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红毅

作品数:15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蜜蜂
  • 4篇意大利蜜蜂
  • 4篇白垩病
  • 4篇触角
  • 3篇育种
  • 3篇抗病
  • 3篇昆虫
  • 3篇基因
  • 3篇非编码
  • 3篇非编码区
  • 3篇编码区
  • 3篇SNP
  • 2篇行为发育
  • 2篇意蜂
  • 2篇相关基因
  • 2篇抗病育种
  • 2篇昆虫嗅觉
  • 2篇SNPS
  • 2篇哺育
  • 1篇嗅觉

机构

  • 15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15篇聂红毅
  • 14篇苏松坤
  • 8篇李志国
  • 5篇刘元珍
  • 4篇谢翠琴
  • 2篇李江红
  • 2篇黄伟峰
  • 2篇林焱

传媒

  • 4篇中国蜂业
  • 1篇昆虫学报
  • 1篇蜜蜂杂志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0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蜜蜂抗病育种技术研究及优良蜂种培育
<正>近年来,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的资助下,我们开展了蜜蜂优质、高产、抗病育种技术方面的研究,致力于蜜蜂重要经济性状(抗白垩病、蜂王浆高产等)分子标记的筛选、验证,并利用蜜蜂闭锁群体育种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
苏松坤刘元珍李志国聂红毅
文献传递
昆虫触角转录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昆虫通过信息交流感受内外坏境的变化,影响着昆虫定位、搜索食物源、寻找产卵地点和选择配偶等行为。在昆虫中,触角分布着较多的嗅觉感受器,可以感知挥发性分子、气味和激素,是昆虫重要的嗅觉器官,参与信息交流。综述和展望昆虫触角转录组的研究进展,有利于促进害虫管理、害虫防治和社会性昆虫级型分化与劳动分工的研究,也能为昆虫触角后续研究和昆虫触角仿生的应用提供参考。
谢翠琴聂红毅苏松坤
关键词:昆虫触角转录组
蜜蜂嗅觉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蜜蜂嗅觉影响蜜蜂交尾、哺育和采集等行为,对蜂群的繁衍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蜜蜂触角上分布着大量的嗅觉感觉器,能感知挥发性分子、气味和激素等,因此是蜜蜂最重要的嗅觉器官,也是蜜蜂参与嗅觉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蜜蜂触角、嗅觉感受器、嗅觉相关蛋白及嗅觉传导机制等,能为蜜蜂后续的研究和蜜蜂触嗅觉的应用提供参考。
谢翠琴聂红毅苏松坤
关键词:蜜蜂触角嗅觉
意大利蜜蜂幼虫非编码区抗白垩病相关SNPs的筛选
蜜蜂白垩病是由蜜蜂球囊菌感染蜜蜂幼虫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蜜蜂中发病率最高的真菌病。蜜蜂球囊菌只感染蜜蜂幼虫,导致幼虫在化蛹前死亡,造成蜂群群势下降,引起减产,影响养蜂者的收入。前人的研究已经鉴定出蜜蜂的第2和11号染色体...
许叔鹏聂红毅刘元珍王雪妍李志国苏松坤
关键词:蜜蜂白垩病SNP非编码区
文献传递
四川万源中华蜜蜂形态指标测定被引量:1
2018年
选取四川省万源市中蜂遗传资源保护区内13个蜂场的65群中蜂样本,每群测定50只工蜂的形态指标,包括吻长、前翅长等12个形态指标。同时,将四川万源中蜂的10个相关形态指标数据与海南海口、海南文昌等33个地区已报道的中蜂形态指标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四川万源中蜂的吻长、第四背板长等形态指标的均值比其他地区中蜂更大;四川万源中蜂的肘脉指数均值比其他地区中蜂更小,提示着四川万源中蜂的采集力可能更强。这些结果可为当地中蜂遗传资源调查与保护提供形态学数据。
操君俞鸿飞何洁于守霞刘廷俊李春张川胡黔聂红毅
