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纯

作品数:10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4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新中国
  • 3篇新中国成立
  • 3篇文化
  • 3篇和谐社会
  • 2篇新中国成立初...
  • 2篇文化建设
  • 2篇效法
  • 2篇教育
  • 2篇古典文献
  • 2篇和谐文化
  • 2篇和谐文化建设
  • 2篇高等教育
  • 1篇大众化
  • 1篇新中国成立以...
  • 1篇战役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中历
  • 1篇人民
  • 1篇人民大众
  • 1篇年纪

机构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0篇王纯
  • 8篇张皓

传媒

  • 2篇中共贵州省委...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中国浦东干部...
  • 1篇历史文献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的历史考察
2009年
"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1940年1月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着力建设的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在"第五时期"的体现和发展。根据毛泽东等人的阐述,这个文化的根本属性是"人民大众的",也就是"反帝反封建的";它在形式上应该是中国风格的,又是大众化的;它的建设途径必须是到大众中去。在这个思想的指引下,解放区文化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革命的知识分子投身到大众生活中去,民族斗争、阶级斗争和劳动生产成为文艺作品中压倒一切的主题,人民大众在作品中如同在社会中一样,取得了真正主人公的地位。毛泽东所期望的中国新文化体系终于确立起来。这个文化对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夺取革命战争和革命建设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张皓王纯
关键词:人民大众民族形式大众化
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效法苏联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与建设的思考
<正>中国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建设过渡的过程中,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效法苏联对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建设的运动。这场运动,从文化层面来说,是效法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学习的时机成熟...
张皓王纯
文献传递
济南战役与中共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济南战役胜利60周年纪念
2008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关于在长江以北决战的决策,同济南战役的发起有关。济南战役的胜利,对九月会议做出的战略目的的实现和决战进程的缩短产生了重大影响。“军队向前进”.是九月会议在决战形势下提出的人民军队正规化的重要原则。而济南战役在作战形式和作战方法两方面为这条原则的推行和实现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皓王纯
关键词:济南战役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弘扬被引量:2
2010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着力于从三个方面弘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扫除恐美、惧怕强权霸权思想,弘扬中华民族不畏强权的革命精神;清除崇洋媚外思想观念,弘扬中国人民自尊自重的民族气节;立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强自立,中国人民坚信自己能战胜一切困难。这样就把一个不畏强权霸权、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中华民族展现出来。
张皓王纯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族精神
《西周分封制》教学设计
坚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教师讲授和问题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深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探究精神...
王纯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情境创设
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效法苏联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与建设的思考
中国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建设过渡的过程中,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效法苏联对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建设的运动。这场运动,从文化层面来说,是效法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学习的时机成熟,一场...
张皓王纯
古典文献中的“和合”思想与当代和谐文化建设被引量:1
2009年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需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共产党努力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抓住"和合故能谐"这个中心,充分吸收古典文献中的"天合"、"地合"、"人合"和"心合"思想,赋予其时代含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张皓王纯
关键词:和谐社会
“合”与“和”:吸收传统文化精华构建和谐社会大厦
2007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而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用一个“合”字概括。中共中央汲取了传统文化中“天合”、“地合”、“人合”的思想,察知天时,尊重自然,关注人际关系和个人内心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厦。
王纯
古典文献中的“和合”思想与当代和谐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需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共产党努力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抓住"和合故能谐"这个中心,充分吸收古典文献中的"天合"、"地合"、"人合"和"心合"思想,赋予其时代含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推...
张皓王纯
关键词:和谐社会
文献传递
延安文艺运动中的方向性问题和座谈会的召开——对毛泽东与萧军交往之再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延安时期毛泽东与萧军的交往,反映了抗日根据地文艺运动朝什么方向发展的问题,两人各自所主张制定的文艺政策是根本不同的。萧军追求"为艺术而艺术",希望改变毛泽东、改变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希望帮助萧军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以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融入到工农兵中为工农兵写作。萧军一方面希望中国共产党尊重作家的自由和独立,一方面以杂文"暴露黑暗"并批评他眼中的"延安文艺现象",要求毛泽东制定"文艺政策",将这两方面规定下来。这种现象使毛泽东认为必须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政策基础上制定进一步的文艺政策,以解决文艺运动中的方向性问题,因此他要求萧军等作家帮助搜集材料。同其他作家一样,萧军也为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作出了贡献。但是,他认为毛泽东在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针对他而来的,因而同毛泽东争论。毛泽东用心劝导萧军,体现他对指引文艺运动前进方向和制定党的文艺政策的重视和努力。
张皓王纯
关键词:毛泽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