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媛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代谢
  • 2篇脂肪
  • 2篇脂肪肝
  • 2篇肿瘤
  • 1篇代谢紊乱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行为量表
  • 1篇亚临床
  • 1篇亚临床甲状腺
  • 1篇亚临床甲状腺...
  • 1篇饮食
  • 1篇饮食行为
  • 1篇脂肪肝病
  • 1篇脂肪肝患病率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腺瘤
  • 1篇直肠肿瘤
  • 1篇神经系

机构

  • 5篇延安大学
  • 4篇西北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王媛
  • 2篇张倩
  • 2篇王媛
  • 1篇王娟红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DMBX1基因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DMBX1基因是同源盒家族成员之一,在胚胎出生后存活、生长、肢体发育、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视网膜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还能调节细胞周期。近年来发现DMBX1基因与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其在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肺腺癌中均高表达且与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因此,DMBX1被认为是一种涉及大脑发育和调控癌症进展的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被称作"癌脑蛋白"。有研究认为DMBX1是通过抑制OTX2介导的p21转录,调节肺腺癌细胞周期进展,促进肿瘤发生、发展。作者就DMBX1基因功能、相关疾病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张倩杨宇佳王媛王媛王媛方航荣徐俊荣王娟红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肿瘤
成人饮食行为量表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0年
饮食行为与肥胖、营养相关性疾病关系密切。许多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的饮食习惯和文化编制了相应的成人饮食行为评价工具,评价体系较为完善;我国成人饮食行为评价量表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多集中于对国外量表的修订和应用,自主编制量表较少。本文主要论述国内外成人饮食行为量表的研制与应用情况,为我国成人饮食行为评价工具的选择与开发提供参考。
王媛王媛张倩尚磊徐俊荣(审校)
关键词:饮食行为评估量表肥胖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结直肠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全球患病率为25.2%左右[1]。其发生与肥胖、胰岛素抵抗(IR)、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密切相关,目前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2]。NAFLD可发展为NAFLD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但其临床负担并不局限于肝脏,大量研究发现,NAFLD可能是罹患结直肠肿瘤的危险因素。
郝婕王媛张倩徐俊荣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代谢综合征
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调查分析西安市某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今后采取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西安市第三医院具有完整体检资料的健康体检者9096例,确定脂肪肝患病者,同时收集人体测量学、生化免疫指标、疾病史,通过年龄、性别分层研究其患病情况。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9096例调查对象中,共检出脂肪肝2290例,患病率25.18%。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女性60~69岁患病率最高(22.67%),男性30~39岁患病率最高(41.29%)。脂肪肝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的均值水平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非脂肪肝组(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胆囊疾病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论西安市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超质量及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及胆囊疾病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郝婕张倩王媛徐俊荣
关键词:脂肪肝患病率代谢紊乱
甲状腺功能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延安市中医医院行产前检查的315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孕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测,结果异常者给予适当治疗和监测,记录其母婴结局。结果 3152例孕妇中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正常者2642例(83.8%)、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58例(1.8%)、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40例(1.3%)、亚临床甲亢46例(1.5%)、亚临床甲减(SCH)208例(6.6%)、单纯低甲状腺激素血症158例(5.0%)。甲亢组的妊娠性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的发病率、甲减组的巨大儿的发病率、亚临床甲亢组的GDM的发病率、SCH组的早产的发病率分别为27.6%(16/58)、8.6%(5/58)、10.0%(4/40)、34.8%(16/46)、13.5%(28/208),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的16.1%(425/2642)、2.8%(75/2642)、2.5%(60/2642)、16.1%(425/2642)、7.7%(202/2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甲状腺功能状况与母婴结局有关,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疾病可增加GDM、PIH、早产、巨大儿等的发生风险,故应积极监测孕妇的甲状腺功能状况,并给予适当治疗。
李莉王媛文静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