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树
- 作品数:52 被引量:206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邓小平反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3
- 2016年
- 消除和缓解贫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邓小平在深刻总结贫困现象产生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反贫困理论,这一理论对当前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精准扶贫具有重要启示:准确把握贫困区域的客观实际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前提;确立科学的"扶贫瞄准"机制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建立完善各种反贫困社会制度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核心;激发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反贫困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点。
- 甘路有王洪树
- 关键词:邓小平反贫困理论共同富裕
-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涵、经验及价值——以成都实验区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21世纪中国改革的战略重点之一。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最早获批进行改革实验的地区之一,四川省成都市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走过了10年历程。改革过程中,成都市逐渐厘清了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内容,以及与其他改革的关系。对成都市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进行理性提炼,有助于深化对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认识,发挥实验区试点改革的典型示范效应。
- 王洪树张明
-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
- 协商合作:未来民主政治发展的主流方向被引量:6
- 2009年
- 协商合作理论和实践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复兴与深化,正不断地彰显着这一古老而新兴的民主形式在当代民主政治中的旺盛生命力。协商合作内在的多元性、包容性、妥协性、交互性的特点和优势,使之与选举竞争一样,已经成为当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协商合作作为当代民主的重要形式,不仅在多个维度上推动了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甚至可以预测它将成为未来民主政治发展的主流方向。
- 虞崇胜王洪树
- 关键词:协商合作民主政治民主治理民主价值
- 公共理性与公共协商的辩证关系探索被引量:4
- 2008年
- 多元分化的现代社会构成了公共理性和公共协商形成的社会基础;多元力量的沟通和整合形成了公共理性和公共协商的互动关系。公共协商中,多元力量就宪政框架和基本正义问题所达致的共识推动了公共理性的生成;公共理性又指导着公共协商的进一步开展,以整合社会力量、包容多元理性、提升公民政治素质和提取公众对政治社会的忠诚。
- 王洪树
- 关键词:公共理性公共协商辩证公民政治素质社会基础社会构成
- 论政府在公共理性生成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通过对目前国内三种较具代表性的公共理性的界定的分析,本文提出公共理性是现代社会中沟通国家理性和私人理性的中介,阐述了公共理性的六个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详细探讨了在中国“强政府”和“弱社会”的背景中政府在推动公共理性生成中的作用。
- 王洪树
- 关键词:公共理性公共领域政府
- 协商文化视野下公共信息资源交流平台建设被引量:1
- 2017年
- 信息社会中,日益分化的社会力量运用共享公共信息展开多元协商、消融矛盾和增益共识,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话题。这些话题的展开以及多元社会的良善发展,需要培育信息社会中的协商文化。协商文化的培育,一方面需要以档案馆为依托建设公共信息资源交流平台,另一方面以公共信息资源交流平台为机制保障开展信息共享基础上的多元协商活动。公共信息资源平台的建立及其协商保障功能的发挥,将使协商民主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现代公民或公民组织的一种公共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它将最终促进社会协商文化的生成与发展。
- 董学王洪树
- 关键词:信息社会公共信息
- 协商民主:近代西方的思想探索与实践发展
- 2014年
- 在中国,协商民主正日益受到各界高度重视和多元探索。中国协商民主的科学发展和理性建构,需要我们以更广阔的历史视野审视它的来龙去脉。梳理西方近代协商民主的思想探索和实践发展,不仅将揭示协商民主在近代西方的生长发展逻辑和内在的时代局限性,而且有益于中国协商民主在比较、学习和借鉴中更加健康的发展。
- 王洪树
- 关键词:西方政治协商民主
- 社会协商:中国的内生缘起与理论探索被引量:13
- 2015年
- 社会协商是近代以来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过程中整合社会力量与构建共享性社会秩序的产物,具有内生性特征。内生自发的社会协商,在当代中国演化成为促进中国底层社会自治和政治-社会沟通合作的多元民主活动、对话平台与整合机制,是中国对社会民主的一种独特探索,是以协商为主要民主偏好的中国特色协商政治的重要组成内容和建构渠道,有丰富的理论资源支撑。多维理论审视下的社会协商,形成了现阶段以党和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协商为主、社会力量主导下的社会协商为辅的中国特色社会协商发展逻辑。它的未来生长和民主功能发挥,将在培育"强政府"与"强社会"的同时,促进二者在沟通协调中互动合作与和谐并存,进而建设中国特色的"强政府-强社会"模式。
- 王洪树
- 关键词:协商民主社会自治
- 国内关于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综述--现实启迪、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被引量:8
- 2008年
- 协商民主理论传入中国,激起了中国政治学界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反思与探索。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上,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以协商为取向的四种理性思考,并对在中国发展协商民主政治作了多维的理论探索。关于中国国家层面的政治协商和基层层面的民主恳谈等的性质判断和发展趋势,则是观点纷呈,分歧较大。方向的选择、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建构,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研究和实践正方兴未艾。
- 王洪树
- 关键词:协商民主现实启迪
- 论人的现代化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 2004年
-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 ,其价值取向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在现代化中的特殊地位、历史和现实对人的发展的关注和呼唤 ,不仅决定了人的现代化在当代中国现代化中的战略地位 ,而且决定了人的现代化的逐步实现是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
- 王洪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