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玲玲

作品数:5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有机肥
  • 2篇商品有机肥
  • 2篇理化性
  • 2篇理化性质
  • 2篇PB
  • 1篇单一污染
  • 1篇对植
  • 1篇养分
  • 1篇椰壳
  • 1篇玉米秸
  • 1篇玉米秸秆
  • 1篇生物炭
  • 1篇生物质炭
  • 1篇热解
  • 1篇热解温度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砖红壤
  • 1篇污染
  • 1篇橡胶

机构

  • 5篇海南大学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海南省农业科...

作者

  • 5篇朱治强
  • 5篇吴蔚东
  • 5篇兰天
  • 5篇张玲玲
  • 4篇赵文
  • 2篇刘源
  • 2篇张家玮
  • 1篇吴治澎
  • 1篇楚颖超
  • 1篇张辉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热带生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海南热带砖红壤有机组分对植胶与橡胶连作的响应被引量:2
2016年
以海南天然次生热带雨林、第1代胶园和第2代胶园林下花岗岩母质发育的砖红壤为研究对象,研究随着天然次生林开垦为第1代胶园,并更新为第2代胶园以后,土壤有机组分的变化规律以及在土层的迁移。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及各有机组分碳含量均显著高于第1代胶园和第2代胶园,第1代胶园土壤有机碳、颗粒有机碳、胡敏酸和黑炭碳含量显著高于第2代胶园土壤,第2代胶园土壤富啡酸和土壤球囊霉素相关蛋白碳含量呈下降趋势,但与第1代胶园土壤差异不显著;在20~40 cm土层,天然次生林和第1代胶园土壤有机碳及各有机组分碳含量差异均不显著,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颗粒有机碳、胡敏酸和黑炭碳含量显著高于第2代胶园土壤,第1代胶园土壤颗粒有机碳和胡敏酸碳含量显著高于第2代胶园土壤,其他各有机组分碳含量差异不显著。随着植胶和橡胶连作,土壤有机质和各有机组分含量大幅度降低,但不同有机组分含量降低幅度不同。同时植胶和橡胶连作会影响各有机组分在表层和亚表层的分配,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明显的表聚性,胶园土壤有机质和各有机组分含量在表层和亚表层差异不显著。
张玲玲兰天朱治强吴蔚东
关键词:胶园连作
海南省商品有机肥的组成与养分状况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商品有机肥质量状况,分析海南省商品有机肥的理化性质以及元素组成。【方法】将采集的有机肥样品经过预处理测定了有机肥的鲜样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氮、磷以及钾的含量。同时还测定了有机肥的灰分、腐殖酸含量以及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商品有机肥的合格率为7.84%,按照有机肥原料来源将合格率从大到小排序:植物性有机肥(合格率=33.33%)>海藻类有机肥(合格率=25.00%)>不明来源商品有机肥(合格率=11.11%);鱼虾有机肥、羊粪有机肥、牛骨粉有机肥以及黄腐酸有机肥中没有合格产品。有机肥理化性状与营养元素含量的分布范围较大,理化性质中的鲜样含水量、pH、有机质含量、灰分以及腐殖酸含量的范围分别为1.4%~67.9%、3.41~9.49、8.36%~83.01%、22.81%~85.67%、85.24~871.49 mg/kg;N、P_2O_5、K_2O、Ca、Mg、S、Fe以及Mn的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24%~10.16%、0.21%~7.10%、0.19%~8.48%、0.02~3.37 g/kg、0.03~0.78 g/kg、0.60~2.48 g/kg、0.34~17.65 g/kg、0.01~0.27 g/kg。测定指标中除鲜样含水量和Ca含量之外,其余指标的分布特征均符合正态分布。【结论】海南省商品有机肥质量状况总体较差,不同有机肥之间营养元素以及理化性质等指标的差异较大。
潘运舟兰天赵文张家玮张玲玲刘源朱治强吴蔚东
关键词:有机肥理化性质养分腐殖酸
海南商品有机肥中重金属和抗生素含量状况与分析被引量:31
2017年