关键词:中华蜜蜂遗传资源保护
基于CRISPR/Cas9的蜜蜂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
CRISPR/Cas9技术是一种RNA引导的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能对基因组序列进行精确编辑,在探究基因功能、修复受损基因、沉默有害基因、改良品质性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蜜蜂作为重要的模式生物,其社会生物学特性一直受...
耿海洋聂红毅张猛李志国苏松坤
关键词:意大利蜜蜂
文献传递
工蜂触角中哺育和采集行为相关基因的鉴定
蜜蜂的社会性活动主要通过嗅觉交流完成,借助不同的昆虫信息素和气味分子来实现.虽然劳动分工及主要的嗅觉器官(触角)已经被广泛研究,但是嗅觉如何影响行为的发育仍然不明确.我们对西方蜜蜂刚出房工蜂、哺育蜂及采集蜂的触角中基因的...
聂红毅许叔鹏谢翠琴耿海洋赵亚周李江红黄伟峰林焱李志国苏松坤
关键词:昆虫嗅觉触角行为发育
“蜂强1号”意蜂与福州本地意蜂形态指标比较分析
2018年
本实验选取"蜂强1号"意蜂33群,福州本地意蜂30群,每群分别测定10只工蜂的形态指标(吻长、前翅长、前翅宽等34个形态指标),同时分别测定两个意蜂蜂种的11个蜂群(每个蜂群抽取5~6只)刚出房工蜂的初生重。实验结果表明:两个意蜂蜂种34个形态指标中,19个指标差异极其显著(P<0.01),5个指标差异显著(P<0.05),刚出房工蜂初生重差异极其显著(P<0.01);两个蜂种的工蜂吻长、前翅面积、3+4背板长等重要形态指标差异极其显著(P<0.01),且"蜂强1号"意蜂大于福州本地意蜂。这些结果表明"蜂强1号"意蜂的采集力可能大于福州本地意蜂。
操君刘元珍刘庆管鹭斌何洁杨辉祥梅会会李至春于守霞雷德福曹旭梅张丽颖聂红毅苏松坤
意大利蜜蜂染色体DNA非编码区抗白垩病相关的SNP的筛选与验证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筛选验证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染色体DNA非编码区与抗白垩病相关的SNP。【方法】本研究将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孢子接种于人工饲养的意大利蜜蜂3日龄幼虫,根据是否存在白垩病症状进而筛选出抗病个体和易感个体。基于前期重测序结果中意大利蜜蜂第2和11号染色体DNA非编区与抗白垩病相关的SNP信息,利用PCR测序的方法筛选并验证意大利蜜蜂幼虫第2和11号染色体DNA非编码区与幼虫抗白垩病相关的55个SNP。【结果】发现位于意大利蜜蜂第11号染色体LOC100578413基因5′端的非编码区的SNP(T14570310C)在抗病个体中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C等位基因频率,且抗病个体中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易感幼虫中的T等位基因频率,表明该SNP位点与抗白垩病相关。该分子标记对抗性个体和易感个体的判断结果与前期筛选的编码区SNP(C2587245T)分子标记的结果一致。【结论】筛选并验证意大利蜜蜂第11号染色体DNA非编码区的SNP(T14570310C)与抗白垩病相关。该位点为抗白垩病分子辅助选育提供新的分子标记,在意大利蜜蜂白垩病早期检测和培育白垩病抗性的蜂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聂红毅许叔鹏王雪妍高艳朱雅楠苏松坤
关键词:意大利蜜蜂白垩病染色体DNA非编码区SNP
意蜂基因组非编码区抗白垩病相关SNPs的筛选
蜜蜂白垩病是由蜜蜂球囊菌感染蜜蜂幼虫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导致幼虫在化蛹前死亡,造成蜂群群势下降,引起减产,影响养蜂者的收入。已有研究鉴定出蜜蜂的第2和11号染色体与蜜蜂幼虫抗白垩病相关,且从编码区筛选验证出了一个可以评估蜂...
许叔鹏聂红毅刘元珍王雪妍李志国苏松坤
关键词:蜜蜂白垩病SNP非编码区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