31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诊治中心收治的107例NHL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107例患者化疗前血清TK1浓度,并进行疗效观察4个周期,分析血清TK1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同时选取天津市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NHL组化疗前TK1浓度(0.99±0.56)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8±0.10)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K1作为血清标志物诊断NHL的灵敏度为69.2%,特异度为93.3%。TK1表达与NHL患者的临床分期、结外受累、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β2微球蛋白相关,均P<0.05;与性别、年龄、B症状、病理类型、骨髓累及、巨块病变、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无相关性,均P>0.05。化疗有效组4个周期化疗后的TK1阳性率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结外受累及LDH对血清TK1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K1浓度检测对NHL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监测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可宋腾陈海珠李书苹常智王华庆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胸苷激酶1肿瘤标志物
PD-1及PD-L1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在III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
陈海珠
关键词: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缺氧诱导因子-1
文献传递
原发性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95例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纳入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初治的195例PGI-DLBCL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情况,以及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95例PGI-DLBCL患者中,男117例,女78例,中位年龄为55岁;发病部位在胃部者123例(63.1%),在肠道者64例(32.8%,其中小肠24例,回盲部19例,结直肠21例),胃肠多部位受累8例(4.1%)。184例具备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1、3和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7%、66.2%和61.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ECOG PS)评分、发病部位、大包块病变、Lugano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LDH、β2微球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绝对数比值(ALC/AMC)和低白蛋白血症为影响总生存期的预后因素。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胃肠多部位受累[危险比(RR)=1.378,95%CI 1.144~1.661,P=0.001]、Lugano分期为晚期(RR=3.731,95%CI 1.657~8.398,P=0.001)与ALC/AMC〈2.6(RR=1.816,95%CI 1.055~3.127,P=0.031)为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5.0%和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9,P=0.142);联合和不联合放射治疗组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7.5%和5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67,P=0.056);加用和不加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组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2.4%和5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2,P=0.243)。结论胃肠多部位受累、Lugano分期较晚、ALC/AMC较低的PGI-DLBCL患者预后较差。手术和放射治疗均不能改善PGI-DLBCL患者的总生存情况。
陈海珠宋腾张会来周世勇钱正子宋拯胡歌王华庆
关键词:胃肠道淋巴瘤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