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天羽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二尖瓣
  • 4篇修复术
  • 3篇疗效
  • 3篇二尖瓣反流
  • 3篇二尖瓣修复术
  • 3篇反流
  • 2篇远期
  • 2篇远期疗效
  • 2篇评分
  • 2篇评分分析
  • 2篇微创
  • 1篇心内膜
  • 1篇心内膜炎
  • 1篇胸骨
  • 1篇胸骨切口
  • 1篇修复术后
  • 1篇右胸
  • 1篇置换术
  • 1篇置入
  • 1篇置入技术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作者

  • 5篇丁文军
  • 5篇洪涛
  • 5篇李军
  • 5篇王春生
  • 5篇赖颢
  • 5篇周天羽
  • 4篇孙勇新
  • 3篇陈海燕
  • 1篇朱铠
  • 1篇徐德民
  • 1篇赵东
  • 1篇邵孟平
  • 1篇夏利民
  • 1篇魏来

传媒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成人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二尖瓣修复是否需要置入二尖瓣成形环
2017年
二尖瓣反流复发是影响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术后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1],二尖瓣成形环置入技术可明确提高二尖瓣退行性变修复术后的远期疗效,但原发孔型ASD患者置入成形环能否提高二尖瓣修复疗效目前尚无明确共识.我们回顾本中心成年原发孔型ASD患者病历资料,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按是否置入二尖瓣成形环将患者1∶1分组匹配,分析患者中长期疗效,报道如下.
周天羽李军赖颢孙勇新陈海燕邵孟平徐德民丁文军洪涛王春生
关键词:孔型房间隔缺损置入技术成人远期疗效修复术后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修复术和二尖瓣置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比较二尖瓣修复术与二尖瓣置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二尖瓣反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225例患者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二尖瓣反流在本中心行手术治疗,男159例,女66例;年龄13-76岁,平均(42±15)岁。89例行二尖瓣修复术(修复组),136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置换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及围手术期资料并比较远期随访疗效。结果 两组均无手术死亡。修复组术前发生栓塞事件(9.0%对22.8%,P〈0.05)及脑血管意外(6.7%对17.6%,P〈0.05)比例均显著低于置换组,二尖瓣赘生物比例显著低于置换组(59.6%对89.0%,P〈0.05),其他术前临床资料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修复组和置换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分别为(87±30)min和(86±33)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52±21)min和(51±23)min,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分别有31.5%和33.1%患者同期行其他心脏手术。修复组术后重症监护时间显著短于置换组[(1.4±0.7)天对(1.9±1.3)天,P〈0.001],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围手术期修复组未发生脑血管意外,置换组2例(1.5%)患者出现脑出血。修复组无住院死亡患者,置换组2例住院死亡,死因为脑出血和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后随访3-134个月,平均(40±35)个月,总随访率85%。术后10年,修复组和置换组心脏相关不良事件豁免率分别为88%和86%(P〉0.05)。 结论 二尖瓣修复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二尖瓣反流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中长期可靠性均较为满意,可在避免人工瓣膜相关并发症的同时降低抗凝相关并发症风险。二尖瓣修复应以确保彻底清除感染组织为基础,若感染累及范围较大,则应考虑实施瓣膜置换手术。
周天羽李军赖颢孙勇新陈海燕丁文军洪涛王春生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反流二尖瓣置换
不同入路行二尖瓣修复术治疗Barlow综合征所致复杂二尖瓣反流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经右胸微创入路行二尖瓣修复术治疗Barlow综合征所致复杂二尖瓣反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4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二尖瓣修复手术的Barlow综合征患者52例,其中19例经右胸微创入路(微创组),33例经正中胸骨入路(正中切口组)。比较两组手术、围术期及随访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微创组体外循环时间长于正中切口组[(105.3±33.7)比(86.7±30.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正中切口组[(61.4±19.2)比(52.0±22.0)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411.0±446.7)比(550.0±293.6)m L]、重症监护时间[(1.5±2.3)比(1.8±1.3)d]及住院时间[(5.6±2.2)比(7.2±3.1)d]均低于正中切口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全部修复成功,正中切口组3例术中转行二尖瓣置换术。微创组1例住院死亡,正中切口组无住院死亡(P〉0.05)。术后随访3~70个月,平均(25±19)个月。微创组及正中切口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8%(P〉0.05),再次二尖瓣手术豁免率分别为100%和82%,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复发豁免率分别为92%和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入路实施二尖瓣修复术治疗Barlow综合征所致二尖瓣反流的手术难度相对较大,但经过一定训练和经验积累,微创入路亦可获得与传统正中入路相似的手术安全性和良好疗效。
李军周天羽赖颢朱铠陈海燕丁文军洪涛王春生
关键词:二尖瓣反流二尖瓣修复术微创手术
瓣叶切除与人工腱索技术应用于修复单纯二尖瓣后叶病变的中远期疗效比较--倾向性评分分析
李军王春生周天羽赖颢孙勇新夏利民丁文军洪涛
经右胸微创与正中胸骨切口行单纯二尖瓣修复术的近中期疗效比较--倾向性评分分析
周天羽王春生李军赖颢孙勇新魏来丁文军赵东洪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