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志明
-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弹药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增强型电磁轨道炮发展现状及技术特点被引量:2
- 2016年
- 阐述了增强型轨道炮的设计原理,介绍了国外几种典型增强型轨道炮的结构并分析了其性能。总结了增强型轨道炮在提高炮口动能、系统电感梯度值及电能利用效率方面具有的优势,以及层叠式增强轨道炮结构复杂、滑动电接触控制困难及平面式增强轨道炮电枢前端磁场强度大等制约增强型轨道炮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增强型轨道炮的研究方向。
- 乔志明雷彬向红军邢彦昌吕庆敖
- 关键词:电磁发射
- 电磁轨道炮系统建模与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轨道炮利用电能将电枢及弹丸推动至超高速,是具有武器应用背景的复杂机电系统。介绍了轨道炮基本原理,在分析了轨道炮电路、运动学、能耗特点基础上,利用MATLAB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计算了不同电感梯度条件下轨道炮系统的发射电流、电枢速度、溃入炮体能量,分析了发射过程中不同形式的能量损耗及能量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特定电源参数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提高电感梯度值,电流幅值降低,炮口动能和发射效率提高明显。这对研究轨道炮电能应用特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乔志明雷彬吕庆敖向红军邢彦昌
- 关键词:轨道炮电路
- 串联并列增强型轨道炮电磁特性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介绍了串联并列增强型轨道炮基本结构与原理,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仿真分析了轨道内电流分布、炮膛磁感应强度、电感梯度值在50Hz半周期正弦电流激励下的特点。结果表明,串联并列增强型轨道炮在幅值为200kA的50Hz半周期正弦波电流作用下,轨道不同位置电流出现幅值和相位上的差异,出现的电流密度最大值为763MA/m^2,轨道边缘电流相位超前于轨道中心位置处;5ms时刻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7.004T,磁感应强度呈中心对称分布;5ms时刻电感梯度值为7.48μH/m,此时可产生电磁发射力为150kN。分析认为串联并列增强型轨道炮具备良好的电磁发射特性,本研究为该轨道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对实用化轨道炮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乔志明雷彬邢彦昌向红军吕庆敖
- 关键词:电磁发射电流分布磁场分布
- 轨道炮枢/轨接触界面温度仿真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在分析了摩擦热、接触欧姆热及热传导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将摩擦热、接触欧姆热生成速率加载于接触部位,建立了一种枢/轨相对运动条件下热分析的仿真模型,计算了在不同接触电阻值和速度条件下接触界面的温度分布情况,得到了接触界面不同部位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温升与接触电阻、相对速率的关系,分析认为:界面温升受界面生热率、枢/轨相对运动速率共同影响;接触电阻欧姆热是引起界面温升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轨道炮滑动电接触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 乔志明雷彬吕庆敖向红军邢彦昌
- 关键词:滑动电接触温度分布接触电阻摩擦热
- 电磁轨道炮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27
- 2016年
- 电磁轨道炮是利用电磁力将弹丸加速到超高速的新概念武器系统,可遂行直瞄打击、超高空或超远程投送弹药等多种作战任务。介绍了轨道炮的基本原理,从电能利用角度对轨道炮研究中电源与电力控制、轨道与电枢结构设计、超高速滑动电接触理论与技术以及轨道炮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依据电磁轨道炮发展规律及现有技术水平,分析其新的发展趋势为大炮口动能轨道炮设计、基于轨道发射的弹丸设计以及轨道长寿命研究,对新概念武器发展有一定参考意义。
- 乔志明雷彬吕庆敖向红军黄旭
- 关键词:电磁发射电磁轨道炮脉冲功率电源滑动电接触炮口动能
- 多匝轨道炮的电磁学优势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多匝轨道炮采用多层结构,是解决简单电磁轨道炮电感梯度小、电流汇聚严重等轨道炮应用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分别对简单轨道炮、双匝、三匝轨道炮膛内磁场分布、电感梯度、轨道内电流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为在单侧通流总量不变、口径相同条件下,3种结构形成的磁场分布近似,多匝轨道炮电感梯度提高明显且电流汇聚程度减弱。分析认为,与简单轨道炮相比,轨道炮采用多匝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脉冲电流的大幅值需求,进而减小对电源的要求、降低电源及回路线缆的不必要能耗、减弱欧姆热集中带来的不良影响,是轨道炮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 乔志明雷彬吕庆敖向红军邢彦昌
- 关键词:电磁发射磁场分布电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