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鹏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rhBMP-7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良好缓释功能和降解性的rhBMP-7载体材料,并观察其对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技术制备缓释rhBMP-7的3-羟基丁酸酯与3-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PHBV)的载体微球,测定微球的粒径和形态,载药率,体外释放率,将其释放液与人牙周膜干细胞共培养,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微球形态均匀圆整,平均粒径为(50±12)μm,载药率为(0.67±0.27)%,体外释放1d为(17.22±0.94)%,累计释放量不断增加,56d时达到(52.75±4.67)%。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微球释放液可促进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且7d后的释放液对细胞的影响随时间增加逐渐加强(P<0.05)。结论:载有rhBMP-7的微球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和生物活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生长因子载体材料和缓释系统。
- 李帅吴红吴家媛侯立鹏倪龙兴
- 关键词:RHBMP-7微球牙周膜干细胞碱性磷酸酶
- 新型自酸蚀黏结剂微渗漏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新型黏结剂的边缘封闭性。方法在新鲜拔除的30个磨牙面制备面洞,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单组份自酸蚀黏结剂、双组份自酸蚀黏结剂和全酸蚀黏结剂三类进行黏结,3MZ250树脂充填。经温度循环后,亚甲蓝溶液染色,对牙齿长轴切片,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修复体边缘染料渗漏情况。结果三类黏结剂微渗漏实验结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组份自酸蚀组微渗漏最小,全酸蚀组次之,双组份自酸蚀组微渗漏发生最为严重。结论新一代单组份自酸蚀黏结剂具有更好的黏结效果和边缘封闭性。
- 侯立鹏倪伟嘉倪龙兴姜永
- 关键词:黏结剂复合树脂微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