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 作品数:36 被引量:18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辐照方式的红参酒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 2019年
- 采用电子束和60Co-辐照的方法对红参浸泡酒进行辐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红参酒中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析。分别在原红参酒、电子束辐照酒、60Co-辐照酒中鉴定出24、37、24种挥发性物质,其中萜烯类化合物是3种红参酒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电子束辐照对红参酒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有显著影响。3种红参酒中共同挥发性成分有8种,主要有-古芸烯、-人参烯、-榄香烯、马兜铃烯、香树烯、-芹子烯;电子束辐照酒有15种特有挥发性成分,主要有丁香烯、-古芸烯、1,2,4-三乙苯、异丙基苯甲酰胺;60Co-辐照酒有7种特有挥发性成分,主要有-杜松萜烯、六甲苯、5-羟基-3-甲基-1-茚酮。本研究分析辐照前、后红参酒挥发成分的变化,旨在为红参酒催陈工艺提供参考。
- 曲迪刘畅张磊霍晓慧李志满孙印石
- 关键词:电子束辐照挥发性成分
- 超临界CO_2萃取猴头菌中脂肪酸的GC-MS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猴头菌中油脂类成分,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提取压力、温度和挟带剂量为变量,优化超临界提取工艺。猴头油脂类成分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脂肪酸组成,并以37种脂肪酸混合标准品为参照物,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的提取压力和挟带剂量为提取率的显著影响因素,最优提取条件为压力40 MPa、温度35℃、挟带剂量20 mL,得率为7.59%。猴头菌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物中最多检测出14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有4种,以亚油酸和油酸的含量较高。组合8、9和追加组的提取率较高,其所含的脂肪酸量基本相近。组合9含量略高,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占总脂肪酸的83%,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最高,达到281.98μg/g,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次之,含量为193.25μg/g。该研究为猴头菌的质量评价及其保健食品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 宋明杰罗靖刘畅侯召华孙印石
- 关键词:猴头菌脂肪酸GC-MS超临界流体萃取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鹿源药材中γ-氨基丁酸含量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鹿源药材中γ-氨基丁酸进行含量分析。方法采用柱前衍生UPLC-PDA法对不同基原、形态、采收时期,不同加工方式和部位鹿茸及鹿源药材中γ-氨基丁酸进行含量分析。结果鹿茸、鹿角、鹿角胶和鹿角霜中γ-氨基丁酸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鹿茸(0.35-2.91 g/kg)最高,鹿角胶(0.71-0.94 g/kg)其次,鹿角和鹿角霜含量(0-0.13 g/kg)最低;不同基原鹿茸中γ-氨基丁酸含量以花鹿茸最高;不同形态鹿茸中γ-氨基丁酸含量以二杠最高,三岔其次,毛桃最低;不同生长阶段鹿茸中γ-氨基丁酸含量以二茬茸最高,激素催生二茬茸最低;不同加工方式及部位对鹿茸中γ-氨基丁酸含量影响较大,煮炸与冻干相比能较大程度保留鹿茸中的γ-氨基丁酸,单位质量排血茸中γ-氨基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带血茸(P<0.05),蜡片、粉片、纱片和骨片中γ-氨基丁酸含量逐渐递减。结论γ-氨基丁酸在鹿源药材中广泛存在且差异显著,尤其在不同基原、形态、采收时期,不同加工方式和部位鹿茸中,可以考虑将γ-氨基丁酸作为鹿源药材的质量控制成分。
- 宫瑞泽刘松鑫夏蕴实刘畅孙印石张磊
- 关键词:鹿茸鹿角鹿角胶鹿角霜Γ-氨基丁酸
- 元宝枫种仁7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对新资源食品元宝枫种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质谱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元宝枫种仁70%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2种化合物,分别为二氢去氢二愈创木基醇-4'-O-β-D-葡萄糖苷(1)、1,2,3,6-四没食子酰基-O-β-D-吡喃葡萄糖(2)、1,2,3,4,6-五没食子酰基-O-β-D-吡喃葡萄糖(3)、槲皮素(4)、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5)、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6)、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7)、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8)、阿夫儿茶素(9)、儿茶素(10)、表儿茶素(11)、胡萝卜苷(12)。结论:经Sci Finder检索发现,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元宝枫种仁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9~11为首次从槭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张玉伟李珊珊宋明杰陈建波刘畅张磊李岱龙孙印石
- 关键词:元宝枫新资源食品化学成分
- 不同产地加工及炮制方法对鹿茸中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9年
