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宛云英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急救医疗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急救
  • 3篇院前急救
  • 2篇重症
  • 2篇危重
  • 2篇危重症
  • 2篇急危重症
  • 2篇创伤
  • 1篇第一目击者
  • 1篇预防性
  • 1篇云计算
  • 1篇早期预警评分
  • 1篇智能化
  • 1篇伤患者
  • 1篇生命
  • 1篇生命支持
  • 1篇死亡病例
  • 1篇评分
  • 1篇抢救
  • 1篇抢救时间
  • 1篇重症患者

机构

  • 3篇深圳市急救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广东省医学会
  • 1篇天津市急救中...

作者

  • 5篇宛云英
  • 2篇余益民
  • 2篇张福林
  • 2篇乔莉
  • 1篇史一焱
  • 1篇张红娟
  • 1篇杨吉江
  • 1篇李金年
  • 1篇赵小斐
  • 1篇段绍斌
  • 1篇张海燕
  • 1篇姚志彬
  • 1篇张海燕

传媒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智慧健康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华卫生应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构建急危重病症智慧急救模型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时间就是生命,现代医学告诉我们,急性心肌梗死的黄金抢救时间为1 h内,脑卒中的黄金抢救时间为4.5 h内。面对急性心梗及脑卒中等人类的急危重症,院前院内一体化的快速抢救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关专家对院外危重症救治生存率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美国的院外危重症救治生存率为10.1%,欧洲为10.7%,而中国不到1%。
宛云英张福林
关键词:抢救时间急危重患者危重病症急危重症患者基础生命支持第一目击者
深圳市2014年创伤急救死亡病例可预防性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通过探索和分析深圳市2014年创伤急救死亡病例的可预防性影响因素,为改进创伤救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2014年急救死亡病例调查中创伤患者的调查数据及专家评价数据,选择可能影响死亡可预防性的12项影响因素作为观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对专家小组评价中发现的影响创伤死亡可预防性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共238例急诊和院内创伤急救死亡病例纳入分析,创伤可预防性致死率达27.7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伤地点(OR=2.101,P=0.045)、受伤机制(OR=12.784,P=0.001)、是否转院(OR=6.836,P=0.002)、死亡地点(OR=5.778,P=0.000)、死亡原因(OR=4.831,P=0.000)是创伤死亡可预防性的影响因素。专家评价中,创伤急诊死亡病例问题在院前、急诊和院内3个阶段死亡病例中出现率最高(50.37%),其中流程问题在各阶段死亡病例中最高,占95.59%;院内病房死亡病例中,系统问题在3个阶段死亡病例中最高,占50%。结论深圳市可预防性死亡发生率高于发达国家报道,创伤急救服务绿色通道实施未到位及急救措施缺乏标准化是导致可预防性死亡的重要原因。创伤救治体系需要重新规划。
余益民姚志彬宛云英乔莉张海燕
关键词:创伤
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2
2017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科学的创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急救中心2011—2015年所有创伤患者调度出车及院前电子病历数据,导入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院前创伤患者逐年增加,在纳入的79 480例创伤患者中,20~49岁青壮年占76.5%;一年中,以10—12月份创伤患者较多,二月份最少;每日就诊,以夜间20:00—22:00较多,凌晨4:00—6:00较少;急救反应时间分布呈非正态分布,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中位数为9.12 min,救护车到达医院时间中位数为23.31 min;各区急救反应时间不均衡;致伤原因前3位为交通伤、斗殴伤、跌倒伤,交通伤占42.74%,55岁之前的致伤原因前3位均为交通伤、斗殴伤、跌倒,56岁之后顺位改变为跌倒、交通伤和斗殴伤,跌倒居首位,占39.51%;下肢和脊柱受伤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重伤原因以交通伤、高处坠落伤、刀砍刺伤、斗殴伤、酗酒致伤为主。结论深圳院前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其移民城市的性质密切相关,深圳市急救资源的配置依然不均衡,老龄人创伤的流行病学分布不同于其他人群,值得重视。
余益民姚志彬陈俊虎宛云英乔莉张海燕
关键词:院前急救创伤流行病学
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化医疗急救指挥系统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我国对院前急救医疗资源需求的快速增加,国内医疗急救体系目前主要以调度为主,对实现智能化具有迫切的需求。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构建智能化医疗急救指挥系统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通过对相关资源进行集成和整合,将先有"调度系统"转化为"调度指挥系统",实现医疗急救指挥系统的智能化,对于提高院前急救的工作效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宛云英张福林杨吉江李金年段绍斌
关键词:院前急救物联网云计算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信息实时传输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建立科学性的院前急危重患者救治联动预警信息系统,以无缝隙链接院前与院内救治的绿色通道。方法选择应用成熟的国际病情评分量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量表(MEWS),设计操作软件对院前急、危、重患者的病情做出评分,同时向"120"急救中心和接收医院传输信息,对比2014年7~12月实施前45055例和2015年1~6月实施后的36639例出车数据。结果本预警评分系统的实时信息传输,使实施前的院前病情评估准确率从85%提高到95%,急危重病人交接处置的时间平均加快了3min(P〈0.05)。结论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病情评分系统可提高院前急救时效和医疗质量。
邓卫丽赵小斐史一焱宛云英张红娟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院前急救急危重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