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无创呼吸机
  • 2篇呼吸机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胰腺炎患者
  • 1篇治疗消化性溃...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肾功能
  • 1篇衰竭
  • 1篇通腑
  • 1篇中药
  • 1篇中药灌肠
  • 1篇中药灌肠治疗
  • 1篇重症
  • 1篇重症急性
  • 1篇综合征
  • 1篇综合征患者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机构

  • 4篇北京市怀柔区...

作者

  • 4篇赵景成
  • 4篇杨坤
  • 2篇李莹
  • 2篇吴永强
  • 1篇胡晓艳
  • 1篇田小雨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年
研究对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泮托拉唑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9—2021.6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奥美拉唑)、实验组(泮托拉唑),每组5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空腹胃液pH值。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H值≥4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使用泮托拉唑对帮助患者加速病情康复,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空腹胃液pH值,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张晓飞赵景成古豫李莹杨坤
关键词:泮托拉唑
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救治的临床分析
2024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持续气流受限和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呼吸衰竭是COPD严重并发症[1⁃2]。COPD伴呼吸衰竭病死率约30%,5年生存率23.7%[3⁃4]。降低COPD并发呼吸衰竭对机体的损伤,预防疾病继发加重,改善预后是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目标[5]。抗感染、止咳平喘、吸氧等是临床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主要手段,改善气流受限,二氧化碳潴留等,总体疗效不佳[6]。COPD并发呼吸衰竭随严重的呼吸肌疲劳过度,耗氧量和呼吸负荷增加及肺泡塌陷风险影响疗效[7⁃8]。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提供吸气压和正压辅助通气,具有缓解呼吸肌疲劳,防止肺泡塌陷的优势[9⁃10]。本文对我院收治的45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杨坤赵景成吴永强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免疫及肝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免疫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接诊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2组患者肺、肝脏、肾功能、血清IL-6、ICAM-1水平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S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BUN、CR水平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CAM-1均出现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和病死率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乌司他丁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肝肾功能,提高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吴永强赵景成杨坤胡晓艳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乌司他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肝肾功能
中药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经肠道微生态调节机制的探讨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观察通腑清胰方中药灌肠经肠道菌群调控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52例S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6例与试验组76例,另选择100例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参照。对照组给予西医内科综合治疗,共治疗7 d,试验组在西医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通腑清胰方中药灌肠,连续灌肠7 d。观察比较SAP患者与健康对象肠道菌群分布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及生化指标[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 DAO)、D-乳酸(D-lactic acid, D-LA)、血清淀粉酶(Amylase, AMY)、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 LPS)]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疾病疗效与证候疗效)、病情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conditionsⅡ,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预后与治疗安全性。结果 SAP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较健康对象低,肠球菌、肠杆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水平较健康对象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较治疗前升高,肠球菌、肠杆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含量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肠球菌、肠杆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DAO、D-LA、AMY、LP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DAO、D-LA、AMY、LP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疾病总有效率94.67%(71/75)明显高于对照组81.08%(6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证候总有效率90.67%(6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7%(5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APACHEⅡ评
古豫李莹杨坤田小雨王永德赵景成
关键词:中药灌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