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丽芳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龙湾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脏
  • 2篇植入
  • 2篇植入术
  • 2篇术后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新型口服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行为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事件
  • 1篇心脏起搏
  • 1篇心脏起搏器
  • 1篇信仰
  • 1篇血管
  • 1篇血管事件

机构

  • 6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林丽芳
  • 5篇潘培培
  • 2篇冉慧霞
  • 2篇林丽跃
  • 2篇方建梅
  • 2篇周浩
  • 1篇吴福连
  • 1篇陈丽莉
  • 1篇王美兰
  • 1篇林芳
  • 1篇徐梅
  • 1篇方英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心电与循环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临床应用的研究。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2015年2月~2016年11月8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伐沙班2.5 mg每日2次口服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低分子肝素0.4 mg每日2次腹壁皮下注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治疗效果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并发症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析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使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发生心绞痛发作2例,再发心肌梗死1例,心律失常2例,发生率12.5%,对照组发生心绞痛发作1例,再发心肌梗死2例,心律失常1例,发生率10.0%,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心脑血管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牙龈出血1例,鼻腔出血1例,总出血率为5.0%,对照组发生牙龈出血2例,鼻腔出血1例,总出血率为7.5%,两组患者用药后总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有效、安全。同时给予加强用药宣教、病情观察及并发症出血处理,可安全有效地应用药物,有利于患者的愈合。
潘培培林丽芳方建梅周浩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脑血管事件出血
血流储备分数测定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与护理被引量:2
2016年
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就是指最主要的3支血管,含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都发生比较严重的病变。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 Flow Reserve ,FFR)是指存在狭窄的情况下应用压力导丝测得的该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肌区域所获得的最大血流与同一区域理论上正常情况下所获得的最大血流之比[1]。FFR可对三支病变进行功能性评价,明确导致心肌缺血的主要病因,优化支架植入。
潘培培林丽跃林丽芳冉慧霞
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三支病变护理
MRI检查中应用兼容性起搏器18例护理
2017年
目前全球每年有几十万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PM),其中50%~75%的患者在植入术后可能需要进行MRI检查[1]。2008年医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起搏器,具有良好的非铁磁性和抗磁化性,使MRI等检查顺利完成。2016年1—12月在本科室安装MRI兼容性起搏器的18例患者,MRI检查效果良好,现将护理配合总结如下: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69~86岁,平均77岁。
林丽芳潘培培冉慧霞
关键词:植入心脏起搏器MRI检查兼容性植入术后医学家
心力衰竭患者希氏束起搏术后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调查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下称心衰)患者希氏束起搏(HBP)术后生活质量变化及精神状态。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HBP治疗的心衰患者109例,术前及术后1年应用中文版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术后1年评估HBP特异相关的心理行为(HBP-SPB)。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MLHFQ总分的影响因素。结果与HBP术前比较,术后的身体领域评分、其他评分和MLHFQ总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但情绪领域评分无明显降低。术后1年HBP-SPB评分为(45.5±7.6)分,90例(84.9%)患者HBP-SPB评分≥36分。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无规律运动、合并糖尿病、缺血性心衰和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高是MLHFQ总分较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HBP有助于改善患者体质状态而非精神状态。
孙君芳潘培培林丽芳林芳王美兰
关键词:心力衰竭生活质量心理行为
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对有宗教信仰患者的特性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本院175名在职护士,采用结合参考文献自行设计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得分为(125.41±24.67)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量表的4个维度中,信仰认同得分最高,评估能力和实施能力次之,宗教知识得分最低。其能力与有否参加过宗教相关方面的护理培训、本人宗教信仰情况,从事的护理岗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较低,需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
方建梅张万里陈丽莉吴福连林丽芳陈小琼
关键词:护士宗教信仰知信行
心脏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活塞夹闭位置对血液回流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心脏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封管活塞夹闭部位对血液回流(简称回血)的影响。方法统一选用BD Intima-Ⅱ型22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Y型)留置于前臂进行输液。输液结束后,运用正确统一方法封管,观察留置针回血与不同活塞夹闭部位的关系。根据夹闭的部位将数据分为3组,A组1~3 cm、B组3~6 cm、C组6~9 cm(其中,3 cm归为A组,6 cm归为B组),比较各组回血的发生率。结果 A、B、C组的回血率分别为3.03%、10.42%、14.29%,A组回血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均<0.05)。三组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堵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封管活塞夹闭位置选1~3 cm(包括3 cm)最佳。
林丽跃周浩方英徐梅潘培培林丽芳
关键词: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