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绵阳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小管标记物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conjugated protein,RBP)、尿N-乙酰-β-D-氨基酸核苷酶(N-acetyl-beta-D nucleosidase amino acids,NAG)以及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tC)水平变化,探讨其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5年9月就诊的5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人员尿β2-MG、RBP、NAG以及血Cys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4种肾小管标志物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效果.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β2-MG、RBP、NAG以及血Cys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RBP、NAG以及血CysC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检测效能均显著优于尿β2-MG(P<0.05),而尿RBP、NAG以及血CysC的检测效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可知:尿RBP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95%CI为0.807~0.987)大于尿NAG、血CysC及尿β2-MG曲线下面积.结论4种肾小管标志物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检测尿β2-MG、RBP、NAG以及血CysC水平,有助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
- 刘瑜候大勇
-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 血液净化辅治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疗效及其对血肌酐、血尿酸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辅治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疗效及其对血肌酐、血尿酸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5年6月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院内四科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VAD方案化疗;观察组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改善肾功能后联合VAD方案化疗;2组患者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进行疗效评价。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血清肌酐、尿酸、血钙、免疫球蛋白、轻链蛋白定量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3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78.4%(29/37),高于对照组的56.8%(21/37)(χ^2=3.947,P=0.047);观察组血清肌酐、尿酸、血钙、轻链蛋白定量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9.081、1.979、5.877、2.205,P=0.000、0.025、0.000、0.015),而血清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变化(t=1.492,P=0.069)。2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均发生恶心/呕吐、腹胀、便秘、食欲不振、口干、睡眠不佳、骨髓抑制、心脏毒性等不良症状,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化疗后随访10-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1.7个月;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40.5%,对照组3年生存率为37.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3,P=0.696)。结论化疗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有效改善微循环,有利于提高化疗临床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瑜刘磊梁勇任记均张永强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病肾功能血肌酐血尿酸
- 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特发性膜性肾病采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9月1日-2015年9月1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后,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24 h蛋白尿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91%、72.73%,观察组治疗效果较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27%、45.45%,观察组不良反应较低(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激素对特发性膜性肾病进行治疗,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可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依据。
- 刘瑜刘磊
-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激素他克莫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