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艳琼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形貌
  • 1篇形貌调控
  • 1篇增容
  • 1篇嵌段
  • 1篇嵌段共聚
  • 1篇嵌段共聚物
  • 1篇自组装
  • 1篇微观形貌
  • 1篇纳米
  • 1篇金属
  • 1篇金属纳米
  • 1篇金属纳米粒子
  • 1篇聚合物共混
  • 1篇基底
  • 1篇胶束
  • 1篇共混
  • 1篇共混聚合物
  • 1篇共聚
  • 1篇共聚物
  • 1篇贵金属

机构

  • 2篇宁波大学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杨艳琼
  • 1篇陈忠仁
  • 1篇黄林
  • 1篇余峰

传媒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聚合物基底诱导贵金属自组装微纳米超结构形貌调控及机理研究
作为目前科学领域最热门的方向之一,贵金属微纳米结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显示其在合成化学、材料科学、物理、生物、医学等众多科技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小分子或者粒子组装成特定的结构是形成新材料的一个重要过程。...
杨艳琼
关键词:贵金属纳米粒子微观形貌
嵌段共聚物增容共混聚合物的相形貌及胶束迁移行为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主要研究了对称性的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PS-b-PMMA,简称SM)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环己酯(PMMA/PCHMA)熔融共混体系的增容。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SM和PMMA分子量对共混体系微观相形态和胶束迁移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SM分别在PMMA与PCHMA均聚物中形成不同结构的胶束,当SM在PMMA/PCHMA界面上形成"湿刷"时,SM在PCHMA相中形成的胶束才能迁移到PMMA相中。SM的加入改善了PMMA与PCHMA之间的相容性,但其增容效果取决于SM的分子量。随着分散相PMMA分子量从19kg/mol增加到39kg/mol,PMMA粒子的平均粒径逐渐增加。
黄林杨艳琼余峰付甲陈忠仁
关键词:聚合物共混嵌段共聚物增容形貌胶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