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帆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肠癌
  • 4篇直肠
  • 4篇结肠
  • 4篇结直肠
  • 3篇预后
  • 3篇直肠癌
  • 3篇结肠癌
  • 3篇结直肠癌
  • 2篇手术
  • 2篇腔镜手术
  • 2篇疗效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腹腔镜手术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短链脂肪酸
  • 1篇多态

机构

  • 11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佳木斯大学

作者

  • 11篇杨帆
  • 10篇赵斌
  • 10篇于海涛
  • 10篇陈福军
  • 8篇吉志武
  • 7篇辛国荣
  • 5篇倪健
  • 5篇王宇
  • 4篇刘洋
  • 4篇付岩
  • 4篇朱晓文
  • 3篇朱小文
  • 1篇于海涛
  • 1篇王博
  • 1篇刘坤

传媒

  • 3篇黑龙江医药科...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年份

  • 7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gr5和MIF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结直肠癌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发病早期具有较强的隐匿性,预后不良[1]。其中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而晚期与发生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在15%以下[2]。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赵斌吉志武杨帆赵兴旺倪健于海涛
关键词:MIF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早期预后不良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对性生活能力、胃肠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析在治疗结肠癌中给予腹腔镜手术对于疗效、患者性生活能力与胃肠道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05~2016-07我院接收的54例结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量表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26例和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结肠根治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结果:实验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 <0. 05)。实验组术后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治疗结肠癌疗效显著,对患者性生活功能影响较小,并且有助于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医学推广与应用。
吉志武赵斌于海涛辛国荣刘洋王宇朱晓文杨帆赵兴旺陈福军
关键词:腹腔镜结肠癌胃肠道功能
经内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究经内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02~2017-02收治的左侧大肠癌性梗阻患者100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进行术中结肠灌洗联合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治疗,研究组进行经内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比较,研究组的较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远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显著(P <0. 05)。结论:左侧大肠癌性梗阻患者进行经内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并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安全可靠,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和推广。
于海涛赵斌吉志武辛国荣刘洋王宇朱晓文杨帆赵兴旺陈福军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DC-CIK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对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DC-CIK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对晚期结肠癌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02~2017-02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90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疗加靶向治疗,研究组进行DC-CIK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比较,研究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 <0. 05)。结论:DC-CIK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可有效减小晚期结肠癌患者的病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生活状况,值得借鉴和推广。
赵斌吉志武于海涛辛国荣刘洋王宇朱晓文杨帆赵兴旺陈福军
关键词:DC-CIK化疗靶向治疗晚期结肠癌
GPR4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8年
目的分析GPR43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表达情况,以探究GPR43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迁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留取2016年—2018年于本院肛肠科和病理科诊断为结直肠癌并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标本119例,其对应的癌旁组织119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在蛋白水平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GPR43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组织分型、病理分型、分化程度、肿瘤直径、T分期、血管浸润、神经浸润、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PR43于结直肠癌旁的正常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于细胞膜表面高表达明显,于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二者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PR43的表达情况在结直肠癌的研究中具有意义,其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的T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组织分型、病理分型、分化程度、肿瘤直径、血管浸润、神经浸润、淋巴结转移则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GPR4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及其与T分期的相关性,有助于对结直肠癌的确定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综合性判断,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李延胜王宇王博陈福军赵斌杨帆倪健赵兴旺于海涛辛国荣
