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清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舆论
  • 2篇舆论事件
  • 2篇社交
  • 2篇社交媒体
  • 2篇主题
  • 2篇网络
  • 2篇网络舆论
  • 2篇媒体
  • 2篇爱国
  • 1篇新闻
  • 1篇信息机制
  • 1篇刑事
  • 1篇刑事规制
  • 1篇虚假新闻
  • 1篇政教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背景
  • 1篇食药
  • 1篇思政
  • 1篇思政教育

机构

  • 7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7篇朱清
  • 3篇戴烽

传媒

  • 1篇新闻世界
  • 1篇当代传播
  • 1篇新闻界
  • 1篇新闻研究导刊
  • 1篇新媒体与社会

年份

  • 4篇2017
  • 3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试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政教育传播策略——以推送标题为视角被引量:16
2016年
本文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标题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思政教育的传播效果,引入图文转化率这一指标并针对推送标题设计出五种测量维度,评估了学生用户对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标题的点击偏好程度,以实证数据分析了Q平台的思政教育传播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思政教育标题置于头条,运用地缘类、趣味性词语及感叹句的表达方式是提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政教育传播效果的有效策略。
朱清
关键词:思政教育
社交媒体环境下食药安全事件的风险放大机制及反思——以山东疫苗事件为例
近些年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以下简称食药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社交媒体背景下,食药安全事件技术风险与感知风险不对应,造成事件风险放大的案例比比皆是。这个放大的“黑匣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本文根据风险...
朱清
关键词:社交媒体信息机制
文献传递
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态度理性分析——以“郭斌事件”的微博数据为例
2017年
近些年,以“发表爱国言论招致骂声”为特征的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频发,对此的普遍解读是网民主体不理性.本文创新性地将舆论的理性特征放入态度研究框架中,以“郭斌事件”为例,从认知理性、评价理性、情绪理性和行为倾向理性四个层面入手,构建一系列可操作的指标分析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的理性情况.研究发现网民态度理性总体呈轻微理性状态,其中,行为倾向理性程度最高,认知理性程度最低;在侧重当事人评价的舆论中,网民态度理性程度最低.建议我们对此类事件中网民的表现要更有信心,媒体对此类事件的报道要更注重全面客观,当事人更要注重网络爱国言论的合理表达.
戴烽朱清
关键词:网络舆论
社交媒体背景下情绪风险放大机制研究--以2016山东疫苗事件为例
社交媒体背景下,技术风险与感知风险不对应,造成风险放大的案例比比皆是.情绪机制在风险放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借鉴相关情绪理论和情绪传播研究,以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为典型案例,结合其在微博、微信等重要社交媒体中的主要表...
朱清
关键词:社交媒体
“暗访广告”的危害及规避策略
2016年
当下,出于主观故意或客观过失的"暗访广告"现象凸显,在"暗访即真实"的刻板印象下,公众极易被广告化的记者暗访报道混淆和愚弄。"暗访广告"对受众、暗访对象和媒体本身都具有危害。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媒体应加强自律、公众学会识别、社会多方监督。
朱清
关键词:记者暗访广告化规避策略
“双层社会”背景下无特定指向虚假新闻的刑事规制思路被引量:9
2016年
当下,无特定指向虚假新闻增势明显且危害加大,亟须法律规制。无特定指向虚假新闻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刑法》中有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相关罪名,入罪标准主要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故可以借鉴刑事手段进行规制。但在具体刑事规制中,尚存认识障碍,包括"社会秩序通常并不包含网络空间秩序""网络空间秩序混乱的危害性不及现实社会秩序混乱";以及社会秩序严重混乱定量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的实际障碍。对此,本文引入"双层社会"理论,意在说明当前网络空间俨然已具备"公共场所"的功能和属性,网络空间秩序应成为社会秩序的一种,也应纳入刑事规制范畴。同时指出在三级传播背景下,网络空间秩序混乱带来的危害有时会甚于现实空间秩序混乱。最后,借助5W理论,提出无特定指向虚假新闻犯罪定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应考虑包括转发量等在内的多重因素。
戴烽朱清
关键词:虚假新闻刑事规制
对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理性的分析——以“郭斌事件”的微博数据为例被引量:6
2017年
本文将舆论的理性特征放入态度研究框架中,以郭斌事件为例,从认知理性、评价理性、情绪理性和行为倾向理性四个层面入手,构建一系列可操作的指标分析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的理性情况。研究发现:网民态度理性总体呈轻微理性状态,其中行为倾向理性程度最高,认知理性程度最低;在侧重当事人评价的舆论中网民态度理性程度最低。建议我们对此类事件中网民的表现要更有信心,媒体对此类事件的报道要更注重全面客观,当事人更要注重网络爱国言论的合理表达。
戴烽朱清
关键词:网络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