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作品数:13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乌鲁木齐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一种乳腺外科护理绷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乳腺外科护理绷带,包括第一绷带片,所述第一绷带片一端的挂钩安装在第二绷带片一端的挂环上,且第一绷带片和第二绷带片上均开设有腋窝弧形开口和透风口,所述透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绷带条,且绷带条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扣... 吴涛 杜露 王秀梅 朱丽萍 徐文婷 丰锦春 董文文 吐鲁鸿 李丹 李双健 刘丽娟 魏倩 张巧燕文献传递 缬草酸通过抑制DAC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影响乳腺癌细胞的体外转移活性 2023年 目的 研究缬草酸对DAC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以及对乳腺癌细胞体外转移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细胞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为对照组(NC)和缬草酸组(VA),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分析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分析细胞迁移能力,3D成球实验分析细胞生长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DACT2 mRNA表达水平,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Q-MSP)分析DACT2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细胞DACT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缬草酸处理能降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3D成球和集落形成能力。与对照组相比,缬草酸处理后,乳腺癌细胞的DAC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降低,DACT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缬草酸通过抑制DAC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抑制乳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过程。 李双健 李丹 丰锦春 李宇翔 迪力夏提 赵倩关键词:甲基化 乳腺癌 丙泊酚通过微小RNA对肿瘤患者术后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小RNA分子,通过调控下游基因表达,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等多种细胞过程,影响肿瘤进展,有强大潜力成为肿瘤预后和治疗的关键。目前miRNA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在于明确miRNA对于肿瘤发生、发展的意义;寻找不同肿瘤的miRNA靶点,并通过调控其表达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大量的证据显示丙泊酚影响肿瘤手术结果,可能是通过改变miRNA实现的。丙泊酚调控miRNA对肿瘤患者临床结果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的,因此需要动物实验和进一步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来证实丙泊酚对肿瘤复发及生存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丙泊酚调节miRNA对癌细胞进展机制的影响。本文将重点对丙泊酚通过调节miRNA对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产生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肿瘤患者选择更适合的麻醉药物、实施适当的麻醉管理,以期为肿瘤手术的麻醉提供参考,优化围手术期治疗。 袁婷婷 李丹 阿依尼格尔·阿地力 闫睿关键词:丙泊酚 微小RNA 肿瘤 麻醉药 miR-106b-5p 3'-末端2'-O-甲基化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miR-106b-5p的3'-末端2'-O-甲基化修饰在乳腺癌细胞中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收集其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敲低或过表达miR-106b-5p后,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增值水平。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纯化的miR-106b-5p进行质谱分析以确定分子质量和LC-MS/MS确定核苷修饰。分析甲基转移酶HENMT1对miR-106b-5p的3'-末端2'-O-甲基化作用。[结果]敲低miR-106b-5p后,乳腺癌细胞的增值水平下降(P<0.05)。乳腺组织中miR-106b-5p的3'-末端2'-O-甲基化显著高于癌旁中的水平(P<0.05)。敲低HENMT1后,乳腺癌细胞MCF7中miR-106b-5p的3'-末端2'-O-甲基化水平下降(P<0.05)。敲低HENMT1后,miR-106b-5p的半衰期下降(P<0.05)。[结论]HENMT1能对miR-106b-5p进行3'-末端2'-O-甲基化修饰(65.32±16.40 vs 11.49±3.20)。3'-末端2'-O-甲基化能提升miR-106b-5p的半衰期(0.79±0.05 vs 0.98±0.07)并促进miR-106b-5p的促乳腺癌细胞增殖(1.70±0.08 vs 1.04±0.06)。 李双健 李丹 丰锦春 李宇翔 迪力夏提·金斯汗 赵倩关键词:乳腺癌 增殖 腔镜辅助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效果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GYN)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腔镜手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的资料共87例,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三孔组(27例)、单孔组(32例)、单孔非溶脂组(28例)。比较三组手术时长、拔除引流管时间、并发症。术前、术后1个月评价三组术后美观度。结果 三孔组手术时间短于单孔组、单孔非溶脂组,单孔组手术时间短于单孔非溶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拔引流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对称度、乳头形态、乳晕形态、胸廓平整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单孔非溶脂组手术瘢痕得分高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孔组与单孔非溶脂组手术瘢痕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及单孔非溶脂组整体外观得分高于三孔组(P<0.05),单孔非溶脂组整体外观得分高于单孔组(P<0.05)。结论 三孔法具有操作便捷、手术效率高的优势;单孔法,具有切口隐蔽、美观度好的优势;针对体型偏胖、皮下脂肪较厚的患者非溶脂手术更加合适。 丰锦春 阿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李宇翔 赵倩 迪力夏提·金斯汗 李丹 李双健 吴涛关键词:男性乳房发育 乳房切除术 皮下 乳腔镜 乳腺癌组织GFRα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癌组织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GFRα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女性乳腺癌患者100例,根据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分为转移组及未转移组,每组50例。采用BSP法检测两组癌组织中GFRα1基因及其20个CpG位点的甲基化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癌组织GFRα1蛋白表达,分析GFRα1基因甲基化率与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转移组、未转移组癌组织GFRα1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76.333%±19.036%、52.000%±14.842%,两组比较P <0.05。