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芮汉臣

作品数:21 被引量:186H指数:9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缺血
  • 8篇短暂性
  • 8篇脑缺血
  • 7篇短暂性脑缺血
  • 7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脑缺血发作
  • 6篇梗死
  • 6篇成像
  • 5篇血管
  • 5篇发作后
  • 5篇磁共振
  • 4篇短暂性脑缺血...
  • 4篇血管成像
  • 4篇头痛
  • 4篇偏头痛
  • 3篇续命汤
  • 3篇眩晕
  • 3篇评分
  • 3篇前庭

机构

  • 13篇沧州市中心医...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保定市第二医...

作者

  • 21篇芮汉臣
  • 9篇杨潮萍
  • 7篇夏红
  • 7篇王志红
  • 7篇刘宏顺
  • 5篇范桂梅
  • 4篇张洁
  • 3篇邵汝升
  • 3篇洪震
  • 3篇李泽钊
  • 3篇彭志青
  • 3篇张丽华
  • 2篇张福波
  • 2篇张祥建
  • 1篇曲明卫
  • 1篇郭力
  • 1篇吴慧君
  • 1篇张红霞
  • 1篇李倩

传媒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河北医药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分析
目的分析ABCD评分结合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和30 d脑梗死发生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08-12~2009-10住院的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按John...
王志红刘宏顺芮汉臣夏红
文献传递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3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累计发病次数和天数,眩晕残障评分(DHI)、健康状况评分量表(SF-36)、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RSD)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2组DHI、HAMA和HRS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累计发病次数与天数较治疗前减少,SF-36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范桂梅芮汉臣李广从王建平张洁朱兰姚玉芳贾鸿宁祁晓媛杨潮萍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焦虑抑郁
维D钙咀嚼片预防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维D钙咀嚼片预防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发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神经内四科眩晕门诊及病房诊断为特发性BPPV的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两组都给予手法复位达到临床治愈,观察组给予维D钙咀嚼片(迪巧)750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两组BPPV患者均随访1年,每4个月随访1次,记录期间复发次数。【结果】随访1年后,观察组67例患者,复发率为11.9%(8/67);对照组68例患者,复发率为27.9%(18/68),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D钙咀嚼片可显著降低特发性BPPV的复发率。
姚玉芳祁晓媛张福波芮汉臣杨潮萍
关键词:维生素D
眩晕宁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效果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眩晕宁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黛力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眩晕宁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焦虑症状、眩晕残障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研究组持续发作头晕时间、头晕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头晕发作频次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A、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功能、情感、生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功能、情感、生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眩晕宁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可减轻患者头晕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焦虑情绪,提升治疗效果。
芮汉臣李广从杨潮萍
关键词:黛力新眩晕宁片负性心理
ABCD2评分结合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
王志红刘宏顺芮汉臣夏红
320排CT在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320排CT在椎基底动脉短暂性缺血发作(TIA)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录椎基底动脉TIA患者89例,进行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CTP)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观察全脑灌注及后循环脑血管情况。结果 CTA检查发现存在血管病变者患者64例(71.91%),CTP检查发现存在灌注异常者50例(56.18%),CTP异常与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相关,责任血管中、重度狭窄者与责任血管轻度狭窄及无狭窄者的CTP异常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CT能有效评估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脑血管状况及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杨潮萍芮汉臣张红霞
关键词:CT灌注成像CT血管成像320排CT
视频头脉冲试验鉴别前庭神经炎和后循环卒中导致急性前庭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在鉴别前庭神经炎(VN)和后循环卒中(PCS)导致急性前庭综合征(AVS)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VN导致AVS患者(VN组)和41例PCS导致AVS患者(PCS组)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于发病7 d内完成vHIT检查,并绘制ROC曲线分析vHIT各参数对VN和PCS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VN组患者年龄、患侧VOR增益值、潜伏期以及男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既往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比例低于PCS组,而增益不对称比、患侧扫视频率、峰速度、幅度和累积幅度高于PCS组(P<0.05)。患侧VOR增益值、增益不对称比、患侧扫视频率和峰速度诊断VN的AUC分别为0.905、0.902、0.790和0.849(P<0.05);当患侧VOR增益值取最佳诊断界值为0.71时,其对应的灵敏度为83.78%,特异度为90.24%。当患侧VOR增益值≤0.71分别联合增益不对称比≥10.24%、患侧补偿性扫视频率≥137%、患侧峰速度≥122.5度/秒诊断VN时,其灵敏度为94.59%、91.89%、91.89%,特异度为80.49%、90.24%、90.24%。结论 vHIT检查可用于鉴别诊断VN与PCS,VOR增益值、增益不对称比和补偿性扫视频率或峰速度等参数能提高鉴别VN与PCS导致AVS的准确性。
芮汉臣张丽华李广从王立敏李倩杨潮萍
关键词:前庭神经炎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2
2010年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7d和30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19例住院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结果,并按Johnston提出的7分"ABCD2"评分法给予评分,随访发生TIA后7d和30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TIA发生后50例(42.0%)患者于30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29例(24.4%)发生于7d内。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症状持续时间≥10min、ABCD2评分≥4分是TIA后7d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发作次数≥3次、颅内动脉狭窄≥50%是TIA后30d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抗凝治疗是TIA进展为脑梗死的保护因素。结论发作持续时间长、次数多、颅内动脉狭窄重和"ABCD2"评分高的TIA患者短期内脑梗死发生危险性较高,抗凝治疗可使TIA患者有降低脑梗死发生的风险性。
王志红刘宏顺张祥建芮汉臣夏红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磁共振血管成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分析ABCD2评分结合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30d脑梗死发生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08年12月~2009年10月住院的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按Johnston提出的7分"ABCD2"评分法给予评分,随访TIA后7d和30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分析"AB-CD2"评分、MRA与TIA后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50例(42.0%)TIA患者于30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29例(24.4%)发生于7d内;"ABCD2"评分与TIA后7d和30d脑梗死发生率之间呈直线相关,"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P〈0.001);TIA后7d和30d颅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脑梗死发生率比〈50%的患者明显增高(P〈0.05)。结论 "ABCD2"评分法对TIA后脑梗死发生有预测价值,"ABCD2"评分结合MRA检查能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王志红刘宏顺芮汉臣夏红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磁共振血管成像
多模式CT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多模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进行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观察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颅内外血管状况及脑灌注情况。结果 25例(83.33%)患者存在血管病变,其中70条椎基底动脉硬化并狭窄,9条椎动脉起始部扭曲,4条椎动脉先天发育不良。22例(73.33%)患者CTP图上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延迟及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延迟者分别为20例和17例,发现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下降及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下降者分别为16例和13例。22例CTP异常的患者患侧均存在责任血管狭窄,其中15例患者血管病变为中、重度狭窄。灌注异常区的TTP及MTT值高于健侧镜像区(P<0.05),患侧与健侧的CBF及CBV比较未发现存在明显差异;CTP异常与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责任血管中、重度狭窄者CTP异常阳性率高于责任血管轻度狭窄者及无狭窄者(P<0.05)。结论多模式CT可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患者血管状况及血流动力学进行有效评价。
杨潮萍芮汉臣范桂梅张丽华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CT灌注成像CT血管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