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春梅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大庆龙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护理
  • 2篇磁共振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结石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检...
  • 1篇心病
  • 1篇压迫综合征
  • 1篇延续性
  • 1篇延续性护理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早期乳腺癌
  • 1篇造影
  • 1篇诊断价值研究
  • 1篇植入

机构

  • 7篇大庆龙南医院

作者

  • 7篇陈春梅
  • 4篇程彩虹
  • 3篇周欣彤
  • 3篇石岩峰
  • 1篇杨光
  • 1篇王鑫鑫
  • 1篇付海杰
  • 1篇王玥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分析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均使用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三种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对比检测效果。结果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检出率均高于B超,核磁胰胆管成像检出率高于腹部CT,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比腹部CT和B超高,但B超的应用性价比高,费用较低,患者接受度较好,所以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推荐使用B超作为初步诊断方式,使用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作为深入诊断方式。
陈春梅
关键词:腹部CTB超肝外胆管结石
磁共振动态增强及MRS检查对早期乳腺癌诊断价值研究
2022年
主要探讨了在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过程中,运用MRS以及磁共振动态增强方式进行诊断的实际情况,以此来评估哪种诊断方式更显著。方法:本次研究的这86例乳腺癌患者主要取自2017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早期乳腺癌患者群体,这86例患者均同意本次的研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均接受两种检查(MRS以及磁共振动态增强)方式进行检查,之后对比不同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准确率、特异性以及灵敏度,以此来评估哪种检查方式对乳腺癌的诊断更精准。结果:这写研究对象中(86例),经病理确诊为早期乳腺癌的有80例;其中,经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之后,针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检出率为81.39%(70/86);而经经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MRS检查后的检出率为97.67%(84/86),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下的结果对比,数据存在十分显著的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运用MRS以及磁共振动态增强方式的检出率相对更高,可以为患者得到及时、高效的诊疗方案。
陈春梅江华程彩虹石岩峰周欣彤
关键词:磁共振动态增强乳腺癌检出率
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年
探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融入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针对110例我院收诊冠心病病例予以选取,就诊区间:2020年1月~2020年12月,依据于随机原则完善分组,就对照组(55例、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55例、风险管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展开比较。结果:经对两组护理风险事件比较,研究组(7.27%)低于对照组(21.82%),差异呈显著性(P<0.05); 经对护理质量测评结果分析,研究组各维度测评分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满意度(98.18%)高于对照组(85.45%),差异均呈显著性(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融入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可促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各项护理举措的满意程度,具突出价值。
程彩虹陈春梅王锡娟杨光江华
关键词:风险管理冠心病专科护理
CT静脉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4年
目的 研究CT静脉造影(CTV)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S)检查在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入大庆龙南医院的81例左侧静脉曲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参考下肢静脉检查结果有无左IVCS分别作为观察组(n=27)与对照组(n=54)。两组患者均接受CTV或者CDS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CTV左髂静脉前后径、CDS参数(压力梯度、血流速度、前后径),同时比较单一CTV、CDS与CTV联合CDS诊断左IVCS准确性,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V、CDS单独及联合检测对IVCS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CTV及CDS左髂静脉前后径分别为(6.09±1.38)、(3.02±0.47) m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41±1.72)、(5.11±0.58) mm],压力梯度、血流速度分别为(2.69±0.48) mmHg、(40.47±9.25) cm/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89±0.32) mmHg、(27.53±6.92) 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IVCS诊断中CTV左髂静脉前后径、CDS左髂静脉前后径及联合检查的准确率依次为87.95%、84.34%、91.57%。ROC曲线显示,以10.00 mm为临界值,左IVCS诊断中CTV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灵敏性为81.47%,特异性为90.38%;CDS的AUC为0.839,灵敏性为74.09%,特异性为88.46%;CTV联合CDS的AUC为0.935,灵敏性为96.28%,特异性为86.49%。结论 左IVCS诊断中IVCS、CDS均具有良好效果,但两种技术联合诊断的准确性、灵敏性更高,早期阶段可为左IVCS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陈春梅王琪石岩峰
关键词:CT静脉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中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年
分析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中核磁共振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收治的50例疑似胎盘植入孕妇研究,所有孕妇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观察组)、手术病理诊断(对照组),对比诊断结果,分析核磁共振影像学表现。结果:核磁共振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90.47%、特异度75.00%、阳性预测值95.00%、阴性预测值60.00%,影像学表现为T2WI低信号、胎盘呈不均匀信号、子宫膨隆下段、子宫肌层受到胎盘组织的侵入、盆腔组织受到胎盘组织的侵入、膀胱“帐篷征”。结论:对疑似胎盘植入孕妇使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诊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陈春梅江华石岩峰程彩虹周欣彤
关键词:胎盘植入核磁共振影像学表现
延续性护理的应用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2022年
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计入140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0年5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冠心病患者,入组患者均行PCI手术治疗;经统一编号后按照等量电脑随机法分为2组,1组为常规组(n=70),1组为实验组(n=70);PCI术后分别给予常规组、实验组两组以常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观察对比与分析两组最终护理干预结果(具体包含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等多项指标)。结果:在干预后不良事件(再次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各项指标(坚持服药、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定期复诊)、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健康知识、预防行为评分数据方面,实验组患者均优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延续性护理具有良好效果,不仅可减少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还能够进一步强化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与疾病疗效,切实保障其预后心理良好状态与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程彩虹王锡娟江华周欣彤陈春梅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依从性
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节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2021年
探究肺结节患者临床诊断中采用螺旋CT扫描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疑似肺结节的100例(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病患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检验、螺旋CT扫描技术、X线检查,以病理检验为“金标准”,分析两种不同检验技术诊断准确率以及特异度、灵敏度。结果:100例疑似肺结节患者病理检验结果中,有96例确诊,占比为96.00%;螺旋CT扫描技术检出率为90.00%(90/100),X线检查检出率74.00%(74/100),两种检验技术的检出率比较P<0.05;螺旋CT扫描技术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X线检查,但两种检验技术的特异度、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相比较P<0.05;两种检验技术的阳性预测值相比较P>0.05。结论:在疑似肺结节患者的检查中,螺旋CT扫描技术检出率较高,明显高于X线检查检查,与病理检验结果相近,可在肺结节筛查中广泛应用螺旋CT扫描技术。
付海杰王玥陈春梅王鑫鑫江华
关键词:螺旋CT扫描技术肺结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