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书侠

作品数:10 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木犀
  • 4篇木犀草素
  • 3篇极化
  • 2篇血流
  • 2篇血流感染
  • 2篇血糖
  • 2篇细胞
  • 2篇巨噬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分子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信号

机构

  • 10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护理职业...

作者

  • 10篇王书侠
  • 7篇姚孝明
  • 5篇曹萌
  • 3篇张家明
  • 2篇陈光毅
  • 2篇施建丰
  • 2篇张家明
  • 2篇张利
  • 2篇陈娟
  • 1篇茅晓东
  • 1篇吴娟
  • 1篇陈娟
  • 1篇陈云
  • 1篇王志国
  • 1篇王婷
  • 1篇周竞
  • 1篇葛亮
  • 1篇蒋叶
  • 1篇颜巍
  • 1篇王婷

传媒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2015临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木犀草素对巨噬细胞炎症极化的影响
王书侠姚孝明张家明曹萌
冠心病患者KIF6基因rs20455多态性及其与血糖、血脂水平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驱动蛋白分子6(KIF6)基因rs20455多态性,并观察其与血糖、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80例冠心病(CHD)患者(观察组),健康体检者147例(对照组),采用Taq Man等位基因终点法分析各组KIF6基因rs20455多态性,比较不同KIF6基因rs20455多态性基因型血脂、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KIF6基因rs20455多态性TT基因型29例、TC基因型36例、CC基因型15例、T等位基因频率58.8%、C等位基因频率41.2%,对照组分别为44、70、33例和53.7%、46.3%,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P均>0.05。KIF6基因rs20455多态性TT、CC+CT基因型的TC、TG、HDL-C、LDL-C、FBG水平比较,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KIF6基因rs20455多态性与正常人相似,且与患者血脂、血糖水平无关。
陈娟王婷王书侠施建丰张家明吴娟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基因多态性空腹血糖
木犀草素对BMDM极性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对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的极性及其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木犀草素调控BMDM的极性而抑制炎症的机理。方法以C57BL/6小鼠取材的BMDM为研究对象,10 ng/ml脂多糖(LPS)和20 ng/ml干扰素(IFN)-γ刺激BMDM发生M1极化,20 ng/ml IL-4刺激其M2极化;实验分为对照(Control)组;LPS+IFN-γ刺激(M1)组;IL-4刺激(M2)组;木犀草素(2.5/5μmol/L)处理组分别为M1+2.5L和M1+5L;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MDM的形态;FCM检测BMDM的纯度和膜表面分子CD11c和CD206的水平;qPCR和ELISA分别检测M1型和M2型炎性因子mRNA和蛋白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p-STAT1和p-STAT6蛋白通路的表达。结果分离的小鼠骨髓干细胞成功诱导分化为BMDM,LPS+IFN-γ诱导BMDM极化为M1型,IL-4诱导其极化为M2型;木犀草素作用后:M1极化的BMDM所表达的M1型致炎因子下调、M2型抗炎因子上调;M1细胞膜表面M1型标志分子CD11c的表达下调、M2型标志分子CD206的表达上调;炎症信号通路蛋白p-STAT1的水平下降,而p-STAT6的水平上升。结论木犀草素可能通过调节p-STAT改变BMDM的极性从而调节炎症介质的表达。
施建丰施建丰王书侠曹萌姚孝明陈云
关键词:木犀草素极化炎性因子
木犀草素对巨噬细胞炎症极化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细菌分泌的内毒素脂多糖(LPS)和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极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脂多糖和IFN-γ刺激RAW264.7细胞诱导M1型极化;白细胞介素(IL)-4刺激细胞诱导其向M2型极化。木犀草素处理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膜表面CD86的表达。qPCR分别检测M1型标志分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L-1β、IL-6和M2型标志分子精氨酸酶(Arg)1、CD206、CD163等基因的表达。ELISA检测上清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Westernblotting检测蛋白通路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p-STAT)3(ser727)和p-STAT6(tyr641)的变化。结果活化的M1细胞形态变化明显,细胞呈梭形、树突状,胞核明显,表明M1细胞被极化。5、10、20μmol/L木犀草素作用于M1细胞后,M1型炎症因子iNOS 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95.45±1.64、92.73±16.96、29.52±3.07)与M1组(98.91±10.65)相比明显下调(P<0.05),IL-1b 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103.14±2.58、78.38±8.65、41.59±6.80)与M1组(110.69±4.12)相比明显下调(P<0.05),IL-6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177.51±19.28、106.14±5.63、27.15±1.26)与M1组(394.10±33.47)相比明显下调(P<0.05或P<0.01);而与M2型相关的抗炎因子Arg1 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3.22±1.44、4.99±0.99、7.63±2.33)与M1组(1.61±0.50)相比明显上调(P<0.05),CD206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1.21±0.44、1.70±0.53、4.23±1.71)与M1组相比(0.68±0.19)明显上调(P<0.05),CD163 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62±0.39、1.38±0.40、2.06±0.12)与M1组(0.41±0.14)相比明显上调(P<0.05);信号转导蛋白p-STAT3的表达明显下调;而p-STAT6的表达明显上调。结论木犀草素可能通过下调p-STAT3及上调p-STAT6来调节RAW264.7细胞的M1/M2极化,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王书侠姚孝明葛亮吉宁蒋叶曹萌
关键词:极化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小鼠巨噬细胞木犀草素
血流感染患者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血流感染(BSI)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111例BSI患者和38例非BSI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两组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结果 BSI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2.034(1.190~4.666)mg/L]明显高于非BSI者[0.966(0.157~2.05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SI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的D-二聚体水平[2.054(1.097~4.768)mg/L]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1.824(1.291~4.814)m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SI患者体内存在着凝血和纤溶活性的异常,D-二聚体可作为非特异性炎性指标,辅助血流感染患者病情及疗效的监测。
