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博
- 作品数:35 被引量:150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 宿鸭湖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4
- 2017年
- 为了研究宿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采集了宿鸭湖湖心、中围和外围这3个位置的沉积物,对沉积物中重金属Cu、Cd、Cr、Zn、Pb、Ni的含量进行测定,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和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克里格法和相关性分析对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就平均值而言,最大的是Zn达112.87 mg·kg^(-1),其次是Cr,平均值最小的Cd仅为0.41 mg·kg^(-1).除Cd和Cr之外,Cu、Zn、Pb和Ni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在24%~31%之间,属于中度变异程度.Cd和Cr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0.41%和41.92%,空间分异明显,说明其可能受到外界的影响更为显著;(2)重金属Cu、Cd、Cr、Zn、Pb和Ni之间具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且6种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同源特征,有着共同的外源输入;(3)研究区主要的污染元素为Cd、Cr和Zn,污染程度相对比较严重,且范围广泛,其中,Cd的污染程度最为严重,整体的污染水平为中度等级,且在部分样点区的污染程度达至重度污染,Cr、Zn、Pb的污染状况相对比较轻缓,属于轻度污染等级,且Cu、Pb和Ni的整体状况较好,不存在生态风险;(4)就整体而言,宿鸭湖东北部污染程度较轻,西南的污染程度相对比较严重,呈现出明显的西南向东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位于库区外围的西南方向,各样点的各重金属含量均较高,而外围的东北部,是低含量重金属的聚集区,Cu、Cr、Zn、Ni为无污染状态.
- 张鹏岩康国华庞博郭依何坚坚秦明周
-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
- 景观尺度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迁及耦合分析--以郑州市为例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是未来生态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以1988、2001、2009、2015 年郑州市遥感影像为基础,以ENVI 5.0、ArcGIS 10.1、SPSS 2...
- 庞博张鹏岩丁圣彦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区域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差异测算及可挖掘潜力分析——以中原经济区为例被引量:7
- 2018年
- 耕地复种指数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分析中原经济区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差异及可挖掘潜力对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借助ArcGIS 10. 1和Stata 14. 0软件,运用区域差异度量模型、复种潜力指数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对2005—2014年中原经济区复种指数时空差异和驱动力以及可挖掘复种潜力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2005—2014年中原经济区复种指数整体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在空间尺度上,耕地复种指数以安徽地区最高,河南地区次之,山西地区最低;而复种指数增长最快的是山东地区,复种指数年均增长率为5. 55%,河南地区耕地复种指数所下降,其复种指数年均下降率为0. 65%,安徽地区、河北地区和山西地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较为平稳;(2)自然环境因素对耕地复种指数及复种潜力指数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挖掘复种潜力指数呈现出西北部可挖掘性高,而中部、东南部地区可开发利用程度小的趋势;(3)中原经济区县域可挖掘复种潜力指数表现为空间上的正相关关系和强烈的集聚效应;(4)中原经济区的产业非农化比重和人口非农化比重对耕地复种指数产生负向作用,人均家庭纯收入、农业政策和人均经营性耕地面积对耕地复种指数产生正向作用。依据区域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差异和可挖掘潜力的特点,制定相关政策,从而提高区域耕地复种指数,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 何坚坚庞博张鹏岩闫宇航岑云峰
- 关键词:复种指数中原经济区
- 一种防火防潮安全电气柜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火防潮安全电气柜,包括柜体,顶板上表面两侧端分别固定插设有排气管和进气管,安装筒内设置有风机,进气管内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卡圈,第二卡圈上表面放置有活性碳滤芯,柜体内部两侧壁及顶壁均固定安装有防火盒,...
- 庞博王莹夏雪吴喜桥
- 文献传递
- 一种给家用植物花卉盆栽自动加温的控制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给家用植物花卉盆栽自动加温的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蓄电装置、加热保温装置以及自动控温系统,太阳能发电蓄电装置安装在在阳台的外壁上,并通过导线与位于阳台内的加热保温装置电连接,给加热保温装置提供电源;自动...
- 徐世周王春杰高金辉庞博张静
- 一种新型步进电机的外壳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步进电机的外壳,包括外壳体、固定板、固定组件、散热孔、定子安装孔、固定套、固定端盖和轴承槽,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外壳体的表面均匀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外壳体的底面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外壳...
- 庞博王莹夏雪吴喜桥
- 文献传递
- 一种防爆型智能故障指示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型智能故障指示器,包括故障采集器、汇集单元和主站;故障采集器包括电流采集模块、备用电源、电源变换模块、电池电压采样及控制模块、电场采样模块、射频模块及电源控制、编程接口、保护、驱动、低功耗控制器、指示...
- 徐世周庞博 买凌云 夏雪 黄玥 马家赫 崔海洋 贾博爽
- 文献传递
- 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变化——以河南省为例被引量:48
- 2017年
-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碳源和碳汇的双重作用,对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Arc GIS 10.1、SPSS 20.0、Sigmaplot 12.5等分析平台,以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模型,分析2005—2014年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足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5—2014年,研究区碳排放年平均增长率为2.7%,其中因化肥施用引起的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比例最高,占66.2%,且化肥的使用强度为890.38 kg·hm^(-2),远高于发达国家公认的安全警戒线225kg·hm^(-2).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总储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小麦的碳吸收比例最高,占总吸收量的60%,水稻的碳吸收增速最快,为7.9%.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存在碳生态盈余,且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总体呈现不断增加趋势,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占同期生产性土地面积(耕地)的平均比例为5.7%.研究区碳排放、碳吸收、碳足迹的空间变化较为一致,均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空间分布规律,且地区差异及变化幅度差异较大是三者的最主要外部特征.
- 张鹏岩何坚坚庞博逯承鹏秦明周卢谦成
-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
- 一种工业切割机器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切割机器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方有T形支撑臂,T形支撑臂左右对称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底端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下方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轴,第二电动伸缩轴的下方有固定块...
- 王芳韩峥庞博刘花
- 文献传递
- 一种机场货物搬运型机器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场货物搬运型机器人,包括载物平车、旋转底座、机械臂、液压伸缩杆和气缸抓手,载物平车包括支撑底板、驱动轮、连接轴、车架、从动齿轮、驱动马达、驱动齿轮和万向轮,支撑底板底部前后端分别安装有两个驱动轮和两...
- 王芳刘花韩峥庞博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