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参碱对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瘢痕形成的影响
-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兔眼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及苦参碱对青光眼滤过泡瘢痕形成是否有抑制作用。 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雌雄不限),体重1.5-2.0Kg,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兔20只眼),...
- 饶婷
- 关键词:苦参碱滤过泡瘢痕
- 文献传递
- 苦参碱对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瘢痕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青光眼滤过泡瘢痕形成是否有抑制作用。方法选取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四组,均行小梁切除术,巩膜瓣下分别放置1.0 g·L^(-1)苦参碱棉片、0.4 g·L^(-1)苦参碱棉片、0.2 mg·L^(-1)丝裂霉素棉片、生理盐水棉片。于术前,术后1、3、7、14、28 d观察各组眼压、滤过泡、前房反应、并发症等,于术后1、3、7、14、28 d各组随机处死2只兔,摘出眼球分别做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Masson三色染色观察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及新生胶原纤维情况,选取术后7 d的角膜行透射电镜,观察药物的毒性反应。结果术后7、14、28 d A、B、C组与D组两两对比眼压值有明显差异(P<0.05),A组与B组术后7、14、28 d两组眼压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7、14、28 d A、B、C三组成纤维细胞计数与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B组成纤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苦参碱能减少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减少滤过泡瘢痕形成,对眼部组织无明显毒副作用。
- 饶婷章余兰
- 关键词:苦参碱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滤过泡瘢痕
- 远视性弱视患儿眼部相关生物学参数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远视性弱视患儿眼部相关生物学参数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儿童眼科、眼肌科门诊确诊的远视性弱视患者(6~12岁)4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儿童(6~12岁)40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视力、屈光度、眼轴、前房深度、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并对2组视力、屈光度、眼轴及前房深度与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及黄斑中心凹厚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视力低于对照组(P<0.001),眼轴短于对照组(P<0.001),前房深度浅于对照组(P<0.01),屈光度高于对照组(P<0.001),黄斑中心凹厚度厚于对照组(P<0.05)。2组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眼轴与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呈负相关(P<0.001)。结论远视性弱视患儿的视力较正常眼低,屈光度较高,眼轴较短,前房深度较浅,黄斑中心凹厚度较厚。远视性弱视患儿的眼轴越长,其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越薄。弱视眼与正常眼存在的差异及眼轴与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之间的相关性可为弱视的诊治提供依据。
- 饶婷刘艳万生辉胡晓琴
- 关键词:远视性弱视眼轴黄斑厚度视网膜厚度
-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立体视觉状况调查分析
- <正>目的:了解屈光相关性弱视儿童治愈后的立体视觉恢复状况及其与不同屈光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62例在我院门诊确诊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儿童与正常屈光不正性儿童对比,采用颜少明《随机立体检查图》、随机点同视机立体图、同视机、...
- 胡晓琴熊芬饶婷刘艳廖洪斐
- 文献传递
- 弱视视网膜血流参数与屈光成像质量变化及机制的研究
-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和光路差异OPD(Optic Path Difference)-ScanⅢ研究远视性屈光不正...
- 饶婷
- 关键词:弱视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 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双眼视觉的临床研究
- <正>目的:研究斜视矫正术后双眼视觉重建的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07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共同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间歇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及非调节性内斜视3组。记录术前及术后1月、3月的斜视度、双...
- 饶婷
- 文献传递
- 视觉训练联合同视机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视觉训练联合同视机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4例行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后患者按视觉训练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51)。2组均采用同视机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后行双眼视觉训练,对照组术后未行双眼视觉训练。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立体视锐度(周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无立体视)的比例,视功能(同时视、融合功能、立体视、无同时视)的比例及治疗后1 d和6个月斜视度回退量≥10△比例。结果 2组治疗前周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无立体视和同时视、融合功能、立体视、无同时视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周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无立体视和同时视、融合功能、立体视、无同时视的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1 d和6个月斜视度≥10△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采用视觉训练联合同视机训练,可以促进患者双眼视功能的重新建立,改善斜视度,同时降低眼位回退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 胡晓琴熊芬饶婷罗红豆
- 关键词:间歇性外斜视视觉训练
- 暗室俯卧试验在疑似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 <正>目的:评价暗室俯卧试验在疑似青光眼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疑似青光眼患者60例,进行暗室俯卧试验,并测得眼压波动值及眼压峰值。结果:进入研究的60例疑似青光眼患者中,有23例(38.3%)的眼压波动小于8mmH...
- 饶婷
- 文献传递
- 溴芬酸钠滴眼液联合奥洛他定滴眼液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探究溴芬酸钠滴眼液与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治疗改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症状体征的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86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n=43)及观察组(n=43)。对照组予以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则予以溴芬酸钠滴眼液与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治疗,均持续用药治疗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泪膜功能[泪液分泌实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法及泪膜破裂时间(BUT)]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比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症状总评分、体征总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SIt、BUT值均增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治疗2周后两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30%(4/43)]与对照组[6.98%(3/4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溴芬酸钠滴眼液与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确切,能更好地促进症状及体征改善,强化泪膜功能恢复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于临床推广。
- 饶婷常以力罗维胡晓琴
- 关键词:症状体征
- 苦参碱对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瘢痕形成的影响
- <正>目的:研究苦参碱对青光眼滤过泡瘢痕形成是否有抑制作用。方法:选取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四组(A、B、C、D四组),四组均行小梁切除术,巩膜瓣下分别放置1.0g/L苦参碱棉片、0.4g/L苦参碱棉片、0.2mg/...
- 饶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