关键词:短链脂肪酸结直肠癌
高乌甲素在临床肛肠病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对肛肠疾病手术患者选择不同镇痛方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选择理想镇痛方案。方法选取需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术前+术后联合使用高乌甲素、B组术后局部使用高乌甲素及C组空白对照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使用不同镇痛方式后的术后疼痛及肛周水肿情况。结果术后局部使用高乌甲素组术后镇痛的B组效果优于空白对照C组,术前+术后分别使用高乌甲素镇痛的A组效果优于单纯术后局部用药的B组,使用高乌甲素的A、B两组患者术后肛缘水肿轻于空白对照C组。且高乌甲素不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高乌甲素进行术后镇痛安全有效,可以用于肛肠病术后患者;术前+术后联合使用高乌甲素增强术后远期镇痛效果;高乌甲素有减轻肛门疾病患者术后肛缘水肿的疗效。
陈福军杨帆付岩于海涛辛国荣赵斌
关键词:高乌甲素镇痛肛肠病术后镇痛
3种粪便标记物水平检测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溃疡性结肠炎是常见的非特异性慢性疾病,在临床上一般采用放射造影、内窥镜以及病理活检进行诊断,但这些操作带创伤性或放射性,很难被动态病情监测患者接受,有研究显示,检测粪便中的炎症标志物可用于临床上判断UC活动期患者,现具体讲述3种粪便标记物水平检测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于海涛吉志武陈福军辛国荣杨帆朱小文付岩赵斌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标记物粪便
NICE分型对结直肠息肉及早癌诊治准确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国产非放大高清晰度分光染色(CBI)内镜应用NICE分型对结直肠息肉及早癌诊治的准确性,并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患者96例,应用非放大或放大CBI内镜对病变进行内镜下实时分型,并行相应治疗或取病理,最终与病理结果相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非放大CBI内镜应用NICE分型诊断肿瘤性病变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72.73%、100%、94.4%、100%,2型和3型的病变与其对应的病理诊断进行一致性分析,kappa值为0.795(≥0.75),说明具有理想的一致性,且一致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NICE分型与Sano分型对结直肠良性肿瘤性息肉和m-sm1癌与sm2-3癌相鉴别的一致性分析得到,kappa值为0.795,说明具有理想的一致性,且一致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国产非放大CBI内镜应用NICE对结直肠息肉及早癌的诊治有良好的准确性,有助于结直肠息肉及早癌的鉴别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治疗,节省医疗资源。
刘坤陈福军杨帆朱晓文刘洋赵兴旺赵斌王宇吉志武倪健于海涛辛国荣
关键词:息肉
结肠癌的早期诊疗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8年
结肠癌(Cancer colon)是一种常见的世界性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大肠癌患者五年存活率远大于晚期诊断的结肠癌患者,因此建立结肠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尤为重要,细胞新陈代谢的过程都能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eaetiveoxygen speeies,Ros)自由基,大量的活性氧(ROS)自由基攻击生物大分子使之发生氧化损伤,这也是致癌物诱导癌变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根据大量的研究发现RNA氧化损伤可能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有关,各组织和体液中的8-oxo-Gsn水平普遍高于8-oxo-dGsn水平,且与组织和其他体液相比,尿液中的8-oxo-Gsn水平最高,多种机制能对核酸的氧化损伤进行修复,修复过程中产生的产物8-oxo-Gsn、8-oxo-dGsn释放入血液,最后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探讨RNA氧化损伤与结肠癌发生的相关性,为临床中结肠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找到合适的诊疗理论依据。
杨帆陈福军
关键词:结肠癌
TLR4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临床预后的关系
2016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结直肠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到2010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200例,通过PCR扩增外周血DNA,经过查找数据库发现TLR4基因启动子区域有rs137853920、ss77136219多态位点,对所有患者随访5年,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分化程度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率和疾病无进展时间(PFT)率,分析基因型频率以及单倍体频率对患者生存影响。结果:200例患者生存时间在4~6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54个月,OS率和PFT率在不同手术方式、癌症AJCC分期、分化程度患者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生存资料进行多因素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137853920基因多态位点基因型AA、AG、GG具有较好的预后(P〈0.05),而ss77136219基因多态位点基因型GG、GA、AA具有较差预后(P〈0.05)。rs137853920、ss77136219多态位点共有四个单倍体型分别为AA、AG、GA、GG,频率分别为26.3%、21.7%、38.5%、21.6%,经过Cox多因素分析AG型患者具有较好预后(P〈0.05),而GG型患者具有较差预后(P〉0.05)。结论:TLR4基因启动子SNP可以作为结直肠癌临床预后的特异指标。
赵斌陈福军杨帆倪健朱小文于海涛付岩吉志武
关键词:结直肠癌单核苷酸多态性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