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彦斌
- 作品数:25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科技攻关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不同膜色露头移栽对黄芪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运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探讨陇西黄芪道地产区大面积旱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下,白黑不同膜色露头移栽与露天移栽的栽培模式对黄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35 cm白膜进行露头移栽,出苗快、出苗率高、生长量高、产量大、根腐病发病低。
- 姚彦斌张玉云张尚智郭强强安世伟徐永强
- 关键词:地膜移栽
- 党参不同育苗模式试验
- 2022年
- 探索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区党参的最佳育苗模式。以"麦草覆盖+0 cm遮阳网""麦草覆盖+50 cm遮阳网"和"麦草覆盖+100 cm遮阳网"3种不同的党参育苗技术为试验组,以"露地+0 cm遮阳网"和"麦草覆盖"2种传统育苗技术为对照组,进行田间育苗试验。通过对不同处理的党参出苗率、产量、经济效益和种苗等级等指标进行分析,筛选最佳育苗模式。结果表明,采用"麦草覆盖+100 cm遮阳网"和"麦草覆盖+50 cm遮阳网"育苗技术的出苗率、产量、经济效益均高出2种对照组,出苗率分别高出"麦草覆盖"育苗2.78%、2.71%,分别高出"露地+0 cm遮阳网"育苗7.00%、6.93%;产量分别高出"麦草覆盖"育苗19.3%、21.6%,分别高出"露地+0 cm遮阳网"育苗48.2%、51.1%;经济效益分别高出"麦草覆盖"育苗20.4%、21.8%,分别高出"露地+0 cm遮阳网"育苗47.3%、48.9%;党参种苗产量与党参一级苗和二级苗占比之和基本成正比,与三级苗占比成反比。综合试验结果并结合生产实际,得出党参的适宜育苗模式为"麦草覆盖+50 cm遮阳网"和"麦草覆盖+100 cm遮阳网"育苗技术。
- 姚彦斌张玉云
- 关键词:党参育苗
- 不同有机肥作基肥对黄芪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精制有机肥具有补充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改良土壤,防止土壤板结,保水保肥作用。通过开展不同有机肥种植试验,旨在探索有机肥在黄芪种植上作基肥的增产效果和推广价值,为肥料登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 安世伟付录生郭强强徐永强姚彦斌张金文
- 关键词:有机肥移栽
- 黄芩地膜露头栽培密度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索地膜露头栽培模式下陇西同类地区黄芩栽培的最佳密度。方法:采用35 cm黑膜覆盖露头栽培模式,在控制统一行距的条件下,设计4种不同的株距进行田间栽培试验,通过观测黄芩地上部分、地下药用部位的生长量、试验区药材产量和种子产量等生物经济指标,结合经济效益分析,优选黄芩地膜露头栽培的最佳密度。结果:株距5 cm栽培的鲜药产量较高,但药材商品规格、产籽量均低,增产不增收;株距15 cm栽培的鲜药商品规格较高,但产量和产籽量均偏低,经济效益低;株距10 cm栽培的出苗率、鲜药产量、产籽量、田间长势、药材商品规格表现好。结论:黄芩35 cm黑膜覆盖露头栽培,在陇西同类地区的最佳密度为行距30 cm、株距10 cm,即亩保苗22 000-22 500株。
- 张玉云姚彦斌金宏荣付录生田永衍
- 关键词:黄芩
- 党参不同有机肥肥效试验
- 2019年
- 目的:探讨党参移栽颗粒有机肥和水溶性有机肥的最佳组合。方法:将氨基酸、腐殖酸和生物菌剂3种不同的水溶肥,分别与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进行"两两组合"施用,并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进行田间栽培试验。通过对不同处理间党参出苗期、产量、根部病害和品质等生物指标进行分析,优选有机基肥的最佳组合。结果:采用天康源氨基酸水溶肥18 kg/667 m^2+绿能瑞奇生物有机肥280 kg/667 m^2作为基肥,从产量、品质和减少病害等方面综合考虑效果最佳。结论:在陇西同类地区采用天康源氨基酸水溶肥与绿能瑞奇生物有机肥作为党参的组合基肥,肥效最佳。
- 金宏荣姚彦斌张玉云
- 关键词:党参有机肥肥效
- 黄芩不同栽培模式对其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黄芩不同栽培模式采用地膜种植黄芩,利用地膜增温保墒的作用对黄芩亩增产效果明显,在农技推广工作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徐永强安世伟郭强强张金文姚彦斌
- 关键词:黄芩
- 连作和倒茬对党参根腐病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通过连作和倒茬两种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探讨党参根腐病发病率的影响因素,优选降低党参根腐病发病率的党参种植方式。根据甘肃省陇西县党参种植特点和根腐病发病规律,设立前茬为玉米连作种植(CK1)、前茬为小麦连作种植(CK2)和前茬为马铃薯连作种植(CK3)、玉米-党参-玉米-党参倒茬种植(T1)、小麦-党参-小麦-党参倒茬种植(T2)、马铃薯-党参-马铃薯-党参倒茬种植(T3)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对党参根腐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麦-党参-小麦-党参倒茬种植(T2)降低党参根腐病发病率效果最显著,党参根腐病发病率在12.4%以下;其次是玉米-党参-玉米-党参倒茬种植(T1),党参根腐病发病率在16.6%以下。结果提示,采用小麦-党参-小麦-党参轮作倒茬种植方式,可以降低党参根腐病发病率,减少农户经济损失,提高党参的产量和品质。
- 金宏荣陈红姚彦斌
- 关键词:连作倒茬党参根腐病
- 不同栽植密度对秦艽保苗率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研究陇中地区秦艽人工栽培中栽植密度对保苗率和药材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区组试验,研究秦艽不同栽植密度对药材保苗率和产量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处理下小区保苗率和产量的统计与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秦艽不同的栽植密度(株间距、行间距)对其保苗率和产量均有明显影响,特别是栽植密度在株间距15~20 cm×行间距15~20 cm,保苗率和产量可分别达到78%~81%、5170.5~5649.0 kg/hm^(2)。说明适宜的栽植密度是保证秦艽栽植保苗率和产量的关键因素。
- 贠进泽金宏荣姚彦斌张玉云张尚智
- 关键词:秦艽栽植密度保苗率
- 党参叶部病害药剂筛选试验
- 2021年
- 探索党参叶部病害防治的最佳药剂。将50%敌诱钠200倍溶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溶液、丁硫克百威1 500倍溶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溶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5种不同药剂分别对党参地上部分进行喷洒试验,最后与清水喷洒对照做对比。经对统计第1次与第2次喷药后防治效果、产量等生物指标进行分析,优选党参叶部病害防治的最佳药剂。结果 5种药剂均对党参叶部病害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溶液的防治效果最佳,2次喷药后10 d其防治效果为96.13%,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并且党参产量最高,为489.25 kg/667 m2,增产率达到16.56%。
- 金宏荣李志刚姚彦斌
- 关键词:党参叶部病害病情指数
- 一种中药材种植专用肥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种植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其牛粪、精致有机肥、微生物菌剂、过磷酸钙和尿素重量份为1000:40‑45:2‑3:20‑22:5‑6。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步骤1材料选择、步骤2称量、步骤...
- 张玉云安世伟陈来红姚彦斌田彦龙郭强强李丽任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