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博

作品数:14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网络
  • 4篇复杂网
  • 4篇复杂网络
  • 3篇蛋白
  • 3篇针灸
  • 3篇配伍
  • 3篇中医
  • 3篇腧穴
  • 2篇医方
  • 2篇呕吐
  • 2篇中医方剂
  • 2篇腧穴配伍
  • 2篇井穴
  • 2篇恶心
  • 2篇恶心呕吐
  • 2篇方剂
  • 2篇干预
  • 2篇干预靶点
  • 2篇靶点
  • 1篇蛋白表达

机构

  • 14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天津市公安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甘肃省肿瘤医...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德国汉堡大学

作者

  • 14篇李博
  • 4篇陈波
  • 4篇郭义
  • 3篇郭永明
  • 3篇潘兴芳
  • 2篇刘保红
  • 2篇周丹
  • 2篇郭利平
  • 2篇任明
  • 2篇陈泽林
  • 2篇乔阳
  • 2篇刘震
  • 2篇李宛蓉
  • 1篇徐汤苹
  • 1篇丁晶
  • 1篇刘阳阳
  • 1篇李宁
  • 1篇金军
  • 1篇屈超超
  • 1篇张诗武

传媒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中外医药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井穴诊疗法的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井穴是位于人体四肢末节的腧穴。观察或检测井穴的相关变化可协助诊断疾病。刺灸井穴可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井穴刺络放血,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常用的急救措施之一;现代临床也将该疗法用于急救内科疾病、中毒和外伤导致的昏迷,并从多角度阐释了其相关作用机制。井穴的临床运用还进一步扩展至其他领域,如预防保健等。本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团队多年来在井穴诊疗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综合国内外有关井穴的研究,系统介绍了井穴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成果,并提出“井穴刺络,通调脑络”“刺激井穴,健脑启智”“十二井穴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重要部位”等观点。
周丹郭义周国平周国平周智梁岳颖金军高旸张赛程世翔丁晶丁晶陈泽林潘兴芳郭永明马岩璠潘兴芳王秀云马岩璠徐汤苹徐枝芳余楠楠徐汤苹卢轩余楠楠高靓卢轩赵雪蒋丽元张洁张静莎屈超超刘宝虎姜小秋赵烨
关键词:井穴昏迷启智
基于复杂网络的中医方剂治疗肺癌核心药物及其干预靶点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治疗肺癌的核心药物以及对其作用机制和效应靶点预测。方法通过复杂网络的方法基于近20年文献首先筛选中药方剂中治疗肺癌的主药,再通过中药网络药理学数据库以及TCGA肿瘤全基因组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预测主药治疗肺癌的机制及关键靶点,并通过大数据高通量全基因组信息观察调节关键靶点对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黄芪是肺癌治疗中医方药中的核心主药,不仅使用率最高并且与其他药物的配伍最多,能有效干预磷脂酶D1(phospholipaseD1,PLD1)基因靶点,而PLD1作为特异性基因在肺癌尤其是小细胞肺癌中呈现高表达,调节PLD1的表达可有效提高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结论黄芪是肺癌治疗方药中的核心主药,其机制可能是干预PLD1起作用。
乔阳刘震郭利平李博任明
关键词:肺癌复杂网络
拔罐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单纯拔罐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治疗的即时效应和远期效应。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NLBP患者以恒定-0.04Mpa的负压在大肠俞、次髎、命门、大椎、委中穴位处拔罐,留罐15min,此治疗隔日一次,4次为...
王艳李博李飞陈波陈泽林
关键词:拔罐
文献传递
基于CiteSpace的皮肤病学领域肠道菌群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
2024年
目的应用CiteSpace软件分析皮肤病学领域肠道菌群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皮肤病学领域肠道菌群相关研究。应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文国家、机构、学科及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共529篇,其中中文文献302篇,英文文献227篇。纳入文献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发文量为世界首位,但研究较为分散,机构间和研究者间缺少合作。该领域中寻常痤疮、斑秃、银屑病仍为当前研究热点;研究方向以肠道菌群组成分析、代谢产物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为主。结论本领域文献量仍较少,但发文量处于稳定增长水平,对于炎症性皮肤病的治疗和机制探讨为本领域研究热点,机制研究以菌群构成和代谢途径探讨为主。本领域对不同皮肤病的肠道菌群核心菌群检测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应进一步探索不同皮肤病的核心菌群并探究其差异以期进一步探明脑−肠−皮肤轴机制。中医药相关研究干预方式多样,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多发表于国内期刊中,相关成果尚未走向国际。
刘保红张胤弢李博张楚懿文越赵天宇李帆
关键词:皮肤病学肠道菌群文献计量学CITESPACE知识图谱
郭义针灸教研成果介绍被引量:1
2020年
