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刚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图
  • 1篇腰痛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源性下腰痛
  • 1篇上肢
  • 1篇神经根
  • 1篇神经根病
  • 1篇体外冲击波
  • 1篇体外冲击波疗...
  • 1篇体外冲击波治...
  • 1篇突出症
  • 1篇盘移位
  • 1篇盘源性下腰痛
  • 1篇偏瘫
  • 1篇偏瘫上肢
  • 1篇椎间盘
  • 1篇椎间盘突出

机构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张刚
  • 2篇李键
  • 2篇高晓平
  • 1篇冯小军
  • 1篇宋娟
  • 1篇王冬
  • 1篇陈健
  • 1篇陈和木
  • 1篇张旭
  • 1篇付丽
  • 1篇江炎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体外冲击波治疗盘源性下腰痛临床疗效
2023年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盘源性下腰痛(DLB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退变椎间盘的修复作用。方法 选取自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4例DLB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2例。给予A组常规疗法;B组在A组的基础上增加ESWT干预。治疗15 d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磁共振成像髓核T2弛豫时间值的变化。治疗3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复发情况、VAS评分和ODI指数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ODI指数、TNF-α、IL-1β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髓核T2值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B组治疗后3个月的VAS评分较治疗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ESWT干预,可明显改善DLBP患者疼痛症状,还可以使退变椎间盘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张刚童明月冯小军陈健江炎杜小文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疗法盘源性下腰痛T2弛豫时间
神经根沉降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根沉降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相关性及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效果的预判作用。方法选取68例L4/5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神经根沉降征是否阳性分为A组(阳性组)36例,B组(阴性组)32例。对A、B两组患者进行年龄、性别、病程、硬膜囊受压面积比及VAS评分、JOA评分比较。再予以两组患者相同的保守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的硬膜囊受压面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例整体的硬膜囊压迫程度较B组重,当硬膜囊受压面积比>25%时,出现阳性神经根沉降的病例明显增多;两组间治疗前VAS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比较,治疗后B组JOA评分高于A组(P<0.05);两组VAS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JOA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组疗效优于A组。结论神经根沉降征阳性与阴性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VAS评分、JOA评分无差异;硬膜囊受压面积越大,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率越高。神经根沉降症阳性的LDH患者保守治疗效果较阴性者差,提示神经根沉降征可能作为一个预测LDH患者保守治疗效果的指标。
张刚高晓平陈和木王冬李键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磁共振成像神经根病物理治疗技术
脑卒中后偏瘫上肢康复过程中表面肌电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康复进程中其偏瘫侧肱二头肌、拇短屈肌及第一骨问背侧肌做最大等长收缩时表面肌电信号(sEMG)变化及其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制订个体化康复干预方案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取2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纳入实验组)及10例年龄、性别与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将其纳入正常对照组)。记录所有受试者双侧上肢分别做肘屈、拇屈、食指外展最大等长收缩时肱二头肌、拇短屈肌、第一骨间背侧肌sEMG信号,并跟踪记录患者偏瘫侧上述肌肉sEMG在康复进程中的变化;采用简式上肢Fugl—Meyer量表(FMA)和徒手肌力评定(MMT)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肌力改善情况,计算sEMG信号的均方根值(RMS)、中值频率(MDF)及与上肢FMA、MM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所检肌群RMS及MDF值左、右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偏瘫侧所检肌肉RMS、MDF值均显著小于健侧及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健侧RMS、MDF值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实验组偏瘫侧所检肌肉RMS、MDF值随康复日程延长呈上升趋势,且末次检测值明显大于首次检测值(P〈0.05)。实验组患者上肢FMA评分、MMT评分与上肢所检肌肉RMS值、MDF值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脑卒中偏瘫侧上肢sEMG既可反映上肢康复进程,又能反映肌力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可作为一种定量康复评估指标,从而为制订个体化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方案提供参考资料。
付丽高晓平张旭宋娟李键张刚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表面肌电图康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