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菲菲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责任保险
  • 4篇侵权
  • 4篇侵权责任
  • 4篇侵权责任法
  • 4篇污染责任
  • 4篇污染责任保险
  • 4篇环境污染
  • 4篇环境污染责任
  • 4篇环境污染责任...
  • 4篇保险
  • 3篇社会
  • 3篇社会化
  • 3篇保险制度
  • 2篇责任保险制度
  • 2篇环境侵权
  • 2篇环境污染责任...
  • 2篇规制
  • 2篇法律
  • 2篇法律规制
  • 1篇第三方责任

机构

  • 8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8篇郑菲菲
  • 5篇贾爱玲

传媒

  • 2篇中国环境管理...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环境保护与循...
  • 1篇第十二届长三...
  • 1篇新形势下环境...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与侵权责任法关系探究被引量:1
2016年
环境侵权行为具有社会妥当性、间接性、公害性等诸多特性,致使传统侵权责任法在面对环境污染案件时常常功能失灵,捉襟见肘。为了突破困境,传统侵权责任法转型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应运而生,并对侵权责任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侵权责任法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适用基础,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为侵权责任法的实施补充,侵权责任法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环境侵权的救济体系。
郑菲菲贾爱玲
关键词:环境侵权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排污权初始配置的相关问题及其完善被引量:1
2016年
排污权的初始配置是排污权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排污初始配置中存在着理论依据缺乏、法律制度缺位、分配机制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实践中可通过确定排污权的性质,寻找排污权正当性依据;建立健全排污权分配的相关法律制度;多标准确定排污权人;建立以有偿分配为主、无偿分配为辅,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因地制宜的排污权分配方式来解决排污权初始分配的相关问题。
郑菲菲贾爱玲
关键词:排污权初始分配
土壤污染防治责任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近年来土壤污染形势愈发严峻,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迫在眉睫。责任机制的建立是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核心,但分析目前的土壤污染案件,其中存在着土壤污染防治责任法律支持不足、责任主体及其义务不明、责任承担方式狭隘、归责原则适用有差别等问题。应当借鉴域外相关制度,加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根据污染物的特征与分类扩充责任主体范围、明确责任主体义务。
郑菲菲贾爱玲
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地污染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视角下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研究——以浙江省的试点为例
环境侵权行为由于其具有社会妥当性、间接性、结果公害性等诸多特性,传统侵权责任法在面对环境污染案件时常常功能失灵、捉襟见肘:过错责任原则难以充分救济受害人,近因原则适用困难,个别救济无力。为了突破困境,传统侵权责任法转型向...
郑菲菲
关键词:侵权责任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险费率社会化
文献传递
侵权责任法视角下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研究
环境侵权行为由于其具有社会妥当性、间接性、公害性等诸多特性,传统侵权责任法在面对环境污染案件时常常功能失灵,捉襟见肘。为了突破困境,传统侵权责任法转型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应运而生。但目前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
郑菲菲贾爱玲
关键词:环境侵权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文献传递
我国水权交易的实践研究
提高的水资源稀缺化程度促使水权交易应运而生.然而分析总结我国当前水权交易实践,其中普遍存在着水权产权不明晰,水权交易法律依据及交易规则缺乏等诸多问题.因此,根据当前我国水权交易的具体实践情况结合国外水权交易相关经验,提出...
郑菲菲
关键词:水权交易制度法律规制司法实践
侵权责任法视角下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研究——以浙江省的试点为例
环境侵权行为由于其具有社会妥当性、间接性、结果公害性等诸多特性,传统侵权责任法在面对环境污染案件时常常功能失灵、捉襟见肘:过错责任原则难以充分救济受害人,近因原则适用困难,个别救济无力。为了突破困境,传统侵权责任法转型向...
郑菲菲
关键词:侵权责任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法律规制
法域视角下的网络交易平台售假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淘宝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网络交易平台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网络售假的不良风气。其根本原因在于网络交易平台的固有属性为网络售假提供天然屏障;网络交易平台准入门槛低,监管不到位;网络交易第三方与售假者具有利益共同体的关系。网络交易平台售假遭遇新的法律难题,亟需我们建立健全网络交易平台法律制度;落实网络交易平台第三方的法律义务;加强政府监管,规范网络交易平台销售行为。
郑菲菲贾爱玲
关键词:网络交易平台第三方责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