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麒
- 作品数:28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胸封堵夹层破口在局限性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 王石雄韩磊王炜柳德斌高秉仁岳晓通王玮璠马麒贺逢孝
- 全胸腔镜下loop-in-loop腱索重建加二尖瓣成形环植入术矫治二尖瓣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总结与分析全胸腔镜下loop-in-loop技术腱索重建加二尖瓣成形环植入术治疗二尖瓣脱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心脏中心自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1例二尖瓣瓣叶脱垂患者,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50.90±9.66)岁,体重(64.81±11.56)kg。在全胸腔镜下右房-房间隔切口入路,行loopin-loop人工腱索重建加二尖瓣成形环植入术,术中行打水试验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估成形效果。收集术后1周、出院前及出院后进行随访的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片结果。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无再次成形或瓣膜置换、无中转开胸、无恶性心律失常、围术期死亡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其中10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1例同时完成三尖瓣成形术+射频消融术,平均体外循环时间(255.57±37.2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62.24±19.61)min,loop数2~5(3.29±0.78)个,成形环大小28~34(31.11±1.88)mm,呼吸机辅助时间(19.43±14.68)h,住ICU时间(58.45±24.60)h,术后住院时间(12.28±3.61)d。术后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TTE),3例患者二尖瓣有微少量反流,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6个月,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等定期进行随访,随访2~51个月。出院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5.06±2.96)mm、左室舒张末期容积(108.11±17.09)mL、左房直径(LAD)(35.56±6.93)mm、心胸比率0.53±0.13,均较入院时明显缩小(P<0.05),肺动脉压为(19.22±6.38)mm Hg,较入院时降低(P<0.05),射血分数值62.33%±4.00%,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期间LAD和LVEDD比术前均明显缩小,心功能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新发二尖瓣脱垂、反流量增加,无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栓塞及抗凝相关并发症。结论全胸腔镜下loop-in-loop人工腱索技术加二尖瓣成形环植入术矫治二尖瓣脱垂安全有效、创伤小、美容效果好、早中期效果良好,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但手术操作时�
- 王石雄高秉仁李宁荫王炜王玮璠马麒贺逢孝薛羽柳德斌
- 关键词:全胸腔镜二尖瓣脱垂人工腱索
- 漫谈心脏外科的发展历程
- 2020年
- 十九世纪中叶,乙醚和氯仿的出现保证了外科手术的顺利开展,人们开始逐步对心脏损伤的外科修复产生浓厚兴趣,尝试在动物实验室进行心脏损伤修复等相关研究。外科之父奥地利医生Theodor曾经说过:“在心脏上动手术,是对外科的亵渎,任何试图在心脏上进行手术的人都将身败名裂”。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心脏一直是外科手术的禁区。但是随着外科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进一步对心脏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有所认识,心脏外科慢慢地蓬勃发展起来。本文就心脏外科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史为鉴,开拓未来。
- 李勇男王玮璠马麒贺逢孝赵应录高秉仁柳德斌
- 关键词:心脏外科心脏损伤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室外科医疗外科修复
- 全胸腔镜下二尖瓣手术97例经验总结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经胸壁三孔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2-2018-02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接受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6例,女41例;年龄20~73岁,平均(58±17)岁。所有患者患有二尖瓣中-重度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其中鲁登巴赫综合征3例,合并心房颤动19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8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40例。手术采用股动脉、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阻闭升主动脉,冷血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行心肌保护,完全胸腔镜下行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结果:本组9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全组无术后残余漏、瓣周漏,6例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分别为肾功能不全4例,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二次开胸止血1例,术中扩大切口1例,均顺利恢复。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65±45) min;平均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02±41) min;平均手术时间(238±57) min。平均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9±11) h,平均ICU停留时间(28±13) h,术后平均引流量(278±86) ml,平均住院时间(9.5±3.8) d。术后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无明显降低(P=0.112),术后左心房明显缩小(P=0.046);其中,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后左心室内径明显缩小(P=0.039)。置换后的人工瓣膜和成形后的自体瓣膜均正常关闭,无瓣周漏,无狭窄或关闭不全。随访3~72个月,全部病例中,5例有轻度肾功能不全表现,余无其他并发症或死亡。结论: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手术的手术操作安全,创伤小,疗效确切,在二尖瓣疾病的外科治疗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 王炜王玮璠王石雄马麒赵应录韩磊贺逢孝薛羽柳德斌高秉仁
-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心脏瓣膜假体植入二尖瓣
- 全胸腔镜下loop-in-loop人工腱索技术修复二尖瓣脱垂的疗效分析
- 王石雄王炜柳德斌高秉仁王玮璠马麒薛羽韩磊
- 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自发再通并左室附壁血栓一例探讨
- 2017年
-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冠脉)自发再通伴左室附壁血栓的诊治要点,避免误诊。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冠脉自发再通伴左室附壁血栓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双下肢酸痛、乏力,发现心脏肿物5 d收入院。1年前因胸骨后疼痛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造影未见血管狭窄。本次入院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示:左室前间壁室壁变薄,回声增强,正常结构及运动幅度消失,心尖部探及略高回声团块附着,考虑左室前间壁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心尖部附壁血栓形成。下肢血管彩超示:双下肢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血栓形成。冠脉造影未见血管明显狭窄。完善术前准备后在体外循环下取出心尖部占位性病变,术后病理诊断为血栓形成,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心肌梗死后冠脉自发再通伴左室附壁血栓形成临床少见,易误漏诊,且对其他组织器官威胁大,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
- 薛羽高秉仁王石雄柳德斌王炜王玮璠马麒
-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栓形成黏液瘤
- 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封堵治疗局限性主动脉夹层被引量:3
- 2016年
-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为凶险,也是常见的复杂的主动脉疾病之一,而Stanford A型病死率最高。Stanford A型的治疗方法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开放手术,腔内修复术的应用仍然有限。目前常规外科手术须在深低温全麻和体外循环下进行,操作复杂,创伤较大,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 王石雄高秉仁王炜柳德斌王玮璠马麒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封堵术
- 经胸“打孔”微创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胸“打孔”微创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为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提供一种新的临床治疗方法。
- 王石雄李红昕王小锋王炜王玮璠马麒柳德斌
- 经胸“打孔”食管超声引导下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一例
- 2018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因"胸闷、心慌、气促半月"入院。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Ⅵ级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震颤。心脏彩超检查示:主动脉无冠瓣呈囊袋样向右房侧膨出,长约25 mm,顶部见破口,大小约4 mm,见连续分流频谱,速度451 cm/s,压差81 mmHg;
- 王石雄柳德斌高秉仁王小锋王炜王玮璠马麒
- 关键词:主动脉窦瘤封堵治疗微创
- 95例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成形手术经验总结
- 2016年
-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和二尖瓣成形手术的临床经验,改进手术技巧,提高近、远期疗效。
- 柳德斌王炜王玮璠王石雄马麒高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