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安生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肌电
  • 2篇电图
  • 2篇膈肌疲劳
  • 2篇肌电图
  • 2篇肌电图检测
  • 1篇气肿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气肿
  • 1篇膈肌
  • 1篇慢性
  • 1篇慢性阻塞性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描记
  • 1篇描记术
  • 1篇呼吸肌
  • 1篇肌电描记术
  • 1篇肺疾病
  • 1篇肺气肿

机构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贾巨才
  • 3篇王金平
  • 3篇王长征
  • 3篇郭先健
  • 3篇王安生
  • 1篇刘启发

传媒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年份

  • 2篇1992
  • 1篇199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肌电图检测膈肌疲劳被引量:6
1992年
呼吸肌疲劳是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在呼吸衰竭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检测膈肌疲劳(DiF)的方法主要有跨膈压和膈肌肌电图(EMGdi)。EMGdi又有食道电极和体表电极两种方法。测定跨膈压和食道电极法EMGdi均需要在食道和胃内放置气囊导管或电极,较难推广。体表电极法EMGdi简便易行,但对其检测DiF的意义尚有争议。本研究对此作初步的探讨。
王长征莫金德郭先健王安生贾巨才王金平
关键词:肌电图膈肌疲劳呼吸肌
最大自主通气时隔肌肌电图的变化
1991年
本文对健康组和COPD组各11例受试者,在肺量仪上做1min量大自主通气(MVV),并分别在MVV之前、之后立即、2min和5min时作膈肌肌电图频谱分析,发现:(1)健康组和COPD组1min MVV前15s和后15s的通气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健康组MVV后立即的中心频率(Fc)较MVV之前显著降低(p<0.05),MVV之后2min、5min则无显著差别。高频/低频比值(H/L)MVV前后均无显著差别;(3)COPD组MVV后立即的Fc和H/L均有显著降低(P<0.05)。以上提示膈肌肌电图可能是检测隔肌疲劳较敏感的指标。
王长征贾巨才郭先健莫金德王安生王金平刘启发
关键词:肌电描记术
膈肌肌电图检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膈肌疲劳
1992年
本文报道用体表电极法EMGdi检测COPD患者实验性DiF35例,并设立对照组47例,结果表明DiF后COPD组和对照组EMGdi的H/L和FC均显著降低,提示体表法记录的EMGdi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DiF。检测DiF目前靠自身前后对照,本组以H/L下降15%为标准,DiF的检出率COPD组为60%,对照组76.6%。但DiF前后的H/L和FC在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不能反映两组之间膈肌功能的差异。两组DiF前后的H/L和FC均显著相关(P<0.001)说明FC检测DiF同样有意义,且较H/L更为稳定,以FC下降5%为标准,COPD组DiF检出率为51.4%,对照组61.7%,与H/L的检出率相似。文章还探讨了DiF后部分受试者EMGdi功率谱反而向高频移动的原因。
莫金德王长征郭先健王安生贾巨才王金平
关键词:肺疾病肌电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