转移组GFRα1基因CpG6、CpG13、CpG14、CpG16甲基化率均高于未转移组(P均<0.05),两组其他CpG位点甲基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转移组、未转移组癌组织GFRα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79±0.044、0.495±0.064,两组比较P <0.05。GFRα1基因甲基化率与蛋白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关系(r=0.703,P=0.023)。结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GFRα1基因及CpG6、CpG13、CpG14、CpG16甲基化率均升高,GFRα1基因甲基化可能通过影响其蛋白表达而促进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 丰锦春 李宇翔 李丹 杨亮 朱丽萍 吴涛关键词: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甲基化 乳腺癌组织GFRα1、RET及NCAM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α1,GFRα1)、RET原癌基因(RET proto-oncogene,RET)及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rve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的表达水平,探索GFRα1可能的下游通路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从乳腺癌患者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者各50例,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收集其组织标本和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中GFRα1、RET及NCAM的表达水平,结合患者淋巴结状态进行分析。结果在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中GFRα1和RET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967±1.847) vs (2.367±1.903),(3.967±1.752) vs (2.433±1.591),均P<0.05]。Western blot法显示,GFRα1和RET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0.679±0.044) vs (0.495±0.064),(0.510±0.018) vs (0.291±0.035),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均显示,两组NCAM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GFRa1和RET在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可能与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GDNF-GFRα1-RET通路的激活有关。 丰锦春 李宇翔 李丹 杨亮 赵倩 朱丽萍 吴涛关键词:乳腺癌 RET NCAM 淋巴结转移 标准化患者结合乳腺三维模型动画教学法在乳腺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3年 分析标准化患者结合乳腺三维模型动画教学法在乳腺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50例乳腺外科临床实习生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标准化患者结合乳腺三维模型动画教学法)与对照组(25例,传统教学法)。分析两组学员教学质量、综合能力成绩、学员学习兴趣、学员对教学认可度、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学员教学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员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案例分析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员学习兴趣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员对教学认可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员教学方法、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增强理解与记忆、提高思维能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化患者结合乳腺三维模型动画教学法在对乳腺外科临床实习生的临床教学中可显著提高对学员教学质量,提高学员综合成绩能力,加强学员对学习兴趣,提高学员对教学认可度,提高患者对教学满意度,对提高学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李丹关键词:乳腺外科 实习教学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DH1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CDH1启动子基因甲基化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乳腺正常组织中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及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情况。收集相关临床病理资料(遗传背景、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细胞分级、临床分期和分子亚型),分析CDH1基因甲基化在乳腺癌中的意义。结果 250例乳腺癌患者共发现113例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甲基化率为45.20%,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组和非甲基化组相比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60,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H1基因甲基化组和非甲基化组在腋窝淋巴结转移(χ~2=19.086,P<0.01)、肿瘤组织学分级(χ~2=8.487,P=0.014)、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表达(χ~2=9.475,P=0.002)和分子分型(χ~2=25.482,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显示,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引起基因mRNA表达下降,CDH1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乳腺癌疾病进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杨亮 迪力夏提.金斯汗 赵倩 朱丽萍 吴涛 李丹 杜露 王波 王喜艳关键词:CDH1基因 DNA甲基化 上皮型钙黏蛋白 淋巴结转移 伴有钙化的T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伴有钙化的T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初治可手术的17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乳腺X线图像特征分为钙化组与非钙化组,分析其病理特征之间的差异、影响钙化存在的相关因素和钙化的表达与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钙化组患者在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Her-2过表达、TNM分期、Ki-67与非钙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类型、淋巴结转移和Ki-67是影响钙化表达的相关风险因素(P<0.05)。钙化组和非钙化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30%、95.06%,淋巴结转移和钙化是影响乳腺浸性导管癌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钙化是乳腺X线可见的T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危险因素。 杜露 迪力夏提.金斯汗 赵倩 许文婷 李丹 李双健 吴涛 朱丽萍 罗蕈 杨亮关键词:钙化 病理特征 预后