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斌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结核
  • 2篇栓塞
  • 2篇膜炎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膜
  • 2篇脑膜炎
  • 2篇结核性
  • 2篇结核性脑膜炎
  • 2篇梗死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假性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血性
  • 1篇药物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后

机构

  • 7篇解放军第30...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7篇敖国昆
  • 7篇李海斌
  • 3篇秦崇
  • 3篇董莘
  • 2篇谈志远
  • 1篇刘杰爱
  • 1篇石拯拯
  • 1篇袁丹华
  • 1篇林虎
  • 1篇许国宇
  • 1篇梁蕾
  • 1篇韩东梅
  • 1篇乔远罡
  • 1篇陈红兵
  • 1篇黄沁
  • 1篇曹建霞
  • 1篇李红
  • 1篇袁小东
  • 1篇李强

传媒

  • 4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肾癌靶向治疗的CT评价
2012年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占最常见恶性肿瘤的第13位,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08000例,大约102000例死于该病[1]。大约1/3的患者诊断时就已发生转移,而余下病例的30%也将在随后的治疗期间发生转移[1]。因为RCC通常对化学治疗不敏感,为已发生转移的肾细胞癌(metastatic RCC,mRCC)患者制订的治疗方案很有限。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
董莘李海斌敖国昆秦崇
关键词:靶向治疗肾细胞癌靶向药物肿瘤大小肾癌
利福平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利福平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的制备工艺及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进行研究,以考察其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电喷雾法制备高、中、低3个剂量组的利福平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法绘制利福平标准曲线,测定微球中利福平的体外每日释放量,并用DDSolver 1.0药物溶出度数据处理软件分析。结果:利福平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表面致密,内部疏松,平均粒径为(584.5±12.6)μm,高中低剂量组平均包封率分别为(71.24±1.13)%、(70.37±0.79)%、(68.72±0.91)%,平均载药量分别为(38.54±0.37)%、(19.06±0.19)%、(9.34±0.21)%。药物累积释放量与时间之间是线性消除关系,符合药物一级释放动力学。结论:利福平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的制备方法可靠,制得的栓塞剂在药物的缓释和靶向定位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介入栓塞治疗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栓塞剂。
石拯拯李海斌曹建霞袁丹华敖国昆
关键词:利福平栓塞剂体外释放
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联合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初探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联合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BACE)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氩氦刀冷冻联合BACE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联合治疗前后影像学动态观察及KPS评分变化的分析,探讨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后复查CT,发现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27例患者(64.3%)肿瘤直径缩小>50%。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有效率分别为78.6%、73.8%、64.3%及57.1%;患者K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高;BACE后,90.5%患者出现发热,61.9%患者出现胸痛、胸闷;氩氦冷冻治疗后,35.7%患者出现轻微胀痛感,33.3%患者出现少量胸腔积液,上述症状均自行消失。结论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联合BACE方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确、并发症少。
李海斌谈志远黄沁刘杰爱梁蕾林虎敖国昆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冷冻疗法
MRI对脊髓结核球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脊髓结核球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脊髓结核球的MRI影像资料,观察指标为病灶的数量、分布、大小、形态、信号特点及伴随征象。结果 20例患者共检出结核球病灶47个,位于颈段脊髓13个、胸段脊髓内16个,腰段脊髓及马尾神经区18个,好发部位为颈膨大、腰膨大区(P值分别为0.001和0.008);病灶大小0.2~3.5cm,平均最大径1.1cm;病灶分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脊髓结核球MRI表现分未成熟结核结节和成熟结核结节两种类型,未成熟结节32个,成熟结节15个,未成熟结节全结节呈较均匀一致强化,成熟结核结节病灶中心出现坏死,增强扫描为环状强化。结论 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可准确、清晰地显示脊髓结核球的形态特征,可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影像学参考。
许国宇韩东梅乔远罡李海斌袁小东李红敖国昆
关键词:结核瘤脊髓磁共振成像
结核性脑膜炎和缺血性卒中脑梗死的MRI特点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结核性脑膜炎和缺血性卒中腔隙性脑梗死在基底节区的MRI影像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12年1月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和缺血性卒中导致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资料。根据梗死位置,将基底节区梗死MRI表现分为前部和后部。评价累及基底节区前部和后部的结核性脑膜炎和缺血性卒中腔隙性脑梗死的MRI影像分布特点。结果:将78例结核性脑膜炎和20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有44例仅累及基底节区的前部;在缺血性卒中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有148例仅累及后部。结核性脑膜炎腔隙性脑梗死累及豆状核和内囊膝部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在结核性脑膜炎腔隙性脑梗死累及基底节区后部的34例患者中,有26例有卒中危险因素。结论:腔隙性脑梗死的分布取决于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基底节区前部的受累,尤其是尾状核和内囊膝部以及病变的多发性常提示结核性脑膜炎的可能性;而后部受累,多提示缺血性卒中的可能性。
董莘李海斌敖国昆秦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总结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方法:对4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行动脉造影检查,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肝动脉假性动脉瘤均通过动脉造影明确诊断。2例患者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痊愈,1例患者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1周后出现内漏,经植入裸支架和瘤腔栓塞治疗痊愈。1例覆膜支架植入失败。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是治疗肝移植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敖国昆李海斌谈志远李强渠海贤
关键词:肝动脉假性动脉瘤肝移植
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梗死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评价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梗死的发病率和预后因素。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资料。根据MRI表现分为梗死组和无梗死组,评价其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结果 201例结核性脑膜炎纳入本研究。75例合并脑梗死,梗死组有28例(37.3%)死亡,33例(44.0%)严重残疾;无梗死组有2例(1.6%)死亡,12例(9.5%)严重残疾。梗死组的不良预后者明显高于无梗死组(P<0.05);而无梗死组的预后良好者明显高于梗死组(P<0.05)。单因素分析,与死亡和严重残疾相关的重要预测因素是偏瘫、视觉受损、新发梗死、多发性梗死、Ⅲ期结核性脑膜炎以及脑积水(P<0.05)。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与预后差相关(P<0.05)。结论合并脑梗死预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不良。
李海斌董莘陈红兵敖国昆秦崇
关键词:脑膜炎结核脑梗死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