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银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污染
  • 5篇膜污染
  • 4篇有机物
  • 3篇滤膜
  • 2篇营养类型
  • 2篇营养型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溶解性有机物
  • 2篇水处理
  • 2篇天然有机物
  • 2篇轻度
  • 2篇吡啶
  • 2篇膜技术
  • 2篇净水
  • 2篇净水处理
  • 2篇湖泊
  • 2篇
  • 2篇超滤膜
  • 2篇超滤膜污染
  • 1篇等温吸附

机构

  • 11篇华东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杨银
  • 10篇江立文
  • 8篇丰桂珍
  • 3篇童祯恭
  • 1篇张鹏
  • 1篇汪志永
  • 1篇周政
  • 1篇王嘉婕
  • 1篇许荣明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
  • 2篇应用化工
  • 1篇净水技术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江西科学
  • 1篇江西化工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吡啶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水中吡啶进行测定,探讨了溶液初始pH值、NaCl浓度、顶空平衡温度和平衡时间等因素对吡啶溶液峰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液初始pH值和ρ(NaCl)的增大,吡啶溶液峰面积均先上升,最终分别于pH为7.0,ρ(NaCl)为300 g/L时趋于平稳;吡啶溶液峰面积随着顶空平衡温度和平衡时间的升高均先缓慢增加,随后迅速上升至临界值后再明显下降,其相应的临界值分别为85℃和40 min。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各个因素影响吡啶溶液峰面积的主次顺序为:溶液pH值>顶空平衡温度>顶空平衡时间>ρ(NaCl),其相应的最优顶空条件分别为pH 7.0,85℃,10 min,300 g/L。此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2 m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8%~102.4%,RSD为2.20%~4.68%(n=5)。
李雪原杨银李铭敏童祯恭江立文
关键词:顶空气相色谱法影响因素
GIS及RS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6年
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到资源环境的全天候监测思想的提出,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将GIS与RS结合起来,综合探究两者的内在联系以及在给水排水工程中各个方面的应用,为预防水体污染、实施水环境监测及水资源的合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为又好又快地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许荣明杨银王嘉婕张鹏周政汪志永
关键词:GISRS给水排水
净水处理中膜技术限制性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基于近年来膜技术在净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从膜污染机理尚不明确、处理工艺不够成熟和抗污染膜材料有待开发三方面,分析了膜污染类型研究中的难点,总结了预处理工艺和清洗技术中的限制性因素,介绍了全新及改性膜材料开发中所面临的问题,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从而提升膜技术在净水处理中的应用价值。对膜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江立文杨银童祯恭徐璠璠丰桂珍
关键词:膜技术净水处理膜污染处理工艺
纳滤膜天然有机物污染及去除PPCPs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天然有机物(NOM)是造成纳滤膜污染的重要物质之一.从NOM对纳滤膜的污染和去除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两方面综述了纳滤膜的污染和截留机理.通过分析得出,微观作用力的解析将是揭示纳滤膜污染机理的关键.同时,纳滤对PPCPs去除效果预测模型的构建将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杨银江立文巨峥丰桂珍
关键词:纳滤膜膜污染
江西省不同营养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对磷的等温吸附特征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TLI方法将江西省18个湖泊分为中营养型和轻度富营养型两类。在低范围初始磷浓度和高范围初始磷浓度条件下,研究了两类湖泊底泥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等温热力学特征,并得出其相应的热力学参数特征值,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初始磷浓度条件下,两类湖泊对的磷等温吸附线符合Linear模型;在高初始磷浓度条件下,两类湖泊对磷的吸附等温线均能较好的符合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显著水平(P<0.05);中营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对磷的最大吸附量Qmax、吸附效率m、沉积物本底吸附态磷NAP和磷吸附/解吸平衡浓度EPC0分别为669.828~833.224mg/kg、112.006~216.07L/kg、15.274~25.177mg/kg和0.071~0.225mg/L,而轻度富营养湖泊底泥沉积物对磷的Qmax、m、NAP和EPC0分别为718.027~856.822mg/kg、124.310~148.910L/kg、22.248~30.838mg/kg和0.156~0.259mg/L,从热力学参数的大小方面分析,中营养型湖泊Qmax、NAP、EPC0、K的值均小于轻度富营养型湖泊;中营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的Qmax、NAP、EPC0与TP、IP、Fe/Al-P与OP含量相关性较好;而轻度富营养型底泥沉积物Qmax、NAP、EPC0与IP、Fe/Al-P含量相关性较好,Qmax、NAP和EPC0与沉积物污染程度有关。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湖泊富营养化机制提供数据上的支撑。