王书侠张家明姚孝明陈光毅钟丽陈娟
关键词:D-二聚体血流感染
2016—2017年南京市栖霞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现状及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南京市栖霞区食源性疾病的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食源性疾病的早期防控和防止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2017年的食源性疾病的病例信息及特定病原体(肠道病毒和肠道致病菌)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年就诊的疑似食源性疾病共308例,以工人和干部职员居多(25~35)岁高发,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症状以腹痛和腹泻为主;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食品主要为肉与肉制品。在送检的308份标本中,共检出病原体72例,检出率为23.38%,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和复合酶抑制剂类较敏感,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结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诺如病毒为当前主要的流行病原体。本地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能一定程度地反映当前该病的发生情况,应加强宣教和监测,防止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
梅国勇徐彦姚孝明张利王书侠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肠道致病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肠道病毒诺如病毒
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测定与血培养联合在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作用. 方法:选择114例同时进行血培养与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血流感染患者74例,血培养阴性患者40例. 结果:血培养阳性患...
王书侠姚孝明陈光毅曹萌张家明王婷
关键词:血流感染降钙素原血培养
文献传递
木犀草素对活化的RAW264.7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炎症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又会导致机体损伤。文中旨在探讨木犀草素对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LPS+IFN-γ组、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不加药的RAW264.7细胞;LPS+IFN-γ组:终浓度为10 ng/m L LPS+20 ng/m L IFN-γ刺激细胞M1极化;木犀草素低剂量组:LPS+IFN-γ与终浓度为5μmol/L的木犀草素同时刺激;木犀草素中剂量组:LPS+IFN-γ与10μmol/L的木犀草素共同刺激;木犀草素高剂量组:LPS+IFN-γ与20μmol/L的木犀草素共同刺激。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Real time-q 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IL-1β和IL-6基因的表达,ELISA检测上清TNF-α和IL-6的分泌,Western blot检测蛋白通路phospho-STAT3(ser727)(p-STAT3)的变化。结果活化的RAW264.7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其余4组i NOS、IL-1β、IL-6均降低(P<0.05);与LPS+IFN-γ组i NOS(98.91±10.65)比较,木犀草素高剂量组(29.52±3.07)明显降低(P<0.01);与LPS+IFN-γ组IL-1β(110.69±4.12)比较,木犀草素中剂量组、木犀草素高剂量组(78.38±8.65、41.59±6.80)明显降低(P<0.05),与LPS+IFN-γ组IL-6(394.10±33.47)比较,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177.51±19.28、106.14±5.63、27.15±1.26)明显降低(P<0.05)。LPS+IFN-γ能诱导RAW264.7细胞M1表型的p-STAT3(ser727)上调,与对照组比较,M1、木犀草素低、中剂量组p-STAT3明显升高(P<0.05),与LPS+IFN-γ组比较,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M1源性的p-STAT3-ser表达下调(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M1、木犀草素低、中剂量组IL-6、TNF-α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LPS+IFN-γ组比较,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IL-6、TNF-α表达明显下调(P<0.05)。其中IL-6呈浓度依赖性,TNF-α不呈浓度依赖性。结论木犀草素可能通过下调p-STAT3抑制RAW264.7细胞致炎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王书侠张家明姚孝明王志国茅晓东曹萌
关键词:木犀草素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STAT3
POCT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对血糖检测的比对研究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分析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对血糖检测结果,探讨POCT血糖仪检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该院100例患者,同时采用生化分析仪和2台不同型号的POCT血糖仪检测患者血糖,比较2种仪器的检测结果及相关性。结果 2台POCT血糖仪均达到国家标准和ISO15197:2013版标准,总符合率均大于95%。配对t检验显示2种型号的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98,表明相关性良好。结论 2种型号的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相关性良好,但POCT血糖仪操作更简便、迅速。
陈娟颜巍周竞王书侠
关键词:POCT血糖仪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医院获得性肺炎实验室诊断中的价值评估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实验室诊断及其感染菌群中的价值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的痰培养结果及其相应的血常规衍生参数RDW,痰培养结果分为痰培养阳性组(HAP)和痰培养阴性组(疑似HAP),随机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RDW对HAP及感染菌群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12.85(12.27,13.30)]和痰培养阴性组[13.15(12.57,14.20)]比较,住院患者痰培养阳性组的RDW异常(升高)率(58.90%)显著升高,RDW水平[15.40(14.20,16.60)]也显著升高;痰培养阳性组的菌群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阴性杆菌组的RDW水平[15.90(14.35,17.40)]与阳性球菌组[14.80(14.17,15.30)]和真菌组[14.90(14.05,16.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RDW诊断HAP感染的AUC为0.81;区分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及真菌的AUC分别为0.75和0.72。结论RDW可作为HAP及其感染菌群的辅助诊断,RDW将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炎性生物学标志物。
吴凯刘芬张利王书侠
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红细胞分布宽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