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情

作品数:42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环境健康
  • 8篇风险评估
  • 6篇健康风险评估
  • 5篇污染
  • 5篇PM
  • 4篇死亡数
  • 4篇颗粒物
  • 4篇空气污染
  • 4篇疾病负担
  • 4篇健康
  • 3篇多维数据
  • 3篇预警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缺失数据
  • 3篇阻塞性
  • 3篇维数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近地面

机构

  • 41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江苏海洋大学
  • 2篇河北省疾病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2篇无锡市疾病预...
  • 1篇滁州学院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41篇王情
  • 36篇李湉湉
  • 19篇班婕
  • 11篇孙庆华
  • 8篇张翼
  • 8篇陈晨
  • 7篇杜艳君
  • 3篇施小明
  • 2篇史文娇
  • 1篇杜正平
  • 1篇王晨亮
  • 1篇王秦
  • 1篇范泽孟
  • 1篇周连
  • 1篇王英安
  • 1篇郑和辉
  • 1篇闫长青
  • 1篇宋印军
  • 1篇方建龙
  • 1篇陈晓东

传媒

  • 11篇环境与健康杂...
  • 5篇环境卫生学杂...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气象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2018环境...

年份

  • 3篇2024
  • 10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M_(2.5)个体暴露浓度与固定站点监测浓度的关系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PM_(2.5)个体暴露浓度与固定站点监测浓度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空气PM_(2.5)浓度下,个体暴露浓度与固定站点浓度比值的变化规律。方法于2014年12月—2015年1月使用PM_(2.5)个体暴露采样器对两名高校学生在19个工作日进行跟踪采样,同时收集个体跟踪采样时间段内距离学校最近的北京市空气质量监测固定站点的PM_(2.5)浓度小时值,利用所得数据分别计算每位研究对象个体暴露日均值和相应的固定站点日均值,并计算个体暴露浓度与固定站点浓度日均值的比值,并与固定站点浓度进行拟合。结果研究期间的个体暴露浓度均值(98μg/m^3)高于固定站点浓度均值(80μg/m^3)。个体暴露浓度与固定站点浓度的比值(y)与固定站点PM_(2.5)浓度的常用对数(lgx)呈负相关(y=-1.186lgx-5.464,R^2=0.47,P<0.000 1),且当固定站点浓度较低(<10μg/m^3)时,比值波动较大(2.5~12.7)。结论当PM_(2.5)固定站点监测浓度较低时,固定站点浓度与个体暴露水平差异较大,如在人群健康研究中使用PM_(2.5)固定站点监测浓度作为研究对象的暴露浓度,则有可能明显低估其真实的暴露水平。
孙庆华王情陈晨朱鹏飞张翼李湉湉
关键词:空气污染
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及其应用被引量:9
2020年
在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和地球表层系统建模基本定理研究结果基础上,演绎提出了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以京津冀地区为案例,对基于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的空间升尺度、空间降尺度、空间插值、数据融合和模型-数据同化等算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与传统算法精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基于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的各种算法综合了外蕴量信息和内蕴量信息,同时运用了理论上完善的信息综合方法,使海拔高度曲面的升尺度均方根误差至少降低了9m,年平均气温未来情景的降尺度精度至少提高16%,年平均气温过去变化趋势的数据融合精度至少提高70%,年平均降雨量过去变化趋势的空间插值精度至少提高0.2%,碳储量的模型-数据同化精度提高了40%.文章最后讨论了生态曲面建模基本定理亟待解决的五大理论问题和四大应用基础问题.
岳天祥赵娜赵娜王轶夫张斌王轶夫张斌杜正平范泽孟赵明伟史文娇王世海陈传法赵明伟李启权王世海宋印军闫长青王薇孙晓芳马胜男田永中卢毅敏王英安王晨亮黄宏胜卢毅敏王情王晨亮尹笑哲王宗包正义赵苗苗赵亚鹏王宗Ufra NASEER范斌李赛博杨阳John P.WILSON
关键词:空间插值
温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良结局发生影响的研究进展: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目的将描述不同温度暴露(热浪、寒潮、温度热效应、温度冷效应和温度变异)与(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不良结局(死亡和加重)发生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和Meta分析,...
周锦辉王情李湉湉施小明
关键词:温度META分析
文献传递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决定未来中国的公众健康水平被引量:5
2020年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气候变化会通过多条路径损害人群健康[1,2].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直接影响包括高温暴露造成的生理疾病,增加呼吸道、心血管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以及干旱、洪水、风暴、野火等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伤亡等.气候变化也会通过影响生态系统,如粮食减产、增加气候敏感型传染病的传播,以及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如造成人口流离失所、气候移民和冲突等,间接危害人群健康.
