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津津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分裂症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CT
  • 1篇滴管
  • 1篇滴液
  • 1篇颠簸
  • 1篇电抽搐
  • 1篇电抽搐治疗
  • 1篇钉螺
  • 1篇多模态
  • 1篇袖口
  • 1篇医用防护服
  • 1篇引流
  • 1篇引流袋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融合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崔津津
  • 5篇王新江
  • 4篇姚洪祥
  • 4篇程艳爽
  • 3篇孙莹
  • 3篇胡兴和
  • 2篇韩邵军
  • 2篇王麦换
  • 1篇李晶
  • 1篇冯志英
  • 1篇常玉立
  • 1篇刘俊
  • 1篇孙红
  • 1篇宋磊
  • 1篇曹阳
  • 1篇周翠鸾
  • 1篇陈永亮
  • 1篇张恒
  • 1篇蔡敏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灾害救援...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检查流程及隔离防护措施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目前国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境外疫情正在蔓延,防控依然严峻。放射诊断是新冠肺炎诊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已经作为临床诊断病例写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放射科承担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检查工作,放射科工作人员尤其是技师成为继发热门诊、感染科和ICU后最危险的一线群体。此文旨在规范放射检查技术,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提高影像学检查质量,指导放射科感控工作,达到放射科技师"零感染"的目标。方法针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放射科新冠肺炎感染防护难点及高龄患者特点进行剖析,科室成立新冠肺炎应对处置组,定期组织防护培训,加强消毒隔离的意识,在保证高质量完成图像扫描的同时,全面体系地控制感染,针对放射科工作人员尤其是技师在新冠肺炎CT检查的操作流程及消毒防护措施,并对高龄危重不能配合呼吸的患者及时调整CT扫描参数,做好危重患者陪护人员的标准预防防护和X线辐射防护。结果面对传染性疾病及高龄患者,通过组织防护培训考核、加强消毒隔离防护措施,规范CT检查流程、调整CT扫描参数,得到了高质量CT影像数据,解决了放射科感控薄弱的问题,预防了院内交叉感染,为有效控制疫情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CT检查顺利开展。结论 COVID-19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不断提升放射科医务人员诊疗技术,加强隔离防护,把CT检查的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对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崔津津程艳爽李晶刘贯中胡兴和王新江姚洪祥
关键词:CT检查
精神分裂症电抽搐治疗的头颅MRI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电抽搐治疗(ECT)是精神分裂症(SZ)物理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ECT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对难治性SZ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由于ECT的作用机制暂未明确、受益人群尚不十分清楚,其在许多国家的临床实践中并未得到充分使用。因此,运用MRI等神经影像学方法,从脑结构、功能和代谢等角度探究ECT联合药物治疗对SZ的潜在作用机制及疗效预测,对于明确ECT的作用原理、确定受益人群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接受ECT的SZ患者的头颅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了ECT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不同的疗效预测手段。总体而言,目前的研究结果主要提示边缘系统(海马、杏仁核等)、岛叶和丘脑的灰质体积及与其它脑区的功能连接改变与ECT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具有相关性。
王显阳宋磊曹阳蔡敏杨雪娟崔津津王新江崔龙彪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精神分裂症电抽搐治疗
医疗转运颠簸振动对静脉穿刺操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22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院前急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救援等突发医疗保障任务逐年增多,多种医疗转运方式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静脉穿刺作为医疗转运中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对伤病员急救的诊断、治疗、预后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医疗转运产生的颠簸振动是进行静脉穿刺操作的重大不利因素。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医疗转运颠簸振动对静脉穿刺操作产生的影响及应对现状,提出新的解决思路,旨在提高医疗转运环节的救治效率和整体救治效果。
卢维娜于洁崔津津孙莹程艳爽
关键词:静脉穿刺振动颠簸
品质管理护理应用于特殊体位气管切开患者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品质管理圈的简称,是指由工作性质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小团体,以保证质量为工作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应用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分析,来解决其中所发生的问题。
崔津津
关键词:特殊体位气管切开术品管圈护理
多模态影像融合在神经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3年
神经解剖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既往教学中,教学素材基本来自尸检的教学图谱,美观性较差、内容枯燥、抽象,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涌现了大量的神经影像结构和功能技术,文章拟采用多种成像技术主要包括3D高分辨结构脑成像三维重建、脑血管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等方法,对复杂的神经解剖结构和功能进行三维立体的解读和形象解释,形象地展示某种疾病的病理基础和发病机制,大大改观和提高学生对深奥难理解的神经解剖学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学生能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便于总结和记忆,提高神经解剖学教学效果,为临床医生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姚洪祥崔津津刘贯中张恒韩邵军王新江
关键词:神经解剖教学方法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
一种智能引流袋流速及温度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引流袋流速及温度监测装置,包括引流管、滴管、引流袋、对射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还包括管卡,管卡包括两个管卡块,两个管卡块对称设置在引流袋扁平面两侧,管卡块内侧面设置为与引流管、引流袋口部外轮廓形状...