- 研究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对鹿茸中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和不同部位鹿茸中构成胶原蛋白的4种氨基酸羟脯氨酸、脯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进行含量测定,进而转换成胶原蛋白的含量。通过比较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和不同部位鹿茸中胶原蛋白含量的差异,分析加工及炮制方法对鹿茸中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干茸蜡片、粉片、纱片、骨片和整支中胶原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37.43%、30.01%、32.16%、40.81%和36.47%;煮炸茸相应部位胶原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31.40%、31.59%、35.69%、44.07%和39.44%;排血茸胶原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43.89%、39.04%、45.94%、46.23%和42.24%;带血茸胶原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37.84%、32.24%、35.11%、43.62%和37.64%;鹿茸粉胶原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25.51%、24.93%和26.12%,40%、50%和60%乙醇溶液润制的鹿茸片胶原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26.93%、28.89%和29.08%。煮炸茸中胶原蛋白含量高于冻干茸(蜡片除外),排血茸中胶原蛋白含量高于带血茸;不同部位鹿茸之间表现出蜡片胶原蛋白含量较高,粉片、纱片和骨片中胶原蛋白含量依次递增的规律;不同炮制方法的鹿茸炮制品中,乙醇润制处理的鹿茸片中胶原蛋白含量高于直接粉碎的鹿茸粉,随着润制鹿茸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大鹿茸片中胶原蛋白含量逐渐增加。
- 宫瑞泽赵卉曲迪王燕华张磊刘畅刘政波孙印石
- 关键词:鹿茸胶原蛋白
- HS-SPME-GC-MS技术测定鹿茸即食片加工过程中的气味物质成分
- 2018年
- 研究鹿茸即食片加工过程中气味物质的变化,以期为鹿茸产品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鹿茸即食片制备过程中的鲜鹿茸(XR)、嫩化茸(NR)、蜜制茸(MR)样品中的气味物质进行分析,得出气味物质包括酯类、醛类、酮类、酸类、醇类、烃类、杂环类及其他成分共101种。加工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烃类和醛类,烃类从相对含量的55.22%减少至11.69%,醛类从相对含量的3.44%增加至30.36%。对加工过程中检测到的各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加工,鹿茸产品中形成了许多具有挥发性的气味物质,这些气味物质对鹿茸的腥臭味具有调和及掩盖作用。
- 刘畅张磊陈建波王燕华孙印石
-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鹿茸
- 煮炸和冷冻干燥对鹿茸中脂溶性成分及色差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本文比较了不同加工方法(煮炸干燥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对鹿茸理化性质的影响。一副新鲜梅花鹿鹿茸,一支冷冻干燥法加工,另一支传统煮炸法加工;然后对鹿茸中脂肪酸、胆固醇及色差进行分析。在冻干鹿茸中确定了16种脂肪酸,煮炸鹿茸为13种,且冻干鹿茸中脂肪酸总量显著(p<0.05)高于煮炸鹿茸;煮炸和冻干鹿茸中脂肪酸致动脉硬化指数(AI)分别为1.95和1.77,凝血指数(TI)分别为2.44和2.32;冻干鹿茸中胆固醇含量明显高于煮炸鹿茸;鹿茸色泽差异显著,冻干鹿茸a*值极显著(p<0.01)高于煮炸鹿茸,b*和h值(p<0.01)极显著低于煮炸鹿茸,这表明冻干样品色泽更加亮、红、蓝。真空冷冻干燥是一种有效的干燥方法,能有效保持鹿茸中脂溶性成分及色泽。
- 侯召华刘畅任贵兴
- 关键词:梅花鹿鹿茸真空冷冻干燥脂溶性成分色差
- 不同形态梅花鹿鹿茸的化学成分对比研究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梅花鹿鹿茸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杜马斯定氮仪、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等测定并比较了梅花鹿毛桃茸、二杠茸、三岔茸中多糖、粗蛋白、氨基酸、胶原蛋白、脂肪酸、矿质元素、生物胺、核苷、硫酸软骨素9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综合评价不同形态梅花鹿鹿茸的质量。结果多糖、粗蛋白、氨基酸、胶原蛋白、脂肪酸、矿质元素、生物胺、核苷、硫酸软骨素在毛桃茸中质量分数分别为8.40 mg/g、44.82%、42.24%、23.23%、6234.69 mg/kg、145.69 mg/g、55.12 mg/kg、2271.87 mg/kg、0.74 mg/g;在二杠茸中质量分数分别为8.14 mg/g、52.12%、48.57%、21.50%、8684.27 mg/kg、126.40 mg/g、76.14 mg/kg、3438.37 mg/kg、1.94 mg/g;在三岔茸中质量分数分别为8.64 mg/g、51.86%、45.49%、22.31%、9100.78 mg/kg、138.36 mg/g、70.75 mg/kg、2507.82 mg/kg、1.84 mg/g。结论不同形态梅花鹿鹿茸的化学成分有差异,PCA结果显示,二杠茸质量最好,三岔茸次之,毛桃茸质量最差。该研究为不同形态鹿茸质量评价及分等、分级标准提供参考。
- 刘松鑫宫瑞泽王泽帅张磊刘畅孙印石
- 关键词:梅花鹿鹿茸粗蛋白矿质元素生物胺硫酸软骨素
- 不同品种、规格鹿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20年
- 鹿茸Cervi Cornu Pantotrichum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常被用作补益类中药使用。由于鹿茸的基原复杂,规格多样,加之功效物质不明晰,因而鹿茸产业缺乏相应的质量标准。对不同鹿源、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形态、不同加工炮制方式、不同部位鹿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开展鹿茸在医药和功能食品等行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 刘松鑫宫瑞泽陆雨顺王泽帅张磊刘畅李珊珊孙印石
- 关键词:鹿茸
- 美拉德反应对中药品质的影响及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45
- 2019年
- 美拉德反应是一种普遍存在于食品工业和中药加工炮制中的非酶褐变反应。美拉德反应不仅能改变中药的色泽、香味,延长中药的货架期和保质期,还能产生新的活性物质。除此之外,美拉德反应产生的5-羟甲基糠醛、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等微量有毒有害物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添加抑制剂、抗氧化剂等调控美拉德反应,进而控制中药品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美拉德反应研究概况及其对中药品质影响及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调控美拉德反应控制中药品质提供了参考。
- 宫瑞泽霍晓慧张磊刘畅李珊珊孙印石
-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中药品质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