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雨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叶螨
  • 2篇孢子粉
  • 2篇菌株
  • 1篇悬浮液
  • 1篇亚家族
  • 1篇幼苗
  • 1篇幼苗株高
  • 1篇玉米
  • 1篇制剂
  • 1篇制种
  • 1篇制种玉米
  • 1篇生产工艺
  • 1篇生理指标
  • 1篇数量遗传学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种子萌发率
  • 1篇株高
  • 1篇作物
  • 1篇作物幼苗

机构

  • 5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5篇郝雨
  • 4篇沈慧敏
  • 4篇杨顺义
  • 3篇张新虎
  • 2篇周兴隆
  • 1篇陈娥
  • 1篇宋丽雯
  • 1篇张君霞
  • 1篇岳秀利
  • 1篇王进军
  • 1篇罗玲艳

传媒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顶孢霉Ahy1菌株微粉剂的配方筛选
2016年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从6种载体、6种分散剂、5种黏着剂、5种紫外保护剂中筛选适宜于顶孢霉Ahy1孢子粉微粉剂的助剂。结果表明,载体硅藻土、紫外线保护剂荧光素钠和腐植酸、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或钙)、黏着剂羧甲基纤维素对顶孢霉孢子的生物活性无显著影响。用以上助剂加工的20%顶孢霉孢子粉微粉剂,孢子含量为9.8×109个/g,干燥减量为4.36%,孢子萌发率为90.23%,比重为0.37g/cm^3,颗粒细度过200目筛,粉粒直径约为74μm,5℃下贮藏6个月后孢子萌发率为80%,符合真菌农药粉剂国家标准(标准号GB/T25864-2010),在微粉细度上符合制剂标准。
郝雨杨顺义沈慧敏张新虎陈娥
关键词:孢子粉粉剂分散剂
顶孢霉菌株(Acremonium hansfordii)微粉剂加工及生产工艺流程优化研究
顶孢霉(Acremonium hansfordii,Ahy1)菌株是从甘肃省榆中县黄家庄自然感病的桃蚜(Myzus persicae)蚜尸上分离获得,经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防治省重点实验室鉴定。前期研究证明Ahy1对粘虫、...
郝雨
关键词:孢子粉
文献传递
甘肃省制种玉米截形叶螨对哒螨灵和吡螨胺的抗性分子机理
宋丽雯郝雨周兴隆张君霞杨顺义沈慧敏
该项目在哒螨灵和吡螨胺对截形叶螨抗性选育的基础上,利用王-兰-丁模型拟合出了截形叶螨敏感和抗哒螨灵品系的世代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明确了截形叶螨抗哒螨灵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生殖情况和抗性适合度;阐明了截形叶螨...
关键词:
关键词:玉米截形叶螨哒螨灵吡螨胺数量遗传学
顶孢霉孢子悬浮液对小麦和黄瓜种子萌发及六种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顶孢霉Ahy1对作物的安全性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生测和生理生化分析法,测定了顶孢霉(Ahy1)孢子悬浮液对小麦和黄瓜种子萌发、体内酶活性以及对6种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在25℃,相对湿度75%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悬浮液对小麦和黄瓜种子萌发及根长生长表现出高抑和低促作用;对小麦种子中4种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黄瓜种子中SOD、POD表现为促进作用,相对抑制率分别为-82.51%和-35.96%,对CAT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Pro含量影响不明显.对菜豆、小麦、玉米、辣椒、茄子、黄瓜6种供试作物株高平均抑制率分别为-18.62%、-8.12%、-11.11%、-8.56%、-6.61%和-1.71%;对菜豆、小麦幼苗鲜质量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21.10%、-14.29%,对辣椒、菜豆、茄子和小麦干质量抑制率分别为-16.41%、-15.59%、-15.10%和-9.50%,表现促生作用,但对黄瓜和玉米的干质量表现抑制作用.【结论】Ahy1菌株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处理供试作物21d后,均未见任何发病症状,植株生长正常,对供试作物生长没有明显可见影响.
郝雨杨顺义张新虎沈慧敏岳秀利罗玲艳
关键词:幼苗株高鲜质量种子萌发率生理指标
二斑叶螨多重抗性品系最优内参基因的筛选及CYP392A亚家族基因的表达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筛选出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抗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及螺螨酯混剂的实时定量PCR最优内参基因。【方法】选取5.8S rRNA,α-tubulin,TBP,β-actin,ELFn,RPL13a,GAPDH和SDHA 8个候选内参基因,以Ge Norm,Best Keeper和Normfinder 3个软件分析这8个基因在二斑叶螨多重抗性品系中的表达稳定性,并以筛选的内参基因分析二斑叶螨P450酶系CYP392A亚家族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经Ge Norm,Best Keeper和Normfinder 3个软件综合评价确定ELFn基因为二斑叶螨敏感品系(susceptible strain,SS)和多重抗性品系(multipesticide resistant strain,Mp-R)各发育阶段的最优内参基因。以ELFn为内参基因对二斑叶螨CYP392A亚家族16个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多重抗性选育40代后,Mp-R品系卵期CYP392A1表达量显著上调;CYP392A16基因在各发育阶段表达量极显著高于SS品系相应发育阶段;其他基因表达量在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筛选出了SS和Mp-R品系中各发育阶段最佳内参基因为EFLn;Mp-R品系CYP392A亚家族16个基因的表达量在幼螨和若螨阶段低于卵与成螨阶段,其中CYP392A16基因在二斑叶螨多重抗性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该结果为二斑叶螨多重抗性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周兴隆杨顺义郝雨王进军张新虎沈慧敏
关键词:二斑叶螨内参基因基因表达量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