程艳爽孙莹崔津津秦欢王麦换
便秘性结肠炎CT诊断2例
2020年
1病例简介病例1:男,96岁,主诉:体温37.8℃,下腹部不适。体格检查:腹部偏硬,有轻压痛,下腹部按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5 g/L,白细胞7.46×10^9/L,C反应蛋白1.93 mg/dl(0~0.8 mg/L)。腹部CT扫描提示直肠与乙状结肠较多内容物,肠腔扩张增粗,直径达7.8 cm,肠壁增厚,直肠与乙状结肠周围可见絮状渗出(图1)。
崔津津姚洪祥刘贯中胡兴和王新江
关键词:结肠炎便秘病例报告
安全型针灸针
本申请公开一种安全型针灸针,其包括:针构件和保护管;针构件包括钢针和底座;钢针的第二端结合在圆柱状的底座中;底座的上侧形成上弹性臂;上弹性臂的第一端的上侧形成向上凸起的上齿;上弹性臂的中部的上侧形成上手柄;底座的下侧形成...
程艳爽王麦换崔津津常玉立陈永亮秦欢冯志英
文献传递
精神分裂症幻听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精神分裂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性精神障碍,临床异质性极大,其防治一直是全球性医学难题。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因此基于阳性症状对精神分裂症进行亚分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幻听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之一,高达60%~90%的患者伴有幻听症状,这也是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幻听目前已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临床症状,阐明这一症状的神经机制对于进一步理解其疾病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现通过系统回顾精神分裂症幻听的磁共振成像(MRI)研究相关文献,探讨精神分裂症幻听研究现状及神经机制。
姜金波吴迪刘文明闵妍付宇斐崔津津崔龙彪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幻听神经影像学磁共振成像神经机制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改善颅脑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可行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IR)较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算法在改善颅脑低剂量CT图像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接受颅脑CT检查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低剂量CT采用4种不同算法重建:获得30%强度ASIR-V(ASIR-V-30%)图像、低强度DLIR(DLIR-L)图像、中等强度DLIR(DLIR-M)图像和高强度DLIR(DLIR-H)图像。在4组图像的表浅白质、表浅灰质、深部白质和深部灰质内选取感兴趣区并测量其CT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由3名神经影像医师按照Likert 5分量表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对4组图像的客观、主观评分进行分析,若总体存在差异,则进行组内两两比较。结果共纳入109例患者,男104例、女5例,年龄65~110岁,平均(89.16±9.53)岁。颅脑CT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为(0.93±0.01)mSv,显著低于常规扫描(2.92±0.01)mSv(t=56.15,P<0.05)。颅脑低剂量CT的4组图像的SNR_(深部灰质)、SNR_(深部白质)、SNR_(表浅灰质)、SNR_(表浅白质)、CNR_(深部灰白质)、CNR_(表浅灰白质)客观图像质量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8.23、72.95、68.43、58.24、241.13、289.91,P<0.05),其中DLIR-H图像在深部灰质、深部白质、表浅灰质、表浅白质中噪声最低,与其他图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43、275.46、182.32、361.54,P<0.05)。DLIR-H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优于ASIR-V-30%、DLIR-L、DLIR-M,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5、8.32、9.63,P<0.05)。结论与ASIR-V相比,DLIR算法能够有效降低颅脑低剂量CT的图像噪声和伪影,并提高SNR和CNR,其中DLIR-H图像质量最佳。
崔津津刘贯中胡兴和韩邵军孙红王新江姚洪祥
关键词:图像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