为了解海南商品有机肥的总体污染状况,在海南省18市、县采集了102个商品有机肥样品,分析了铅、铬、镉、铜、锌、砷、汞共7种重金属和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双氟沙星共11种抗生素的含量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南商品有机肥中Pb、Zn污染较严重,Pb、Cr、Cd、Cu、Zn、As、Hg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8.16、69.55、1.34、48.65、178.03、10.75、0.24 mg·kg^(-1),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其超标率分别为26.47%、3.92%、4.90%、8.82%、25.49%、17.65%、0;11种抗生素被不同程度地检出,检出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检出率高达49.02%,检出率最低的是四环素,检出率为8.82%;11种抗生素的平均含量由大到小依次是金霉素(2010.10μg·kg^(-1))>四环素(834.22μg·kg^(-1))>强力霉素(627.37μg·kg^(-1))>双氟沙星(199.18μg·kg^(-1))>磺胺二甲嘧啶(195.67μg·kg^(-1))>土霉素(176.54μg·kg^(-1))>磺胺甲基嘧啶(149.85μg·kg^(-1))>恩诺沙星(146.70μg·kg^(-1))>磺胺嘧啶(112.82μg·kg^(-1))>磺胺甲恶唑(110.47μg·kg^(-1))>环丙沙星(82.26μg·kg^(-1)).我国尚没有对商品有机肥中重金属、抗生素等有害物质的限量的国家标准,建议商品有机肥中重金属Pb、Cr、Cd、As、Hg、Cu、Zn的最高含量分别低于50、150、3、15、2,100、200 mg·kg^(-1),抗生素限量低于6666.67μg·kg^(-1),建议所有商品有机肥在包装袋上标明产地、原料、重金属含量、抗生素含量.
赵文潘运舟兰天吴治澎张玲玲朱治强吴蔚东
关键词:商品有机肥重金属抗生素
椰衣和椰壳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对溶液中Pb^(2+)的吸附被引量:8
2016年
以椰衣和椰壳作为原材料,在300、500和700℃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质炭,表征其物理化学性质;同时,研究所制备的生物质炭对溶液中Pb^(2+)的吸附特征与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升高,所制备的生物质炭的含氧官能团减少,灰分、pH值、阳离子交换量、比表面积和碱性官能团的含量随之升高.热解温度升高可促进生物质炭对Pb^(2+)的吸附;Langmuir模型可较好地描述所制备的生物质炭对Pb^(2+)的等温吸附;在供试的6种生物质炭中,吸附量最高的是在700℃条件下制备的椰衣生物质炭,且优于大多数已报道的用其他材料制备的生物质炭.拟合发现,所制备的生物质炭的阳离子交换量和灰分含量是影响其吸附Pb^(2+)的重要因子,在初始Pb^(2+)质量浓度为200mg/L条件下,椰衣生物质炭对Pb^(2+)的稳定吸附量为9.83~13.91mg/g,椰壳生物质炭为9.68~25.16mg/g.这表明椰壳生物质炭吸附态Pb^(2+)比椰衣生物质炭吸附态Pb^(2+)更稳定.
兰天楚颖超张玲玲赵文潘运舟张家玮朱治强吴蔚东
关键词:椰壳生物质炭热解温度理化性质PB2+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Pb^(2+)、Cu^(2+)的吸附特征与机制被引量:23
2016年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50℃、低氧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炭,考察了吸附时间、重金属离子的初始浓度、溶液的初始p H值等因素对生物炭吸附Pb^(2+)、Cu^(2+)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反映低浓度条件下玉米秸秆生物炭对单一、复合污染溶液中Pb^(2+)、Cu^(2+)的吸附过程,玉米秸秆生物炭对单一、复合污染溶液中Pb^(2+)、Cu^(2+)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Langmuir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单一污染条件下玉米秸秆生物炭对Pb^(2+)的吸附行为,而对于单一污染条件下Cu^(2+)以及复合污染条件下Pb^(2+)、Cu^(2+)离子的等温吸附,Freundlich模型明显优于Langmuir模型。当溶液p H值从3上升到4时,玉米秸秆生物炭对单一污染条件下Pb^(2+)的去除率明显增加,当溶液的初始p H达到6时玉米秸秆生物炭对单一、复合污染条件下Pb^(2+)、Cu^(2+)离子去除率的增长趋势逐渐平缓。通过连续解吸试验发现,不同初始浓度下(0~400 mg/L)各种吸附方式对吸附总量的贡献率会不断变化,低浓度条件下以氢键吸附为主,随着初始浓度的上升,物理吸附的贡献率不断升高,取代了氢键吸附的主导地位。
兰天张辉刘源赵文张玲玲朱治强吴蔚东
关键词:生物炭单一污染复合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