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媛

作品数:13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食管
  • 4篇食管炎
  • 4篇细胞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信号
  • 3篇微小核糖核酸
  • 3篇小核
  • 3篇核酸
  • 3篇核糖
  • 3篇核糖核酸
  • 2篇信号转导
  • 2篇血管
  • 2篇乙酯
  • 2篇异甘草素
  • 2篇油酸
  • 2篇油酸乙酯
  • 2篇嗜酸
  • 2篇嗜酸性
  • 2篇嗜酸性粒细胞

机构

  • 13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纽约医学院
  • 1篇河南省中医院...

作者

  • 13篇王媛
  • 5篇曹明卓
  • 5篇高勇
  • 3篇苗明三
  • 3篇秦合伟
  • 2篇陈晓辉
  • 2篇史艳梅
  • 1篇封臻
  • 1篇闫盼盼
  • 1篇吕瑞红
  • 1篇纪永升
  • 1篇马云枝
  • 1篇李文涛
  • 1篇张姗姗
  • 1篇李彦杰

传媒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分析
2024年
子宫腺肌病(AM)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女性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以“子宫腺肌病”为主题,设置年限为“2002-2022”,通过对CKNI、万方、维普网等近20年的动物模型进行分析,归纳各造模方法与中、西医临床病证的吻合程度,结果显示小鼠口服他莫昔芬法AM模型中西医临床吻合度较高,且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成功率高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普遍、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目前AM动物模型以西医的疾病模型为主,符合中医病证特点的模型少见。建立符合中医病证特点的模型是探寻中医中药防治的基础,因此构建中西医临床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目前研究的首要任务。
井贺云孟驿佳王泽茜王媛苗明三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
异甘草素自微乳及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在EOE模型小鼠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异甘草素自微乳及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在EOE模型小鼠中的应用,该异甘草素自微乳包括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和异甘草素,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吐温80和聚氧乙烯蓖麻油,二者的质量比例为7:...
曹明卓高勇王泽茜陈晓辉王媛史艳梅
文献传递
陈皮醇提物及其在治疗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陈皮醇提物及其在治疗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中的应用,通过有实验证实,Th2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是诱导实验性EoE的必要条件。证明了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和TNF‑α在EoE发病机制...
曹明卓高勇王泽茜井贺云孟驿佳王媛
化痰祛瘀法调控miR-17-5p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是否与靶向调控miR-17-5p影响PCSK9/VLDLR信号通路有关。方法:15只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6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iR-17-5p inhibitor组、化痰祛瘀法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化痰祛瘀法低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各15只;连续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清中IL-6、IL-10、TNF-α水平,主动脉中miR-17-5p、VLDLR、PCSK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模型组相比,miR-17-5p inhibitor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外周血清中IL-6、IL-10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miR-17-5p inhibitor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主动脉miR-17-5p和VLDLR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CSK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病理检测结果显示,miR-17-5p inhibitor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较轻。结论:化痰祛瘀法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miR-17-5p影响PCSK9/VLDLR信号通路,抑制血管炎性反应,减轻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王付启李文涛王媛秦合伟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化痰祛瘀法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一种黄连素-维生素D<Sub>3</Sub>结肠靶向胶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连素‑维生素D<Sub>3</Sub>结肠靶向胶束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炎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黄连素‑维生素D<Sub>3</Sub>结肠靶向胶束,可实现其在结肠炎高浓度ROS微环境条件下定...
曹明卓高勇王媛李婉琪
异甘草素自微乳及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在EOE模型小鼠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异甘草素自微乳及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在EOE模型小鼠中的应用,该异甘草素自微乳包括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和异甘草素,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吐温80和聚氧乙烯蓖麻油,二者的质量比例为7:...
曹明卓高勇王泽茜陈晓辉王媛史艳梅
马云枝从肝辨治眩晕经验被引量:11
2008年
王媛封臻马云枝
关键词:眩晕从肝论治老中医经验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有毒中药毒性成分及毒性特点分析被引量:11
2023年
目的:分析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和毒性特点,为有毒中药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有毒药材。通过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毒性特点等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药典中共有83味有毒中药,分别为大毒10味,“有毒”42味,“小毒”31味。除去炮制品共计有38味“有毒”药材。在这38味“有毒”中药中,有8味“有毒”中药的内服与外用功能不同。38味中药的毒性成分各不相同,多为毒苷、生物碱、毒蛋白和金属元素,毒性范围分布于脑、神经、脏腑等。结论:通过对有毒中药的毒性特点和成分分析,总结出有毒中药的功效分布广泛,常见为杀虫、泻下和清热。毒性成分和毒性特点也各不相同,多数有毒中药其有效成分与毒性成分相同,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会对机体产生毒性。
孟驿佳康乐王媛井贺云陈建威李秀敏苗明三
关键词:毒性成分
黄芪甲苷调控miR-17-5p与PCSK9/VLDLR信号通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24
2022年
为了研究黄芪甲苷对miR-17-5p及其下游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lisin/kexin type 9,PCSK9)/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VLDLR)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索黄芪甲苷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可能作用机制。在细胞实验中通过加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构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将细胞分为模型组、miR-17-5p抑制剂组、空白血清组、黄芪甲苷含药血清组;干预后检测各组细胞活性,细胞miR-17-5p、VLDLR和PCSK9 mRNA及蛋白表达。在动物实验中将15只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将45只ApoE^(-/-)小鼠分为模型组、miR-17-5p抑制剂组、黄芪甲苷组,每组15只;干预8周后检测小鼠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检测小鼠主动脉miR-17-5p、VLDLR和PCSK9 mRNA表达水平,观察各组小鼠病理学改变。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miR-17-5p抑制剂组、黄芪甲苷含药血清组VSMC细胞活性均明显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miR-17-5p抑制剂组、黄芪甲苷含药血清组VSMC细胞的miR-17-5p和VLDL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VSMC细胞的PCSK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miR-17-5p抑制剂组和黄芪甲苷组外周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miR-17-5p抑制剂组、黄芪甲苷组主动脉miR-17-5p和VLDLR 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CSK9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miR-17-5p抑制剂组和黄芪甲苷组AS程度降轻。综上所述,黄芪甲苷能够防治AS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miR-17-5p影响PCSK9/VLDLR信号通路,抑制血管炎性反应,减轻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秦合伟张勤生李彦杰李文涛王媛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黄芪甲苷血管内皮细胞
陈皮醇提物及其在治疗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陈皮醇提物及其在治疗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中的应用,通过有实验证实,Th2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是诱导实验性EoE的必要条件。证明了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和TNF‑α在EoE发病机制...
曹明卓高勇王泽茜井贺云孟驿佳王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