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春艳

作品数:7 被引量:133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产业结构
  • 2篇因果
  • 2篇结构高度化
  • 2篇高度化
  • 2篇产业结构高度
  • 2篇产业结构高度...
  • 1篇动态演进
  • 1篇演进
  • 1篇因果检验
  • 1篇因果效应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制造业
  • 1篇中国流动人口
  • 1篇人力资本
  • 1篇社会网
  • 1篇社会网络
  • 1篇社会网络分析
  • 1篇社会网络分析...
  • 1篇社会网络分析...
  • 1篇失业

机构

  • 6篇山东财经大学

作者

  • 6篇林春艳
  • 2篇孔凡超
  • 1篇乔文
  • 1篇刘佳
  • 1篇乔文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经济学家
  • 1篇科技和产业
  • 1篇山东财经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文章以1998-2013年全国31省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1)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高度化促进作用主要源自技术变动方面,技术变动作用呈倒U型趋势,技术进步的前沿转换效应逐渐向追赶效应转化。(2)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作用具有明显差异。(3)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影响作用均呈现出区域异质性特征。技术变动在中、西部的促进作用要高于东部,而效率变动正向作用更多体现在东部。人力资本有利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而其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差异明显。
林春艳孔凡超乔文
关键词: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产业结构高度化
中国流动人口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流动人口作为中国城镇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变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与我中国各种因素存在着联系。本文通过运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的数据利用列联表分析和建立Logistic模型,对影响流动人口失业状况的因...
林春艳田颖超
关键词:流动人口失业影响因素LOGISTIC
文献传递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金融结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基于1997-2016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出衡量金融结构发展的主要指标,并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划分为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层面,将其分别与金融结构指标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最后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金融结构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金融结构的发展具有支持作用,而提升金融结构总量也能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积极的影响。
林春艳任媛媛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金融结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水平的测度、时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2024年
通过构建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水平评价体系,考察其地区差异、时空演变及收敛性。具体为,以2011-2020年黄河九省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法测度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水平,运用Theil指数法、Kernel密度估计分析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水平的时空差异,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β收敛模型检验其影响因素及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时间阶段性、地区异质性特征明显。2)全流域空间差异的发展进程存在反复,在考察期内呈W型走势,主要差异来源为流域内部。3)动态演进呈现右移拖尾、尖窄峰到扁宽峰,全流域由双峰演变为三峰,分流域呈双峰俱乐部化,是空间非均衡性的表现。4)地区经济水平、技术创新、人口密度是影响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水平的重要因素,具有空间溢出性。观察期内的水权制度实施对水资源节约集约水平的提升产生了政策因果效应。文中客观衡量了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情况,为因时因地施策,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撑与量化基础。
刘佳付鹏举林春艳王肇铧
关键词:统计测度动态演进收敛性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化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文章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二阶段熵值法和时序加权平均算子进行静态、动态测度,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刻画四大地区的时空差异演化。研究发现:发展水平在时间维度上呈上升态势,大致经历扩张期、培育期、提升期三个阶段,这与经济发展轨迹一致;空间维度上呈现非均衡性,静态发展水平与动态发展实力均为“东强西弱”,而发展速度为“西快东慢”。区域差异时间维度上总体差异略有下降,空间维度上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其中东-西区域间差异最大,东部地区区域内差异最大。
林春艳乔文
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空间关联效应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被引量:28
2016年
本文在测度1998—2013年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空间网络关联效应。研究表明:(1)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空间网络关联程度逐年增强,多重叠加现象和空间溢出效应明显。(2)空间关联网络表现出"总体分异、板块聚类"特征,空间异质性和依赖性并存。陕西、北京、天津和上海在空间网络中起到"桥梁"和"发动机"双重作用。(3)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空间网络可分为四个板块:"净溢出"、"双向溢出"、"主受益"以及"经纪人",且各板块自反性程度较高,板块间"梯度传递"机制明显。
林春艳孔凡超
关键词:产业结构高度化空间网络结构社会网络分析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