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元兴

作品数:30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手术
  • 11篇切除
  • 10篇胰腺
  • 8篇外科
  • 8篇机器人手术
  • 7篇胆胰
  • 7篇切除术
  • 7篇机器人
  • 7篇肝胆
  • 7篇肝胆胰
  • 5篇胰十二指肠
  • 5篇胰十二指肠切...
  • 5篇胰十二指肠切...
  • 5篇十二指肠
  • 5篇十二指肠切除
  • 5篇十二指肠切除...
  • 4篇导管
  • 4篇胰脾
  • 4篇脾外科
  • 4篇肿瘤

机构

  • 30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0篇高元兴
  • 26篇刘荣
  • 24篇赵之明
  • 18篇赵国栋
  • 14篇尹注增
  • 13篇谭向龙
  • 11篇许勇
  • 9篇胡明根
  • 8篇汪洋
  • 6篇唐文博
  • 5篇姜楠
  • 5篇刘渠
  • 4篇周志鹏
  • 3篇张煊
  • 3篇李成刚
  • 3篇宋昱垚
  • 2篇李昶田
  • 2篇刘凡
  • 2篇安力春
  • 2篇许大彬

传媒

  • 13篇中华腔镜外科...
  • 3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国研究型医...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0篇2020
  • 1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不同机器人手术方式治疗胰头部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对比研究
2020年
目的对比研究机器人肿瘤剜除术(robotic enucleation,REN)及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obot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RPD)在治疗胰头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的可行性及术后短期、长期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二科收治的28例胰头部SPT患者,其中10例患者进行REN,18例患者接受RPD。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术后随访等数据,对两组进行比较和评估。结果28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29岁,男∶女比例为1∶8.33。REN组体质量指数值较低(P=0.046)。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二次手术。与RPD组相比,REN组的手术时间更短(P<0.001)、出血量更少(P=0.009)。但两组的术后并发症率、胰瘘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两组均无复发病例,REN组术后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更低(P=0.039)。结论机器人胰头部SPT肿瘤剜除术安全可行,保留器官及功能的优势明显,不会增加术后胰瘘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对于适合的胰头部SPT患者建议首选REN治疗。
赵之明姜楠尹注增许勇赵国栋高元兴刘荣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机器人
单针全层胰肠吻合(301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1
2018年
目的:探索单针全层胰肠吻合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9月至2018年10月采用单针全层胰肠吻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连续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体重指数、ASA评分)、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胰肠吻合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例数、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胰瘘、胆漏、胃排空障碍、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病理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中1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成功施行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197.1±38.4) min,胰肠吻合时间平均(14.6±3.4)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00 m L (50,200 m L),术后平均住院(12.9±3.5) d,术后出现生化漏3例(30%),未发生B级、C级胰瘘,术后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无Clavien 3级以上并发症发生及30 d再入院、死亡病例。结论:单针全层胰肠吻合可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是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胰肠吻合方法。
刘荣刘渠赵之明谭向龙高元兴赵国栋许勇尹注增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胰瘘机器人手术
一种肝胆胰脾外科用扩张导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肝胆胰脾外科用扩张导管,包括充气气囊、空气净化装置、防滑条、出气管、压力表、连接管、安装头、进气管、手握柄、导管、活动软管、扩张外气囊、挤压气囊、扩张内气囊和进气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扩张内气囊...
汪洋刘荣倪奇赵之明胡明根许勇高元兴谭向龙张煊李成刚
文献传递
一种血管止血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管止血钳,包括尖端、连接端、对接端、对接口、连接螺丝、加长握把、套环、防滑垫、对接板、对接凹槽、第一紧固螺丝、第二紧固螺丝、连接转轴和轴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长握把与对接端均呈圆柱形,且加长...
许勇汪洋高元兴刘荣赵之明胡明根倪奇唐文博宋昱垚
文献传递
