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欢

作品数:12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卒中
  • 7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7篇急性
  • 7篇梗死
  • 5篇脑梗死患者
  • 4篇血性
  • 4篇预后
  • 4篇缺血
  • 4篇复发
  • 3篇心房
  • 3篇心房颤动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卒中患者
  • 3篇脑卒中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房颤
  • 2篇预后分析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机构

  • 12篇西安市第一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2篇吴松笛
  • 12篇曹欢
  • 10篇王芳
  • 10篇蔺雪梅
  • 10篇王清
  • 7篇刘仲仲
  • 6篇刘国正
  • 3篇职瑾
  • 1篇石兴民

传媒

  • 3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3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伴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被引量:29
2019年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伴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伴H型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2组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和阿托伐他汀及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实验组增加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均治疗3月。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分;检测2组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比较2组血压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压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MDA和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伴H型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有效降低血液中MDA、Hcy水平,提高SOD水平,控制血压,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王清吴松笛职瑾刘国正曹欢史亚玲
关键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西安市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西安市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临床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基于西安市脑卒中登记研究纳入3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DWI及CT检查结果分为前循环组及后循环组,全面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6例患者中前循环274例(77.0%),后循环82例(23.0%)。两组NIHSS评分结果显示后循环脑梗死组低于前循环脑梗死组(4.56±5.58vs 6.23±5.31,P<0.05);两组间13种危险因素比较发现心房纤颤的患者在后循环脑梗死组中的比例显著低于前循环组(P<0.05),而其他各危险因素在两组中无显著性差异;对急性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常见症状及体征比较发现,后循环脑梗死最常见的症状及体征是头晕(47.6%),前循环脑梗死最常见的症状及体征为单侧肢体无力(46.0%)。后循环脑梗死较为特征的症状及体征有视物不全、复视、颈痛、霍纳综合征、交叉性运动障碍和交叉性感觉障碍,而前循环脑梗死特征的症状及体征为失语。结论: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较前循环低;两者间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均为高血压,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心房纤颤的患者在后循环脑梗死组比率较低;后循环脑梗死最常见的症状及体征为头晕。
王芳蔺雪梅王清职瑾刘国正史亚玲曹欢吴松笛
关键词:脑梗塞
丁苯酞联合抗氧化治疗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营养状态及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研究丁苯酞联合抗氧化治疗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营养状态及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接受丁苯酞联合抗氧化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及氧化损伤标志物的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总抗氧化力(T-AOC)含量均明显升高,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活化白细胞细胞黏附分子(ALCAM)、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丙二醛(MDA)、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含量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BDNF、IGFI、VEGF、PD-ECGF、T-AO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MIF、TNF-α、CXCL16、ALCAM、PECAM-1、MDA、8-iso-PGF2α、8-OHdG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丁苯酞联合抗氧化治疗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改善神经营养状态、减轻细胞氧化损伤。
史亚玲吴松笛王芳刘国正逯青丽曹欢王清
关键词:脑梗死丁苯酞
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背景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而不尽相同。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纳入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市第九医院和西安市中医医院2015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260例,根据随访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155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10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短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预后不良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肺炎发生率、入院时NIHSS评分4~13分及≥14分者所占比例、白细胞计数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心率、文化程度、吸烟情况、饮酒率、有卒中病史者所占比例、高血压发生率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同型半胱氨酸、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2.47,95%CI(1.10,6.18)〕、肺炎〔OR=3.28,95%CI(1.17,9.22)〕、入院时NIHSS评分高〔OR=18.36,95%CI(4.93,72.74)〕及白细胞计数升高〔OR=1.12,95%CI(1.02,1.30)〕是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肺炎、入院时NIHSS评分高及白细胞计数升高是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及早识别、筛查高危人群并给予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发生风险。
刘仲仲逯青丽曹欢王静蔺雪梅王芳史亚玲王清刘国正吴松笛
关键词:脑梗死心房颤动预后