郭义教授从事中医事业20余载,博采众长,提出了一系列学术观点,以及教育教学的新思路。他构建实验针灸学学科体系;发现了针刺经穴效应启动子;倡导应用手十二井穴诊疗法进行昏迷后第一时间自救他救;重视针刺手法的临床应用,并对针刺手法的神经电信息特征进行探究;参与多项针灸标准的制修订和相关工作;制备出多种类型针型传感器并应用于穴区生命物质检测。笔者将郭义教授主要贡献进行扼要阐述,以供广大同道学习。
李柠岑徐媛张阔赵天易李博刘阳阳周丹房钰鑫陈波
关键词:针灸实验针灸学针刺手法针灸配穴中医药标准化针具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10例乙型肝炎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重度组,并选择同期5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轻度组、重度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轻度组、重度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能够直观反映患者肝功能情况,有利于为临床中诊治乙型肝炎及评估预后情况提供依据。
李博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免疫球蛋白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针灸重大问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对数据挖掘技术在针灸研究中近20年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研究结果发现数据挖掘主要用于研究腧穴配伍规律、针灸临床应用、经络腧穴功能、针刺手法及针刺效应等问题,涉及的技术主要有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和复杂网络等。将传统针灸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或将是针灸的未来发展方向。
李宛蓉李博郭义赵天易潘兴芳陈波
关键词:针灸数据挖掘腧穴配伍
针刀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天津市公安医院接诊的痰瘀互结型痤疮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毫针治疗,试验组采用针刀治疗。比较两组皮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皮损评分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善患者皮损状态,缓解症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刘保红张楚懿李博张胤弢
关键词:针刀疗法痰瘀互结痤疮
基于复杂网络探讨中医方剂治疗胃癌的核心药物及其干预靶点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中医方剂治疗胃癌的核心药物及其干预靶点。方法:通过复杂网络的方法基于近20年文献筛选中药方剂中治疗胃癌的主药,再通过中药网络药理学数据库以及TCGA肿瘤全基因组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预测主药治疗胃癌的机制及关键靶点,并通过大数据高通量全基因组信息观察调节关键靶点对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健脾燥湿补气类中药“白术-茯苓-黄芪”对CXCR4可能存在相关调节作用并对肿瘤患者生存周期具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中医方剂治疗胃癌的新机制之一,并可结合方药的核心处方和干预靶点优化方剂配伍,这对既往“以证测方,以症拟方”的思路是一种新的补充。结论:“白术-茯苓-黄芪”共同调节的潜在基因靶点是CXCR4,这可能是“白术-茯苓-黄芪”的起效机制之一。
乔阳刘震郭利平李博任明
关键词:胃癌复杂网络CXCR4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创伤性脑损伤小鼠神经功能及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本研究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创伤性脑损伤(TBI)改善神经功能、减轻脑水肿有效的平台基础上,从抑制坏死性凋亡通路的角度出发,探索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在改善TBI中的活血化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eCCI),建立小鼠TBI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2、24、48、72 h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TBI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于造模后24 h通过HE染色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TBI小鼠病理损伤的影响,于造模后12、24、48、72 h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TBI小鼠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各组小鼠创伤前m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mNSS评分在创伤后12、24、48、72 h均显著升高(P<0.01),井穴放血组的mNSS评分在创伤后12、24、48、72 h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RIP-1、RIP-3、MLKL蛋白表达在颅脑创伤后6、24、48、72 h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井穴放血组RIP-1、RIP-3、MLKL蛋白表达在颅脑创伤后6、24、48、72 h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通过抑制RIP-1、RIP-3、MLKL蛋白表达,缓解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等相关症状。
李博李宛蓉
关键词: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炎症小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