李铭敏杨银丰桂珍刘路明江立文
江西省不同营养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其差异性被引量:5
2020年
以江西省11个中营养型湖泊和7个轻度富营养型湖泊为研究对象,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类湖泊底泥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特征、磷形态及其来源的差异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磷赋存形态的分析中,2类湖泊中各种磷赋存形态的平均含量顺序均为TP>IP>Fe/Al-P>Ca-P>OP,且平均含量均为中营养型<轻度富营养型。IP、Fe/Al-P、Ca-P、OP占TP含量的平均重量比:中营养型依次为75.08%、54.22%、27.89%、20.64%;轻度富营养型依次为72.85%、56.02%、27.31%、26.76%;磷形态的主要来源是IP,以OP为辅,而IP中主要以Fe/Al-P为主;相关性分析表明,2类湖泊中TP-IP和TP-Fe/Al-P均在α=0.05时显著相关。中营养型中IP-Fe/Al-P在α=0.10时相关,轻度富营型中IP-Fe/Al-P在α=0.05时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得出,中营养型湖泊第1类影响因子为Fe/Al-P和OP,第2类影响因子为IP和Ca-P;轻度富营养型湖泊中影响因子为Fe/Al-P、OP和Ca-P;2类湖泊底泥沉积物磷形态特征的差异性主要取决于Fe/Al-P,中营养型湖泊沉积物磷赋存特征的差异性主要是由不稳态磷或生物可利用磷决定,而轻度富营养型湖泊是由TP决定。
江立文李铭敏杨银刘路明丰桂珍
天然有机物引起的超滤膜污染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天然有机物(NOM)在多种地表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超滤(UF)膜有去除水体中胶体物质、部分细菌及病毒等优势,但NOM所带来的膜污染会限制UF技术广泛应用。在阐述天然有机物来源、特性及去除工艺的基础上,从亲疏水性能、分子量大小和表面荷电性能3方面,分析了NOM性质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从优势污染物的确定、膜面有机污染物类型的解析、污染层形态特征的分析及微观相互作用力的表征4个层面,综述了天然有机物引起的超滤膜污染的研究现状,并对超滤膜污染机理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成果可为缓解NOM对UF膜的污染提供理论支撑。
丰桂珍杨银江立文
关键词:天然有机物超滤膜污染污染机理
不同水源原水溶解性有机物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解不同水源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特性,分别从亲疏水性、比紫外吸光度(SUVA)、分子量分布和三维荧光特性4个方面对赣江和鄱阳湖原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地原水整体上呈现疏水性和亲水性组分各占一半,且强疏和中亲组分占比较高,而弱疏和极亲组分占比较少的状况。其中赣江原水中强疏、中亲、弱疏和极亲组分占比(以DOC计)依次为37.28%、38.99%、14.54%和9.19%;赣江原水中强疏、弱疏和极亲组分的SUVA值(4.47、3.44和4.14)远高于中亲组分(1.22),而鄱阳湖原水中强疏和弱疏组分的SUVA值(1.49和1.51)略高于极亲和中亲组分(1.00和0.70);两地原水中的有机物分子量呈现出较为相似的规律,即多以中等分子量(1~10 kDa)有机物为主,同时还含有少量小分子量(<1000 Da)有机物,而在大分子量(>10 kDa)区域无响应峰出现;两地原水均以富里酸和腐殖酸等腐殖质类疏水性有机物为主,但鄱阳湖原水中表现出的蛋白质类荧光峰较赣江原水更为明显。该研究为了解不同水源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特性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如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或膜滤技术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银丰桂珍江立文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物分子量分布三维荧光
Fenton/US降解吡啶的动力学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利用Fenton/US法降解含吡啶的模拟废水,研究了吡啶溶液降解的反应动力学规律,探讨了溶液初始pH值、超声功率、H2O2浓度、FeSO4·7H2O浓度和溶液初始浓度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吡啶溶液的降解均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降解速率常数K值随着溶液初始pH的升高先无明显变化,而后逐渐增大;随着超声功率、H2O2浓度和FeSO4·7H2O浓度的增大,其K值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当超声功率、H2O2浓度和FeSO4·7H2O浓度分别达到400 W、40 mmol/L和0.397 g/L时,其相应的最大K值为0.0014,0.0014,0.0029 min^-1;K值随着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最终趋于稳定。该研究工作为含吡啶的实际废水处理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撑。
杨银李雪原刘路明童祯恭江立文
关键词:反应动力学影响因素
净水处理中膜技术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9年
在简述膜分离技术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反渗透、纳滤、超滤和微滤4种膜技术在净水处理中的最新应用进展,比较了各类膜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同时。
杨银丰桂珍徐璠璠江立文
关键词:膜技术净水处理膜污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