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4所三级甲等医院连续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16例,并分别在患者发病1、3、6个月以及1年时进行随访,以1年随访时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1660例,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356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年龄、入院48h不能行走、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37,95%CI:1.49~3.77,P=0.001)、心房颤动(OR=2.61,95%CI:1.42~4.80,P=0.002)、入院NIHSS评分(OR=1.15,95%CI:1.10~1.21,P=0.001)、入院48h不能行走(OR=2.37,95%CI:1.54~3.65,P=0.001)、白细胞计数>10×109/L(OR=1.49,95%CI:1.09~2.72,P=0.010)是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识别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关注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有助于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不良预后的风险。
刘仲仲段康丽蔺雪梅王芳史亚玲王清逯青丽曹欢吴松笛
关键词:脑梗死卒中随访研究预后
西安地区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构建西安地区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预测模型。方法以西安市卒中数据库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急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出院后1年时进行随访。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患者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应用逐步回归前进法构建卒中1年复发的预测模型。结果研究共纳入2775例急性卒中患者,一年随访结束时,累计复发144例,累计复发率为5.34%。对与卒中复发有关的变量进行分析后,建立卒中1年复发的预测模型:h(t)=h0exp(0.02900×年龄+0.83649×既往卒中+0.26683×周围血管病+0.12887×入院NIHSS评分)。模型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2,最佳截断值为0.197,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69和0.78,总的准确度为8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西安地区卒中患者1年复发预测模型针对性强,简单实用,易于操作。通过预测模型可以早期识别西安地区卒中高危患者并进行个体化治疗,从而降低本地区卒中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
蔺雪梅王芳王静曹欢逯青丽刘仲仲段康丽吴松笛
关键词:卒中复发
西安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对各研究中心2014-01~2014-12连续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信息进行收集,并在患者发病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进行随访,收集相关信息,以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确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 230例。1年累计卒中复发115例,其中1,3,6个月和1年分别复发47,31,20,17例,累计复发率分别为2.11%,3.50%,4.35%,5.12%。1年卒中复发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5,95%CI 1.01-2.45)、周围血管病史(HR=2.50,95%CI 1.19-5.26)、房颤(HR=1.77,95%CI 1.05-2.98)、既往卒中(HR=1.70,95%CI 1.12-2.57)、住院NIHSS评分(HR=1.07,95%CI 1.04-1.10)、入院48 h不能行走(HR=2.33,95%CI 1.44-3.76)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西安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累计复发率低于国内外以往研究结果。本研究结果提示:年龄、周围血管病史、房颤、既往卒中、住院NIHSS评分、入院48 h不能行走是西安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
段康丽刘仲仲蔺雪梅王芳史亚玲王清刘国正逯青丽曹欢王静吴松笛田晔石兴民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复发
西安地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2015年1~12月西安地区4所三级甲等医院连续入院的AIS患者3117例,登记随访1年的结局事件(脑卒中复发、死亡和预后不良),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合并糖尿病的AIS患者564例,其中非老年组275例(年龄<65岁),老年组289例(年龄≥65岁),比较2组一般临床特征。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西安地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AIS患者1年预后情况。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肺炎、高血压、心房颤动、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重度比例明显升高(P<0.05,P<0.01)。老年组随访1年死亡率和预后不良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vs 4.0%,31.5%vs 13.5%,P<0.01)。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糖尿病AIS患者1年预后不良风险显著升高(HR=2.09,95%CI:1.28~3.43,P=0.003)。结论西安地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AIS患者入院具有更重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合并较多并发症,其1年预后不良风险显著升高。
刘仲仲蔺雪梅王芳史亚玲王清逯青丽曹欢王静吴松笛
关键词:糖尿病卒中肺炎心房颤动
RRE-90、ESRS和SPI-Ⅱ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预测价值比较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比较90 d复发风险评估量表(RRE-90)、ESSEN卒中风险评估量表(ESRS)和卒中预测工具-Ⅱ(SPI-Ⅱ)量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面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RRE-90、ESRS和SPI-Ⅱ量表评分。患者出院后1月、3月、6月及1年时进行随访,记录卒中复发情况。计算各个随访点三种评分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对比三种量表预测卒中复发的效能。结果:排除基线不全、失访等患者后,研究最终纳入患者471例。1年随访结束时,卒中复发40例,累计复发率为8.75%。对比各随访点RRE-90、ESRS和SPI-Ⅱ评分的AUC发现,随访1月、3月时RRE-90预测效能优于ESRS和SPI-Ⅱ(P<0.05),1年时ESRS和SPI-Ⅱ预测效能则优于RRE-90(P<0.05)。ESRS与SPI-Ⅱ预测效能类似(P>0.05)。结论:应用RRE-90、ESRS和SPI-Ⅱ量表均能预测卒中复发。RRE-90对卒中短期复发预测效果优于ESRS和SPI-Ⅱ量表,ESRS和SPI-Ⅱ量表对卒中复发预测效能效果相近,且在预测卒中长期复发上二者均优于RRE-90。
蔺雪梅王芳王静逯青丽曹欢段康丽吴松笛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复发
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与轻型脑梗死患者卒中复发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与轻型脑梗死患者卒中复发相关性。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纳入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确诊的轻型脑梗死患者。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ALP水平,并按照四分位数分组法分为四组。研究的终点事件为患者1年内卒中复发(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曲线拟合评估血清ALP水平与轻型脑梗死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95例轻型脑梗死患者,平均年龄为63.52±12.31岁,男性572例(63.9%),入院NIHSS评分中位数为2分,1年卒中复发为26例(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P每升高1 U/L,轻型脑梗死患者的1年卒中复发风险增加2%(OR 1.02,95%CI 1.01~1.04,P=0.030);每升高10 U/L,1年卒中复发风险增加19%(OR 1.19,95%CI 1.01~1.41,P=0.030)。高水平组(Q2、Q3与Q4组)与最低水平组(Q1组)间的1年卒中复发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四分组间1年卒中复发风险升高趋势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ALP可能是轻型脑梗死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
逯青丽刘仲仲蔺雪梅曹欢王静刘佩王芳史亚玲王清刘国正吴松笛
关键词:血清碱性磷酸酶卒中复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