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婧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诱导期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肿瘤
  • 1篇人脐
  • 1篇人脐带
  • 1篇人脐带间充质...
  • 1篇手术
  • 1篇手术中
  • 1篇双频谱指数
  • 1篇通气
  • 1篇脐带
  • 1篇脐带间充质干...
  • 1篇腔镜手术
  • 1篇全肠内营养
  • 1篇全麻
  • 1篇全麻诱导
  • 1篇全麻诱导期
  • 1篇肿瘤
  • 1篇无效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郭婧
  • 2篇高翔
  • 2篇靳三庆
  • 1篇王培培
  • 1篇郑志楠
  • 1篇陈丽红
  • 1篇杨庆帆
  • 1篇陈惠萍
  • 1篇晁康
  • 1篇胡品津
  • 1篇张南荣
  • 1篇李宏
  • 1篇唐健
  • 1篇王凯
  • 1篇郅敏

传媒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0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全肠内营养在合并并发症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成人活动CD患者中的疗效
杨庆帆高翔陈惠萍郅敏郭婧胡品津
观察者警觉/镇静评定评分与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在全麻诱导期丙泊酚滴定给药中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期丙泊酚滴定给药过程中,观察者警觉/镇静评定(OAAS)评分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之间的关系,分析BIS监测延迟对麻醉深度评估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的患者,全麻诱导期予丙泊酚0.5 mg·kg^(-1)·min^(-1)泵注速度分别滴定至OAAS评分4分、3分、2分、1分,达到1分后给予瑞芬太尼2μg/kg、罗库溴铵0.6 mg/kg,2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记录每个评分时的BIS值、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丙泊酚给药量,并分析OAAS评分与BIS值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BIS值在判断OAAS评分达到1分时的诊断效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气管插管,不同OAAS评分对应的BIS值之间的存在差异(P<0.01),OAAS评分从5分至4分时,BIS值平均下降4.08;从4分至3分时下降8.32;从3分至2分时下降5.43;从2分至1分时下降5.24。OAAS评分与BIS值之间有显著相关(ρ=0.775,P<0.001)。OAAS评分1分对应的BIS值中位数为76,83.33%的患者BIS值超过60。ROC曲线分析显示,OAAS评分达到1分的最佳BIS截断值为84,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73.3%,曲线下面积(AUC)为0.842(0.803~0.881)。结论全麻诱导期OAAS评分与BIS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OAAS评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实时性,可有效弥补BIS监测延迟的不足。
陈丽红谢惠琳黄霞罗彤枫郭婧林春萌刘雪艳史李铄靳三庆
关键词:全麻诱导期丙泊酚脑电双频谱指数
肺开放通气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氧合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全身麻醉机械通气后,约9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不张。本研究拟验证,在腹腔镜手术中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期间,应用间歇肺复张手法(RM)联合中等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构成的肺开放策略(OLS)可减少肺不张,从而减少术中氧合障碍的发生这一推测,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提供更优的术中机械通气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研究方案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审批号:2017ZSLYEC-002),并在ClinicalTrials.gov上进行注册(注册号:NCT03160144)。研究纳入2017年1—7月间,接受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年龄>40岁、预计气腹时间≥1.5 h、脉搏氧饱和度(SpO2)≥92%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分级≥2级的患者,排除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Ⅳ级、近1个月内有肺炎、急性呼吸衰竭或脓毒血症史、体质指数≥30 kg/m2、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大泡和进行性神经肌肉疾病以及参与了其他干预性临床研究的患者。随机(1∶1)分入OLS组(机械通气期间PEEP设为8 cmH2O并间歇给予RM)或NOLS组(机械通气期间不给予OLS)。气腹后0.5 h(T1)、1.5 h(T2)及入复苏室后20 min分别行动脉、中心静脉血气分析,计算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和分流率(QS/QT),并根据监护数据计算气腹前即刻(T0)和T2时的呼吸驱动压。主要结局事件是术中机械通气期间发生的氧合障碍(PaO2/FiO2≤300 mmHg)。结果96例在全身麻醉小潮气量机械通气下行手术的患者被纳入分析(每组48例)。机械通气时,氧合障碍累计发生率OLS组14.6%(7/48),NOLS组35.4%(17/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6,RR=0.31,95%CI:0.12~0.84,P=0.033)。机械通气期间,OLS组PaO2/FiO2高于NOLS组[T1时,(427±103)mmHg比(366±109)mmHg,t=-2.826,P=0.006;T2时,(453±103)mmHg比(388±122)mmHg,t=-2.739,P=0.007];OLS组呼吸驱动压[T0时,(6±3)cmH2O比(10±2)cmH2O,t=7.42
李宏郭婧王凯张南荣郑志楠靳三庆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小潮气量机械通气肺开放策略
过表达IL-17RLM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过表达白细胞介素17受体样分子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IL-17RLM-hUCMSCs)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为炎症性肠病的干细胞治疗提供优化的种子细胞。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UCMSCs,利用慢病毒载体向干细胞内转入IL-17RLM基因,构建IL-17RLM-hUCMSCs。采用TNBS诱导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无菌取炎症小鼠脾脏制备淋巴细胞悬液,在刀豆蛋白A(Con A)刺激下将淋巴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IL-17RLM-hUCMSCs及hUCMSCs共培养,72 h后以淋巴细胞+Con A为阳性对照,CCK8法及CFSE标记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Th17及Treg)比例的改变。结果:hUCMSCs及IL-17RLM-hUCMSCs均对ConA刺激下的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当MSCs/淋巴细胞为1∶1~1∶10时,MSC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在有效浓度范围内,IL-17RLM-hUCMSCs较h UCMSCs抑制作用更强(P〈0.05)。hUCMSCs及IL-17RLM-h UCMSCs均能够下调结肠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Th1和Th17细胞亚群比例,上调Treg细胞亚群比例,但IL-17RLM-h UCMSCs对Th17细胞亚群的抑制作用更显著(P〈0.05)。结论:IL-17RLM-hUCMSCs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且该作用优于h UCMSCs。同时,IL-17RLM-hUCMSCs可调节T细胞亚群的免疫平衡,且抑制Th17细胞亚群作用强于hUCMSCs。
郭婧晁康唐健王培培高翔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淋巴细胞免疫调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