机器人与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手术的经济学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从经济学角度探讨机器人肝左外叶切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外二科行机器人和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手术的39例患者资料,其中机器人手术10例(机器人手术组),腹腔镜手术29例(腹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以及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西药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实施肝左外叶切除,无中转开腹且术后均未出现全身和局部并发症,围手术期未输血。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9±1.4)d和(4.4±1.4)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机器人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为(124.2±22.7)min,明显长于腹腔镜手术组(76.4±22.0)min(P=0.010)。机器人手术组的住院总费用(7.61±0.86)万元,明显高于腹腔镜手术组(4.86±0.98万元)(P=0.001)。两组的手术费用分别为(3.32±0.29)万元和(1.57±0.16)万元(P=0.001)。两组的西药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4)。结论选择传统腹腔镜手术还是选择机器人手术时,有必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系统。目前肝左外叶切除的手术方式仍以模式化的腹腔镜肝左外切除为首选。
尹注增赵国栋许勇高元兴张煊谭向龙李成刚赵之明胡明根刘荣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腹腔镜手术肝左外叶切除
一种用于胆结石手术的钳子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胆结石手术的钳子,包括把环、防滑纹、指环、制动块、支架、放大镜、从动臂、钳头、销轴、动力臂、垫片、固定块和固定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滑纹为外表面设置有粗糙螺纹条的金属片,且通过焊接连接固定...
汪洋高元兴刘荣倪奇王刚赵国栋宋栋达尹注增周志鹏刘凡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脾脏外科手术的脾蒂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脾脏外科手术的脾蒂钳,包括钳头、钳背、拉伸杆、运动杆、无名指环、支撑架、固定卡块、固定环、调节旋钮、拇指环、销轴和波纹卡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钳头为不锈钢材质,左端设置有防滑纹,钳头的右端设...
汪洋许勇刘荣史东利倪奇赵之明胡明根高元兴唐文博潘立超
文献传递
机器人手术系统行胰腺中段切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初步研究利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行胰腺中段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行机器人胰腺中段切除术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开展8例机器人胰腺中段切除术,均顺利完成,达到R0切除,无中转开腹,其中行胰胃吻合术3例,胰肠吻合术5例。手术平均时长为(283±4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4±27)ml。实性假乳头状瘤4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1例,囊腺瘤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3±0.7)d,所有病人均康复出院,无病人死亡。结论机器人胰腺中段切除术技术上安全、可行,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洋赵国栋赵之明谭向龙高元兴刘荣
关键词:微创手术机器人手术胰腺中段切除术
北京市示范性研究型病房建设的现状与启示被引量:3
2023年
研究型病房作为医院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管理体制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建设内容,尽管得到了政府高度重视和政策的有力保障,但对于它从理论到实践的相关研究,国内外鲜有报道。根据研究型病房背景与定位,依托医院分布与构成的调研,围绕规划布局、完善支撑服务体系、队伍建设和推动成果转化4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病房建设的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规划布局和人才建设上的政策利好以及在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和推动成果转化上的权责不清、转化全流程法规不清、人才队伍缺乏标准化建设范式等问题。通过政策的推进与资源的整合,有望解决目前面临问题,突破国内创新药械临床研发瓶颈,加快推动研究型医院病房的产业升级。
赵国栋谭向龙高元兴丑赛
关键词:病房卫生系统机构
经小网膜入路的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术的初步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经小网膜入路的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采用经小网膜入路行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的6例患者资料,男性1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2岁,术前均诊断为胰岛素瘤.肿瘤位于胰颈部3例,胰颈体交界处2例,胰体部l例.肿瘤最大径0.8~2.5 cm.结果 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术中手术时间为(82.5±19.4)min,出血量为(26.7±18.6)ml.术后发生A级胰瘘1例,余患者均未出现胰瘘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5.17±1.17)d.随访36~64个月,6例患者肿瘤均未复发,症状消失.结论 对于位于胰颈体部的胰岛素瘤,经小网膜入路简单直接,能安全快速地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及操作空间.
刘荣刘渠赵之明赵国栋谭向龙高元兴尹注增
关键词:胰腺肿瘤腹腔镜检查小网膜手术入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