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琳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胆红素
  • 1篇凋亡
  • 1篇凋亡率
  • 1篇血管
  • 1篇血性
  • 1篇移动抑制因子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细胞
  • 1篇直肠肿瘤
  • 1篇头昏
  • 1篇皮素
  • 1篇评分
  • 1篇评分预测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血管
  • 1篇肿瘤
  • 1篇转氨酶
  • 1篇总胆红素

机构

  • 3篇宝鸡市中医医...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作者

  • 3篇吕琳
  • 2篇李静
  • 1篇吕敏
  • 1篇罗新军
  • 1篇李永强
  • 1篇潘艳艳

传媒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肝爽颗粒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肝爽颗粒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0.5 m L,1次/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肝爽颗粒,3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以及血清白介素-17(IL-17)、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HBV-DNA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95.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IL-17、MIF和HBV-DNA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爽颗粒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改善机体肝功能和血清IL-17、MIF和HBV-DNA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罗新军张佩吕琳李静
关键词:肝爽颗粒门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白介素-17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槲皮素调控JAK2/STAT3对直肠癌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了解影响直肠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探讨槲皮素对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为直肠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随机分为4组,包括A组(无药物干预Colo320细胞)、B组(Colo320细胞+25μmol/L的槲皮素)、C组(Colo320细胞+50μmol/L的槲皮素)及D组(Colo320细胞+100μmol/L的槲皮素),经不同浓度槲皮素干预后分别采用MTT法检测Colo320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Colo320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检测侵袭数目,免疫印迹及RT-PCR检测JAK2/STAT3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及D组Colo320细胞存活率均下降(P<0.05),经不同浓度槲皮素干预的B、C及D组Colo320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D组72 h存活率最低,为(36.20±2.65)%,任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经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的B组、C组及D组Colo320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D组Colo320细胞凋亡率最高,为(24.92±2.51)%,与B组、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经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的B组、C组及D组Colo320侵袭数量逐渐降低(P<0.05),D组Colo320细胞侵袭数量最低,为(44±10)个,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Colo320细胞中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及JAK2、STAT3 m RNA表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C组相比,D组JAK2、STAT3蛋白、m RNA及磷酸化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槲皮素能够降低直肠癌Colo320存活率及侵袭能力,增加凋亡,存在浓度依赖性,可能与抑制JAK2/STAT3磷酸化表达相关。
吕琳李静
关键词:直肠肿瘤槲皮素JAK2/STAT3存活率凋亡率
ABCD2评分预测头昏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风险的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方法收集118例以头昏为主要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在首诊时使用ABCD2评分进行评价,并将入组者分为低危组(1~3分),中危组(4~5分)和高危组(6~7分)。入组患者均在入组后即进行头颅CT检查,在48~72 h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弥散加权序列是否出现高信号,以确定是否发生脑血管病事件。出院后对入组者进行长达6个月的随访,观察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入组118例患者,其中男57例,女61例;年龄62-77岁,平均年龄(65.8±11.6)岁。高危组37例,中危组29例,低危组52例。经证实入组患者中15例(12.7%)发生脑血管病事件,经影像学证实均为脑梗死。高危组中11例(29.7%)发生脑梗死,中危组3例(10.3%)发生脑梗死,而低危组患者在随访观察期内仅有1例(1.9%)发生脑梗死,3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BCD2评分系统可有效预测头昏患者发生脑血管病事件的风险。该评分方法的应用对早期干预,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进展,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吕敏吕琳温慧军李永强潘艳艳
关键词:头昏脑梗死ABCD2评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