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婷婷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慢性
  • 4篇肝病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肝炎
  • 2篇胰岛素抵抗
  • 2篇脂肪
  • 2篇脂肪性
  • 2篇脂肪性肝病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女性
  • 2篇慢性丙型
  • 2篇慢性丙型肝炎
  • 2篇慢性肝
  • 2篇慢性肝病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2篇酒精性脂肪性...

机构

  • 9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第三〇...

作者

  • 10篇张婷婷
  • 9篇王煊
  • 7篇康姚洁
  • 4篇晁华
  • 2篇王冶
  • 2篇刘伟
  • 1篇刘娜
  • 1篇景婧
  • 1篇齐晶

传媒

  • 4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raves甲亢合并风心病的老年女性^(131)I治疗前后胆汁淤积性肝病1例
2018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3岁,主因“心悸、食欲亢进1年半,肤目黄染1个月余”于2015年1月30日入住解放军第302医院肝病科.患者2014年1月于当地医院确诊为“Graves甲亢”,予甲巯咪唑(methimazole,MMI)10mg,3次/d,定期复查,根据甲功逐渐减量,至10月停用。
康姚洁刘伟景婧王煊张婷婷杨彦晁华
关键词:放射性131I治疗
垂体功能减退致快速进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5例报道
目的:垂体功能减退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 liver disease,NAFLD)间相关性已见报道,但多数为个案报道,亟待更多研究证实二者间关系.本研究报道5例垂体功能减退致快速进展N...
杨彦王煊张婷婷康姚洁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垂体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代谢异常
雷公藤多苷致卵巢早衰1例被引量:12
2017年
免疫抑制药物是双刃剑,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往往会带给患者一些不良反应,雷公藤多苷作为一种植物性免疫抑制剂也存在相同问题。本文报道1例雷公藤多苷致卵巢早衰的病例,提醒临床医生对育龄期女性应用此类药物时要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张婷婷马晓莉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卵巢早衰闭经
二肽基肽酶-4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二肽基肽酶-4 (DPP-4)是膜相关酶,又称T细胞表面抗原CD26,在体内广泛分布,作用广泛。最有代表的作用靶肽是GLP-1,而GLP-1的失活导致糖耐量减低、糖尿病。除了其肽酶作用之外,DPP-4与免疫激活密切相关,...
张婷婷康姚洁王煊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皮质激素和胰岛素的合理应用经验被引量:2
2016年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是一种以肝内外胆管慢性进行性炎症和纤维化,导致胆管多灶性狭窄为特征的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西方国家流行病学报告PSC 患病率为3.36~4.7/10万,年发病率为0.41~1.3/10万,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5~2.0∶1.0,患者确诊时中位年龄约为40岁,大部分患者最终进展至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10 a生存率约为65%[1-4]。PSC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细菌感染、遗传等有关[5]。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国外大量临床研究表明,PSC 确诊至死亡或行肝移植的平均时间为12年[6]。药物及各种常规外科手术治疗PSC均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和改善肝功能,并不能改变其自然病程[7]。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熊去氧胆酸也有一定的疗效。由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带来的副反应,使得PSC综合治疗遇到许多棘手的临床问题。本文从1例PSC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血糖管理的临床实践出发,进一步分析了糖尿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血糖的变化特点,以探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张婷婷康姚洁王煊
关键词: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2型糖尿病糖皮质激素
干扰素治疗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合并慢性丙型肝炎1例被引量:1
2016年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thyroid hormone resistance syndrome,THSR)为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病,甲状腺肿大、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不相称、血清甲状腺素(thyroid hormones,TH)水平明显升高而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正常或略增高但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相关症状和体征3点表现为此类患者共同的临床特点。
康姚洁王冶王煊张婷婷晁华
关键词:干扰素类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格雷夫甲亢合并慢性丙型肝炎的老年女性干扰素抗病毒治疗1例被引量:2
2016年
干扰素( interferon, IFN)-α联合利巴韦林( ribavirin, RBV)是目前我国慢性丙型肝炎( chronic hepatitis C , CHC)的经典治疗方案,但甲状腺疾病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IFN-α的临床应用。现普遍认为,在IFN-α治疗前或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尤其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Graves disease ,GD),为IFN治疗的禁忌证。本文报道1例GD合并CHC的采用抗甲状腺药物( ATD)与IFN联合治疗的病例。
康姚洁刘伟王煊张婷婷齐晶晁华刘娜刘立畅
关键词:干扰素类抗甲状腺药物丙型肝炎慢性
肝硬化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肝脏和骨骼肌维持糖代谢。随着慢性肝病进展为肝硬化,肝功能恶化会导致糖代谢异常。因此,肝硬化患者常常伴有糖耐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早期以餐后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为特征。一般而言,即使应用传统的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标准,肝硬化伴有糖代谢异常患者往往被低估,因为他们中的多数表现出较低的空腹血糖水平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掩盖了其糖耐量减低的实情。因此,推荐使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评估出现空腹血糖正常的餐后高血糖患者。
张婷婷王煊
关键词:肝硬化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门冬胰岛素50治疗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初步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50治疗肝源性糖尿病(H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7例HD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58例和门冬胰岛素50治疗59例,观察12 w。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等指标的变化,从而比较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在治疗12 w末,门冬胰岛素50治疗组FBG为(5.97±1.26)mmol/L,与甘精胰岛素治疗组的【(5.54±1.48)mmol/L】比,无显著差异(P>0.05);门冬胰岛素50组PBG为(7.45±2.56)mmol/L,显著低于甘精胰岛素组【(8.95±2.44)mmol/L,P<0.05】,Hb A1c为(6.81±0.23)%,显著低于甘精胰岛素组的【(7.56±0.31)%,P<0.05】,每日胰岛素用量为(37.2±7.0)U·d-1,与甘精胰岛素组的【(35.1±6.8)U·d-1】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血糖达标时间为(14.2±2.8)d,与甘精胰岛素组的【(14.5±3.2)d】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轻微低血糖发生率为3.5%,与甘精胰岛素组的5.1%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50治疗HD患者疗效肯定,对餐后血糖的控制存在优势,且安全性良好。
张婷婷杨彦康姚洁晁华王冶王煊
关键词:肝源性糖尿病
二肽基肽酶-4在慢性肝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二肽基肽酶-4(DPP-4)是膜相关酶,又称T细胞表面抗原CD26,在体内广泛分布,作用广泛。最有代表的作用靶肽是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而GLP-1的失活导致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除了其肽酶作用之外,DPP-4与免疫激活密切相关,结合并降解细胞外基质,对抗抗癌剂以及脂质积累。最近的研究表明,肝脏表达高水平的DPP-4,DPP-4在各种慢性肝病(如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肝细胞癌)的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此外,在肝脏,干细胞也表达DPP-4,提示其在肝移植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DPP-4的分布及生物活性,重点讨论了DPP-4在慢性肝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DPP-4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前景。
张婷婷王煊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胰岛素抵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