崔学勤蔡闻佳施小明施小明李湉湉王情
关键词: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敏感型生理疾病
气候变化下大气环境因素的未来暴露及健康风险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候变化下大气环境因素的未来暴露及健康风险预估方法,其包括:S1,选取大气环境暴露因素并选择待研究的历史时期和多情景下的未来时期;S2,选取多情景下未来时期的多模型大气环境暴露因素暴露水平模拟数据;S3,...
李湉湉班婕王情陆开来孙庆华张粲
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未来中国热相关死亡风险的预估被引量:7
2022年
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未来近期、中期及远期温度热相关人群超额死亡风险,为未来热相关人群健康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基于中国网格化日均气温数据集与3种排放情景下未来日均气温数据、历史人口数据与3种生育率情景下未来人口数据以及死因数据资料计算的热效应暴露-反应关系,计算每日热相关死亡人数。结果表明:(1)未来中国平均气温将持续升高,且北方地区升温幅度较大。(2)1986—2005年中国热相关非意外总死亡人数约为7.1(95%置信区间:5.7—8.5)万。(3)RCP2.6、RCP4.5情景下未来中国热相关非意外总死亡人数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21世纪末,不同情景下的热相关非意外总死亡人数均高于基准年代。(4)未来不同情景下中国热相关非意外总死亡人数在黄淮海地区以及成渝地区均呈上升趋势,在RCP2.6、RCP4.5情景下北方地区热相关非意外总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东南沿海地区在21世纪30年代后开始呈下降趋势。总体而言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未来中国热相关死亡风险将上升,而在RCP2.6情景下可以有效抑制其上升趋势。
陆开来班婕王情王情陈晨李湉湉
关键词:气候变化热效应
大气污染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认知功能障碍是影响老年人生活最大的因素之一.认知功能受损造成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我国老年人造成严重的社会、心理和经济负担.本文通过对大气污染与老年人认知障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检索和回顾,探讨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CO、PM2.5、PM10、黑炭)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暴露于空气污染尤其是颗粒物的污染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存在一定关联,但这种相关性的存在还需要合理的生理机制支持,未来的研究也需要大量的纵向队列来加强大气污染与认知功能的因果关系论证.
王蛟男王情李湉湉施小明
关键词:空气污染颗粒物老年人
一种夏季热健康风险分级预警方法及预测预警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夏季热健康风险分级预警方法及预测预警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设定预警指标;S2:参数数据处理;S3:构建热健康风险评估模型;S4:构建热健康风险分级预警模型;S5:热健康风险分级预警适用性评价及优...
李湉湉陈晨仲宇王情孙庆华许怀悦
近地面O<Sub>3</Sub>人群暴露的时空精细化分析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环境暴露风险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近地面O<Sub>3</Sub>人群暴露的时空精细化分析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区域环境近地面O<Sub>3</Sub>人群暴露的时空精细化分析评估模型...
李湉湉班婕马润美王情
2010年北京市归因于大气PM_(2.5)污染的过早死亡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评估大气PM_(2.5)长期暴露导致的过早死亡,为科学制定政策保护人群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卫星遥感反演的北京市2010年的PM_(2.5)浓度数据、人口数据、基线死亡率等基础数据,利用GIS空间统计工具将网格化的PM_(2.5)污染数据转换为区县尺度数据,基于WHO的经典全球疾病负担评估模型和PM_(2.5)全暴露范围RR函数表,评估北京市各区县归因于大气PM_(2.5)污染的过早死亡,并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分疾病种类的特点。结果 2010年北京市各区县的大气PM_(2.5)年均浓度均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浓度限值(35μg/m^3);北京市归因于大气PM_(2.5)污染的过早死亡数为16 527人,归因死亡率为0.843‰,中心城区和东南部郊区的过早死亡风险较高,过早死亡数最多的为朝阳区(5 648人,归因死亡率为1.542‰)和海淀区(4 211人,归因死亡率为1.284‰),过早死亡数最少的为西北部郊区。结论北京市2010年归因于大气PM_(2.5)污染的过早死亡人数较多,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制定政策减少归因于大气PM_(2.5)污染的过早死亡时,应重点关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和发展较快的东南部郊区,并基于各区县过早死亡的疾病分布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宣教和防控。
杜艳君王情张翼李湉湉
关键词:空气污染PM2.5疾病负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